《英才》杂志 发表于 2008-12-26 13:43:14

[原创]当外贸订单成鸡肋

<strong> <font size="5"> 当外贸订单成鸡肋</font><br/>  <br/>  困境或许可以使整个行业因祸得福,逼迫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促使行业整合,只有这样中国的纺织企业才可以自救,这是唯一的出路。<br/>  <br/>  文|宋清华  出处|英才杂志12月刊</strong><br/>  <br/>  2008年10月31日,可能是福建佳达棉纺织厂有限公司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天。<br/>  <br/>  自从9年前改制以来,佳达一直定位为一个出口公司。但没有想到的是:内销成为佳达的救命稻草--截至当日,内销业务已经达到公司销售量六成以上,并正式取代出口业务,成为公司的利润支柱。<br/>  <br/>  佳达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告诉《英才》记者:“现在,佳达的出口已经少于在国内销售的比例,这是企业改制以来的第一次。近期的转型--开拓内需市场,保证了佳达不至于出现大幅亏损。到年底,出口、内需地位的转变虽不会让佳达的全年利润超过往年的2000多万美元,但至少应可接近这一数字的八成左右。”<br/>  <br/>  从陈春的话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随同中国制造经历了上半年的汇率调整、劳动力以及原材料上涨之后,中国纺织业往昔的竞争力已经消失殆尽。下半年,中国纺织的出口地--欧美等国需求疲软,出口困难演变出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生死考验。<br/>  <br/><strong>  “零利润”困境  <br/>  外贸订单大幅减少的迹象在两年前就已经显现。</strong><br/>  <br/>  即便是不及往年的成绩,佳达公司依然是幸运的。在目前的中国,并不是所有的纺织企业都能像佳达一样幸运。<br/>  <br/>  “今年三季度,行业内很多好企业依然亏损,包括行业内知名的华茂纺织的主营业务也是亏损的。往年主营业务利润保持在0.8-1亿的华茂纺织,今年从二季度至今已经亏损了1600多万。这是过去没有过的。”说起行业困境,陈春显然忧心忡忡。<br/>  <br/>  其实,外贸订单减少的迹象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显现。<br/>  <br/>  2006和2007年,有关部门两次下调出口退税,其目的不仅是要抑制贸易顺差,政府还希望由此改变企业增长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原先以粗放经营为主的中国纺织企业,两次下调出口退税其实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信号。<br/>  <br/>  “从那时起,佳达就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结构,由中低档的纺织品向高附加值的高端纺织品转变”,如今,陈春为当时的改变庆幸不已。<br/>  <br/>  可惜的是,佳达只是当年产品结构转型企业中不多的几个。由于当时中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有10%左右的利润率,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及时做出产业升级的动作,而是以低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优势,继续在中低档产品领域竞争。<br/>  <br/>  不久,中国纺织企业便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市场的更强大压力。随着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汇率变化致使原材料价格飙升,企业利润却没有相应增加。当时,曾有业内人士估算:人民币汇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纺织业在对外贸易中就要少赚70亿元人民币。<br/>  <br/>  命运多舛的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困难还不止于此。石油价格的一度高涨让出口的运输成本大增,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让原本不太规范的中国制造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在,中国新一轮的财政紧缩政策更是大大提高企业的金融运行成本,几项不利因素的夹击下,本来10%的利润优势逐渐趋少,并慢慢陷入“零利润”的困境。<br/>  <br/>  做的多赔的多。这时的中国纺织行业开始认识到外贸订单的鸡肋定位,很多企业为勉强维持企业运转,等待机会,开始主动减少海外业务,不敢承接太多海外订单。<br/>  <br/>  但考验仍在升级。一夜之间,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直接把中国纺织企业送上了绝境。由于纺织产品的主要输出国需求疲软,中国的纺织企业出口陷入困顿。<br/>  <br/>  有学者统计: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中,有三分之二处在亏损或者是亏损边缘。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一业务经理坦言:今年企业的订单已经下降了近三成。而与之前的不敢接单相比,“现在更多的企业是接不到订单以致亏损关门。”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汪军指出。<br/>  <br/>  <strong>政策影响甚微  <br/>  中国的纺织业遭遇如此困境很快引起了政府的关注。</strong><br/>  <br/>  如此恶劣的环境让中国的纺织业在屡遭重击后,失去了往日的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纺织品)前三季度对美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个百分点;前8个月,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利润和出口创汇额均创近年增幅最低纪录。<br/>  <br/>  中国的纺织业遭遇如此困境很快引起了政府的关注。<br/>  <br/>  为缓解不利,应对衰退,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回调1个百分点,提高到14%。这是继今年8月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两个点后,在两个月内第二次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br/>  <br/>  根据统计数据:2007年国内纺织服装的出口总额为1679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占七成,按照年出口增长10%估算,2008年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可达到1847亿,其中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总额可达到1300亿美元左右。出口退税率两次共回调3个百分点,则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将增加39亿美元。<br/>  <br/>  有关部门对于第二次调整如此解释:出口企业利润大幅减少,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文件的字里行间,对出口企业利润减少的关注,不言而喻。<br/>  <br/>  除了提高出口退税,商务部还宣布: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br/>  <br/>  然而,39亿美元这一数字根本无法挽救企业亏损甚至破产的命运,更多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之前跌倒。那些还处在生死边缘的纺织企业也普遍认为,政府出台的措施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纺织企业的眼前困境。欧美需求持续下降,外需市场的疲软已经使很多企业拿不到订单,退税对这些企业意义不大。<br/>  <br/>  而针对“促出口”意味明显的“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举动,国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质仙则断言:配额的取消在目前情况下影响甚微。<br/>  <br/>  <strong>产业出路  <br/>  当把“出路”问题摆在张维迎面前时,他的回答颇为慷慨:“置之死地而后生”。<br/></strong>  <br/>  其实,说企业只看眼前利益,多少也有些冤枉。当年,在纺织行业外需出现萎缩的时候,很多企业也顺理成章的想到了内销,国内市场无疑将是困境中的中国纺织行业的坚强后盾。然而当时国内市场的客观状况的确不容乐观。<br/>  <br/>  以服装为例:2007年中国的服装库存约为120亿件,可供全世界人口穿一年,或平均每个中国人10件。这一数字背后的意义再明显不过: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出口转内销的产能--况且这些产能生产出的大都是中低档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国内市场更难做”,深圳市嘉名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勤坦言,“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出口企业都在国内低价倾销库存。”<br/>  <br/>  但是,在如此水深火热之中,依然有一些企业存活。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条产业出路。<br/>  <br/>  首先,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实力,勉强生存。通过观察海外订单的流向,李质仙发现:外商更多的会选择大型企业--他们也担心小工厂倒闭。<br/>  <br/>  其次,一些生命力顽强的纺织企业靠转型逆势而动,活力十足。比如:在这次危机中靠转型生存的佳达并不是个案,万事利集团也是靠敏锐的洞察力先后砍去8家当时还在盈利的纺织企业,专注于高附加值的丝绸产品,才不至于在如今的困境中沦落。<br/>  <br/>  遗憾的是,与佳达、万事利同样有眼光的企业并不多,而说到比转型更高一个层次的产业升级,在中国纺织企业中更是少之又少。<br/>  <br/>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产业升级仅完成了1/3。按照这一观点,未完成产业升级的部分--2/3,正是目前纺织行业中亏损以至濒临破产的企业所占的比例。<br/>  <br/>  针对此种现象,汪军指出:企业要生存,除了品牌营销,更重要的是利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样的企业才有出路。<br/>  <br/>  当把“出路”问题摆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面前时,他的回答颇为慷慨:“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认为,这样的困境或许可以使整个行业因祸得福,逼迫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也促使行业整合,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自救,这是唯一的出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当外贸订单成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