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杂志 发表于 2008-12-16 10:05:33

[原创]朱威廉“混搭”商业与文学

<p> <font size="6"> 朱威廉“混搭”商业与文学</font><br/>  <br/>  <strong>朱威廉一直认为自己具有商业天分,他确实也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数个“第一”,但他最珍爱的孩子“榕树下”,却无奈卖给了贝塔斯曼。</strong></p><p><strong><br/>  文|本刊记者&nbsp; 葛鑫&nbsp;&nbsp;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  <br/>  </strong>文学热情和商业天分有没有并行的可能?  <br/>  在上海滩一路走来的朱威廉,正在向人们诠释着这一可能性的存在。实际上,你很难找到另一个像朱威廉一样,拥有如此丰富人生经历的商界弄潮儿--“ABC”(“在美出生的华人”的英文简称)的跨国文化身份,阔绰孟浪的少年生活,出生入死的警察职业,在传说中的故土上艰难创业,无心插柳的文学“盟主”,及其在商业江湖的跌宕起伏。<br/>  <br/>  而在商业路上历经14年的颠簸过后,37岁的朱威廉和刚到上海时的他无甚变化:一方面在商场中攻心算计,另一方面却在“自留地”上挥洒着年轻时代延续下来的文学激情。<br/>  <br/>  <strong>从“瘪三”到高管  <br/>  把求职信发到了以“陈天桥”三字的全拼和缩写为邮箱名字的所有国内主流电子邮箱中。</strong>  <br/>  暴雨娱乐公司的第一款网络游戏--《预言online》刚开始上线公测,SNS“兔趴”网也推出了网页游戏,这标志着朱威廉的第四次创业步入了高潮。<br/>  <br/>  正处于烧钱阶段的暴雨(朱威廉已经为其投了3000万),虽然预言其辉煌尚早,但以较小成本(史玉柱认为“玩”网游的最低门槛是1亿)杀入“战国时代”的网游市场,已经足够让朱威廉自恋一阵了。<br/>  <br/>  实际上,朱威廉一直认为自己具有商业天分--能够迅速捕捉“蓝海”市场和用户心理需求,而他确实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数个“第一”。然而,他的创业过程并不顺利。<br/>  <br/>  1994年,朱威廉拒绝了成为家族连锁餐厅接班人的既定前程,告别了“朱少爷”的生活,在“父母唯一的双重反对”下离开美国加州,来到传说中的故乡--上海创业。那时他身上带着6万美元,并且没有自己的商业计划,他头脑中可能的下一步是复制他在美国经历过的一切:餐厅、酒吧和夜总会。然而,这些要么在中国不合时宜,要么就要花费远远超过他“创业基金”的数目。<br/>  <br/>  尽管迷惘,但他并未放弃高质量的生活,不过,事实逼得他不得不妥协,朱威廉的住所从5星级酒店换到了4星、3星,直至住进了只有一台电扇加一个沙发的单人间。<br/>  <br/>  朱威廉向《英才》记者坦言,当时自己创办联美广告(后卖给国际广告巨头Omnicom)是无奈之举,“因为广告公司是皮包公司。”然而,第一次创业,便成就了中国商业史的一个“第一”:他成了中国第一个做直投广告(DM)的人。工商注册时汉字歪扭的申请单被扔了出来,硬着头皮把客户带到自己位于厕所对面的“公司总部”,被人骂“瘪三”、“十三点”……经历过艰辛以后,朱威廉把联美广告做得风生水起。<br/>  <br/>  朱威廉成为中国IT界元老,则纯属“误打误撞”。远离家门,因为感到孤独寂寞,他在1997年的圣诞节随性地编制了一个网页,在上面书写自己的心情文字,并堆放其他文学作品,朱为之起名“榕树下”。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小举动迎合了时代剧变中人们急需精神安慰的需求,“榕树下”的流量迅速蹿升,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大众文学网站,朱威廉从此也一头扎进了“.com”的大潮。几年间,榕树下面诞生了宁财神、安妮宝贝、卫慧、李寻欢等现在最卖座的作家。<br/>  <br/>  直到现在,朱威廉还会向《英才》记者强调,如果不是“9.11”,他肯定会把“榕树下”在美国弄上市--虽然榕树下从未盈利过。但商业现实不得不让他放弃这个他最珍爱的“孩子”,他在2003年把“榕树下”卖给了贝塔斯曼。<br/>  <br/>  朱威廉把自己能进盛大当副总,全部归因于自己的“小聪明”。他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看到盛大的招聘启事,处于“失业”状态的他不想被人事部门面试,却又不知道陈天桥的联系方式。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自己的求职信发到了以“陈天桥”三字的全拼和缩写为邮箱名字的所有国内主流电子邮箱中。<br/>  <br/>  不久,朱威廉便被陈天桥聘为盛大的副总,成为了盛大早期的高层之一,他也从此开始了自己和网络游戏的不解之缘。这次打工的经历,使得朱威廉收获颇多。随后去天联世纪做职业经理人,以及重新以兔趴网和暴雨娱乐为平台回归自主创业,都得益于其盛大的经历。<br/>  <br/> <strong> 一脚踢出风投  <br/>  早在“榕树下”的时候,就有一笔800万美元的风投找上门,但被他“一脚踢出去了!”</strong>  <br/>  虽然,现在的事业和史玉柱是竞争对手,但是朱威廉最近还是想找史玉柱谈谈。他对《英才》记者说,自己很佩服史玉柱的敬业精神,虽然他打破了史玉柱“没有1亿你别玩网游”的“耸人听闻”,但是他确实有很多东西要想老史请教。<br/>  <br/>  显然,朱威廉身上有着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即使经历商战的“尔虞我诈”,有些东西还是挥之不去。<br/>  <br/>  实际上,当时接受陈天桥的突然任务--开拓盛大新华,并以此成为盛大第一个享受独立财权的破冰经理人,便是他“头脑一热”的举动。当时,周围的人都不看好卖网游的周边产品,而陈天桥却对此领域期待甚高。而创办暴雨娱乐,也多属于此类情况。当时的创业者找到朱威廉,问他能不能投200万,朱威廉简单考察后说:“咱们快一点儿,先投500万吧。”<br/>  <br/>  之后,他发现网游果真是“无底洞”,他却也兴致正浓,于是决定卖掉自己在嘉定的房子。太太问他:“那咱们住哪去?”还好,房子最后没有卖。但是当《英才》记者问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网游市场,如果你的3000万打了水漂怎么办呢?“那我就打工去了,我想我找一个一二百万年薪的工作还是找得到的。打个5年,又开始做喽!”他说。<br/>  <br/>  和其他网站不同,暴雨娱乐网站的“投资者关系”一条,虽然有“投资者新闻”等7个下拉菜单,但却都是点不开的文字装饰而已。“我拒绝风投”,他如此直截了当地告诉《英才》记者,多少有些违背常理。实际上,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寻求风投意向,他的影响力立刻吸引了一大堆的风投找上门来。但是经过初步接触,他还是决定自己单干。他不喜欢被他人在战略上指手画脚。<br/>  <br/>  拒绝风投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早在“榕树下”的时候,就有一笔800万美元的风投找到他。但是被他“一脚踢出去了!”现在对《英才》记者回想起来,他认为那时候是“讳疾忌医”的,否则“榕树下”一定还会走的更远。<br/>  <br/>  “这次又犯了,有人现在劝我的暴雨拿风险投资,但我还是没拿,哈哈。”他对《英才》记者说。而朱威廉曾经的部下宁财神,对《英才》记者作出的评价是“太感性了。他对大的目标不是很清晰,掌控宏观的能力不是特别强。”<br/>  <br/>  <strong>重温旧梦  <br/>  他说过,就是只剩下一条内裤,他也要守住“榕树下”,然而,他食言了。</strong>  <br/>  如今的朱威廉已经结婚生子开枝散叶,但如果你在他面前提到一个词,他肯定会激动,那便是“榕树下”。至今,他还留着榕树下员工在他30岁生日那天送给他的一条红色内裤。因为他说过,就是只剩下一条内裤,他也要守住“榕树下”,然而,他食言了。<br/>  <br/>  在“榕树下”系列丛书第一集,在《我与榕树下》一文中,朱威廉饱含深情地写道:“如果说我这小半辈子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我有幸创办了榕树下。走向社会这六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争名夺利、尔虞我诈中谋取生存,而《榕树下》的诞生……使我从暴躁转向温和;从彷徨变得自信;从只顾自己的感觉变得愿意去仔细聆听他人的心声。”<br/>  <br/>  当年,一边经营联美,一边更新“榕树下”网页,使他觉得精力不支,后来他索性就卖掉了联美,专心经营商业前景迷蒙的“榕树下”。直到现在,他仍在怀念天天审稿、写稿的日子,他怀念自己的作品被印成书籍的感觉,他怀念自己的精神王国。实际上,他现在正写着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名叫《天罗地网》,但“榕树下”已见不到他的文字了。<br/>  <br/>  “我是一定会把它收回来的!”在和《英才》记者的交谈中,朱威廉突然提高了分贝。在他看来,贝塔斯曼时期和现在的“榕树下”就是一堆柴禾,“只能去烧烧火”。<br/>  <br/>  “这个东西是我创办的,是我的亲生儿子,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它带上正轨,只有真正回到我手上来的时候。”<br/>  <br/>  他打算重温旧梦。朱威廉向《英才》记者表示,现在的他钱已经有了,但是没有时间。未来的某一时候,他一定会实现这一理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朱威廉“混搭”商业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