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煲 发表于 2008-12-15 09:56:53

[转帖]“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

  如果评选2008年中国网络最流行的词汇,山寨绝对能跻身前三名。短短一年里,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机,电视里正在播出山寨电视剧,剧场里最火爆的是山寨话剧,网上最红的是山寨明星。满大街都是山寨这个山寨那个,到处都是扯着大旗的“山寨王”,网上更是铺天盖地,山头林立,大有以山寨为荣、将山寨进行到底之势。……<br/>  <br/>  层出不穷的各种山寨版似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山寨文化俨然成了气候,甚至有人惊呼“无人不山寨”。<br/>  <br/>  那么,究竟什么叫山寨?山寨文化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山寨文化是好是坏?<br/>  <br/>  要了解山寨文化,自然要先弄清山寨的意思。山寨一词在广东话里代表占山为王,有不被管辖的意思。<br/>  <br/>  精明的广东商人将山寨发扬光大,成为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取消费者而盈利。“山寨文化”绝非“严肃”,更非“精英”,而是一种草根娱乐,大众文化。也正因此,“山寨文化”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大江南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座万座山寨开。”深厚而广博的群众基础,使得山寨之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愈刮愈猛。<br/>  <br/>  追根溯源,现在风行的山寨文化,最初源于广东,更具体一些,是起源于以仿冒名牌起家的山寨手机。<br/>  <br/>  <strong>价格低、功能强是山寨手机的撒手锏</strong><br/>  <br/>  “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是对山寨手机最好的评价。<br/>  <br/>  “大的品牌手机动不动就要三四千元一部,这边对应的山寨机只要几百元,外形看上去有九成相似。”近日,记者走访铁路上海站附近一家经营手机数码产品的商店时,一个姓范的店主说。<br/>  <br/>  乍一看,这些山寨机的长相和品牌机没什么两样,再仔细端详,记者这才发现有区别——山寨机的品牌是“NOKLA”“SAM-SANG”“Anycoll”等等,和原品牌极为相似。<br/>  <br/>  这些手机几年前被我们叫做冒牌水货,今年有了新的名字:山寨手机。而仿冒名牌,正是山寨手机的一大特点。<br/>  <br/>  价格低廉是山寨手机的撒手锏之一。据范先生介绍,三星U608市场售价每部2500元左右,而外形、功能完全一样的山寨机每部不到1000元;诺基亚N95,市场价格每部4500元左右,山寨机只要800元!<br/>  <br/>  相似的外形和只有原品牌四分之一的价格,使山寨机拥有了不少消费者。有人调侃:“手机铃声一响,N个人掏出手机来,全是I-PHONE,只不过有的苹果口朝左,有的口儿朝右……”<br/>  <br/>  “你如果不想要名牌的,我这里还有个性特制的。”见记者没有购买的意思,范先生起劲地推荐起来,“什么功能都可以做出来,你可以先付200元的定金,过3天就能拿到!”<br/>  <br/>  个性十足、功能强大是山寨手机的另一个撒手锏——800万相素且有外接6倍光学变焦长镜头的照相手机;超强任天堂游戏手机;有着8个喇叭和低音炮的音乐手机;中华、熊猫等名烟烟盒造型手机,还可兼具放烟的功能;福娃和宝马、奔驰等名车造型手机;还有佛教主题手机,不仅外形处处符合佛教风格,甚至每部手机还配备了佛教高僧开光的证书。<br/>  <br/>  这些山寨手机大多是从广东的小工厂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这些生产商没有想到,山寨手机会风靡全国,甚至开始向其他领域渗透。<br/>  <br/>  <strong>“百谷虎山寨搜索引擎”相当“雷人”</strong><br/>  <br/>  这种低成本、仿造化的生产模式在手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此时,有心人开始将山寨移植到其他的领域。<br/>  <br/>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数码行业,山寨数码相机、山寨鼠标、山寨键盘乃至山寨平板液晶彩电纷纷出炉;紧接着,网络上开始出现山寨网站,其中最出名的恐怕要算山寨网络搜索引擎了。<br/>  <br/>  从一开始整合了百度(baidu)、谷歌(google)域名的“baigle”,到后来发展出来的“baigoogledu”“goobaidugle”,山寨搜索引擎让不少网民看直了眼。<br/>  <br/>  但这些都不如“百谷虎山寨搜索引擎”(baigoohoo)来得“雷人”。<br/>  <br/>  从域名就能看出,这个被不少网民称为“终极版”的搜索引擎,集百度、谷歌和雅虎这三大主流搜索引擎于一身。<br/>  <br/>  当键入一个关键词搜索后,屏幕上会同时显示三大引擎的搜索结果,这多少让屏幕显得有些拥挤,看得人眼晕。难怪这个山寨引擎的作者会在首页友情提醒:“本搜索适用于19英寸及以上宽屏显示器浏览”。<br/>  <br/>  通过网络的传播,山寨文化迅速向娱乐界蔓延。<br/>  <br/>  电视里出现了山寨电视剧《丑女无敌》;小剧场里开始演出山寨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幸福像草儿一样》《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一个个外形相似的山寨明星也纷纷出演各类广告;更有网民在网上提议举办山寨春节晚会,要在除夕夜网络直播,叫板央视春晚。<br/>  <br/>  山寨一条街正是在这个时候红起来的。南京的一个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排临街的店铺全是山寨版的,便把这条遍布“李明”“必胜糊”“巴克星”“曲同氏”“T-11”等“雷人”招牌的街道照片放到网上,引来无数网民转帖。虽然事后证明,这是当地某开发商的炒作行为,但如此山寨的做法还是让人感叹山寨文化的猛烈。<br/>  <br/>  一时间,似乎只要有正宗原版的地方,必然会出现山寨版,于是有人惊呼,现在“无人不山寨”。<br/>  <br/>  <strong>人们对山寨文化的看法褒贬不一</strong><br/>  <br/>  面对来势汹汹的山寨文化,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br/>  <br/>  一家网站就山寨文化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38.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或代名词,此外冒牌(33.7%)、剽窃(30.0%)、劣质(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br/>  <br/>  然而,与此同时,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显然,这些人对山寨文化持一种褒扬的态度。<br/>  <br/>  不可否认,山寨产品中很多都有侵权的嫌疑,有些根本就是仿冒名牌。但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撰文称,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br/>  <br/>  “其实,山寨文化、山寨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李宗桂说,“总的说来,山寨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尽管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和问题。”<br/>  <br/>  但也有人反对这个观点,认为山寨文化违反知识产权,缺乏独创,应予否定。否则,中国制造业将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br/>  <br/>  <strong>两个山寨文化案例<br/>  <br/>  山寨版“诺贝尔奖”</strong><br/>  <br/>  当诺贝尔奖揭晓之时,中国网民也评出了中国山寨版的“诺贝尔奖”。<br/>  <br/>  ■华南虎事件中的周正龙拿到了“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奖理由是他发现了在陕西早已绝迹的“华南虎”,拍下了清晰的“虎照”,并荣登美国《科学》杂志。<br/>  <br/>  ■“文学奖”被颁给了创造梨花体的诗人赵丽华。<br/>  <br/>  ■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获得了“诺贝尔考古学奖”,因为他考证出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是婚外情。<br/>  <br/>  ■经济学家徐滇庆教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坚持说深圳房价不会跌。<br/>  <br/>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是刘翔“零阻力”比赛服设计师。据称这件比赛服的阻力要比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穿的低7%,相当于一名短跑运动员跑快了0.02秒。可惜的是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出师未捷身先伤,这一高科技比赛服未能派上用场。<br/>  <br/>  <strong>山寨明星代言<br/>  <br/>  周杰伦成了被山寨的最佳样板。</strong><br/>  <br/>  最出名的样板是山东一家技校的广告,广告中把周杰伦和恒源祥复制得出神入化。这段视频时长2分15秒。一个同样姓周,长得貌似周杰伦的男孩,被许多女孩包围,反复对着镜头说“学数控,到某某学校”“学厨师,到某某学校”“学电气焊,到某某学校”,与恒源祥以重复为精髓的广告如出一辙,直到把学校的所有专业都说一遍才结束。<br/>  <br/>  这则广告没有打上周杰伦三个字,剪辑和编排十分粗糙。一些周杰伦的粉丝认为这则广告毁坏了周天王的形象,纷纷留言,表示被“雷得外焦里嫩”,短短几天视频的点击率就超过500万。<br/>  <br/> <strong> 专家观点:山寨文化让表达方式多样化<br/></strong>  <br/>  “山寨文化能够出现并且风行,最基本的条件便是拥有了山寨技术,具体而言,就是网络技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表示,“当平民拥有了网络这样一个比较方便、便宜的表达技术后,山寨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br/>  <br/>  于海指出,过去的大众传播是由精英主导的,后来经过商业化后,转变为资本主导。“网络的出现,让山寨文化这种完全平民化的文化有了传播的空间,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br/>  <br/>  但也必须承认,山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的是人们比较低级的趣味要求。<br/>  <br/>  于海强调:“人不可能一直崇高,也不能一直恶搞,因此,社会上主流文化和山寨文化并存的现象是正常的。山寨文化让我们的表达方式更真实,也更多样化了。”<br/>  <br/>  <strong>那么,山寨文化未来的走向又会如何?</strong><br/>  <br/>  “从长远来看,山寨文化的走向将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整个文化市场的走向,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文化市场;二是国家关于文化产品、新闻传播等政策的走向。”于海说。<br/>  <br/>  百度“山寨文化”,会发现其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山寨小说,山寨诗歌,山寨征婚,山寨广告,山寨电影,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山寨的,总之是,怎样雷人怎样来。现代人压力太大了,需要一种渠道宣泄、放松,以调节心情,休憩身心。网络无疑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渠道和平台,尤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发现,他们许多奇思妙想、绝顶才技,长期以来没有用武之地、展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几乎没有限制的“准入制度”,为他们一显身手制造了唾手可得的大量机会,虚拟世界的隐秘性又使得这些机会被无限放大。于是,“他们”开始乐此不疲,并一发而不可收。许多山寨版“××”,极尽搞怪、搞笑之能事,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在博众人一笑之余,自己也乐不可支了一把,甚至有一种成就感。<br/>  <br/>  “山寨文化”的草根性、大众性、民间性、娱乐性、自发性、参与性,使其一诞生便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山寨文化”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民间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民意表达,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然而,不可否认,随着“山寨文化”的“繁荣昌盛”,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协调现象,甚至低俗、丑陋现象,人性的丑恶借山寨之名被无限放大,且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用低俗炒作,拿丑恶当卖点,成了一些人的“业余爱好”。山寨俨然成了一个什么都装的“垃圾桶”,不用分类,不经处理,管他三七二十一,污七八糟一齐往里放好了,反正能制造“眼球效应”就行。其实说到底就是想出名,以前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你满大街找一找问一问,有几个人还怕出名?<br/>  <br/>  “山寨文化”是个好现象,群众基础厚,市场前景广,但需要精心呵护,才可茁壮成长,需要道德自律,才能良性健康发展,更需要相关制度跟进约束、规范,才会长久繁荣。绝不能任容低俗、丑恶泛滥,让“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老百姓生活需要文化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但永远需要的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如果你爱它,请自觉文明“山寨”、健康“山寨”。

鲁山鸿雁 发表于 2008-12-15 16:28:01

让我们高呼一声:“今天你山寨了吗”?

grand 发表于 2008-12-15 21:40:19

<p></p><p>確實, 辦公室近段時間談得多的就是"山寨", 還有同事組織一起去采購"山寨"產品...</p><p>世界有些變得....</p>

biaotiger1 发表于 2008-12-16 11:47:36

<p>山寨春晚拭目以待中</p><p></p>

ZHANGWEICM 发表于 2008-12-16 18:37:30

以實力求生存

haiyuanyuzhui 发表于 2008-12-17 10:44:26

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含英 发表于 2008-12-17 13:58:16

<p><strong>我们可以肯定山寨版“诺贝尔奖”,但是不能肯定山寨手机,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一个“山寨”的,别搞混了。</strong></p>

hkjk-007 发表于 2008-12-17 18:22:54

存在就是价值

小编幽幽 发表于 2008-12-19 11:43:09

山寨也为一部分收入不高者实现了高档消费的愿望,也有存在的空间

puter 发表于 2008-12-20 02:43:13

<p><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3">山寨笔记本</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0px; COLOR: #fff;"><font size="3">R</font></font></p><p><font style="FONT-SIZE: 0px; COLOR: #fff;"><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山寨笔记本taobao销售</font># |8 Y( E/ Y+ m%</font> E- w7 H" U7 ]</font><br/><br/><a href="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0df4c0e943bce64bbf84f73fce8be403.jhtml" target="_blank">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0df4c0e943bce64bbf84f73fce8be403.jhtml</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0 2:44:37编辑过]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山寨文化”不是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