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8-12-14 12:02:59

[转帖]郭嘉的识人之道

<p align="center"><a><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6">郭嘉的识人之道</font></strong></a></p><p style="TEXT-INDENT: 2em;">三国当中,若讲行兵布阵的计谋,无人可比诸葛亮;若讲识别个人的性格特征,熟谙人性的弱点,则无人能出郭嘉左右。</p><p style="TEXT-INDENT: 2em;">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帐下第一幕僚。在曹操众多的谋士当中,岁值青年而富有才华者,曹操最欣赏郭嘉,有意倚为托孤忠臣,让其辅佐子孙后代的万代基业。不幸郭嘉短寿,38岁就告别人世,从征十一年,多立奇勋。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曹操痛失股肱,每每思之,泪如雨下。</p><p style="TEXT-INDENT: 2em;">小霸王孙策少年英俊,勇猛无敌,虎踞江东六州八十一郡,世人不敢侧目以视,唯郭嘉不以为然,说孙策勇而无谋,轻而无备,日后必丧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在一次野外打猎途中,被许贡的三个家丁所害。</p><p style="TEXT-INDENT: 2em;">袁绍四世三公,屯兵冀州,兵多将广,势力强大,曹操深以为惧。郭嘉却对曹操说,袁绍外宽而内忌,好谋而不善断,干大事则惜身,见小利而望义,冢中枯骨,日后必为明公所擒。官渡之战,曹操以7万对70万,袁绍屡出昏招,又刚愎自用,不纳忠言,乌巢被烧,粮道被断,最终被曹操一举击溃,此役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p><p style="TEXT-INDENT: 2em;">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闹起了窝里斗,曹操分而击之。袁谭被杀后,袁熙、袁尚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处,此时郭嘉已得重病,弥留之际遗书一封给曹操: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不出所料,没有几天,公孙康就将二袁的首级献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打蛇打七寸,看人看本质,郭嘉识人确实高明。因此说郭嘉是三国中的第一相人大师,实不为过。</p><p style="TEXT-INDENT: 2em;">诸葛亮在识人的谋略上远不如郭嘉,荆州用关羽,街亭用马谡,上庸寄望于孟达,都招致功败垂成的惨局,可见,用人之道确是不高明。诸葛亮用眼看人,注重表象,魏延脑后长着反骨,他就断定此人必有反心,临死也得留下计策,让人除了魏延,实际上是他把魏延逼反了。郭嘉用心看人,察看人的行为习惯,分析人性发展的趋势,所以能把人看到骨头里,从不走眼。</p><p style="TEXT-INDENT: 2em;">郭嘉能够识人源于他丰厚的学识,超人的智慧。三国中没有大书他的兵法策略,但是当刘备与关羽走投无路时,他都力劝曹操予以接纳,为的是以此给曹操做广告,表明其招贤纳才的决心。曹操攻打徐州时,狂风吹断车前大旗,郭嘉马上占卜一卦,料定刘备晚间必来劫营。胸中没有学识,不通周易,不懂兵法,怎能有如此见识?</p><p style="TEXT-INDENT: 2em;">古语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凡欲成大事者,必要善于用人。欲要善于用人者,必先善于识人。识人,要把人看到骨子里,熟知人的性格特征,摸透其人的七寸与软肋,真正使用的时候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p><p style="TEXT-INDENT: 2em;">常听有人在大会小会上发言: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第一位的。这话仔细分析一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识别他人,第二是让他人识别自己。识别他人,尽量要抛开别人的优点,识别他人的弱点,与人打交道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他人识别自己,尽量要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这样别人与自己打交道时,才会相信自己。</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是世界上最不缺人的国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的关系最复杂的国家,在中国,谁把人的因素研究明白了,谁就能生存并发展。谁如果不能驾御别人,将终生受人所制。做官如此,做生意亦如此。</p><p style="TEXT-INDENT: 2em;">擦亮我们的双眼吧,要看清这变化缤纷的世界,就多学一学郭嘉的识人之道。</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8-12-15 00:27:18

<p>  上面的这篇文章,飞猫在网上阅后有所感触,不过,文中有些话还是有所欠缺及错误。</p><p style="TEXT-INDENT: 2em;">明日飞猫再来抛砖引玉、评议一二,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共同交流。</p>

唐沙 发表于 2008-12-15 00:31:30

哈哈 蛮好啊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8-12-15 20:50:40

<p>  纵观历史,人才是国家、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无论从哪个角度,人都是第一重要的,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兴衰周期可以直接表现为人才的兴衰周期,优秀人才的大批聚集并充分发挥作用,政令措施普及到全体利益,是决定国家、企业兴衰与否的根本。</p><p>  在人与事方面,拥有渊博正确的知识,是领导者的优秀品质之一。有时候,对人比对事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在此,我主要针对上文在人的方面粗略性的作一点评议。</p><p><strong>  文中说:“……识别他人,尽量要抛开别人的优点,识别他人的弱点,与人打交道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他人识别自己,尽量要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这样别人与自己打交道时,才会相信自己。”</strong></p><p>&nbsp;  就领导管理而言,上述的这段话误人矣。在此,飞猫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以作抛砖引玉之功,想到哪说到哪,望大家能够共同交流,共同进步。</p><p>  飞猫浅以为:“领导之道,其要在人事两端,因势利导,顺以推移”。知人与善任,是领导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他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般情绪是什么,在特殊情况下是什么反应”,则是领导者在知人善任方面的基本功。</p><p>  常言道:“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兴趣与爱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走私大王赖昌星有句名言:“不怕他们爱好什么,就怕他们没有爱好”。人们都喜欢尊重自己的人,人们都喜欢欣赏自己的人,人们都喜欢与自己嗜好一样的人,人们都喜欢与自己一致的人(如战友、同学、同乡……)</p><p>  我们每个人都有忠于自己的天性,都渴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他们实现忠诚自己的方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遗憾的是,很多领导者并不懂得善待下属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乃至试图克服其短处、修正其缺点,以迎合自己而非组织的好恶来选拔人才,这样做只会打击他人的自信心,使他自身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来。其结果往往是使组织的目标受挫,事倍功半。太多的人都想改造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人们不会改变,领导之道在于改变自己。</p><p>  一个人不能主宰一个集体,我们不否认领导者的巨大作用,但就整体而言,取胜所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绝非领导个人之功。领导者的成就依赖于领导能力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其下属做事才能的充分发挥。组织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喜欢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有什么缺点,毕竟下属们可挑剔的地方和缺点不胜枚举(要不然就不是你当领导,他当下属了,呵呵)。优秀领导者的天职,总是以“他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为出发点,专注于挖掘综合人才的长处、喜好与优点,注意他们在每个细节上的杰出表现,尊重他们,欣赏他们,想办法利用每个人的优点并诱发他们将热情倾注在工作之中,成就出更好的生产力,这就是优秀的管理之道,这才是发挥你领导力的优势所在,这才符合中国式领导术“因势利导,顺以推移”经典古训。这一点,古今中外的优秀领导人皆莫如此。因此,他们总是拥有能力强干、乐意奉献的下属。遗憾的是,依然有许多领导者并不重视此点,为迎合个人而非组织的好恶选拔人才,常干克服其短处、试图修正他们缺点的事倍功半之举。<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如果人们不将时间投入到他喜爱的事情上,他就绝不可能感到自我满足;如果他得不到自我满足,他就将失去生活的热诚;如果他失去生活的热诚,你就将失去生活的动力。指望一个失去工作动力的人去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就像指望一个停摆的闹钟去准确报时一样,可笑之极。<br/>  所以,优秀的领导者,应时刻不忘给予手下忠于自己的机会——燃烧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特别才干发挥到极致,而自己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财富与成就。善待下属使之忠于他们自己的诉求与喜好,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有谁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p><p>  谨记:成功之道,不在于克服了多少缺点,而在于多大程度地把优点发挥出来。</p><p>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与一个没有优点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也仅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任何想在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的想法,最终造就的只能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各方面均优秀的人才根本没有,因为人只能在某一领域达到卓越,最多也只能在几个领域达到卓越。人无完人,特别是强人,总是缺点与优点同样鲜明。个人有缺点,但是组织却可以通过有效的人员搭配,相对完满起来;一个科技人员,可能很不善于人际应酬,把他纳入组织当中,只要安排适当,就可以发挥他的科技之长,而让其他擅长交际的人来补其之短,这样组织就同时拥有科技与交际两项优点了。 </p><p>  对于领导之道,美国著名的企业领袖福特说了一句生动精辟的话:“领袖人才年龄、外貌、才能、处境各有不同,但有一条线索可以把真正的领袖辨认出来,那就是不管怎样,他手下的人经常有卓越的表现。”</p><p>  …………</p><p>  以上所述,偏重于“他人喜欢什么”这一方面。至于他人不喜欢什么这一方面,则偏重于权谋与征伐。</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5 21:07:44编辑过]

xulz 发表于 2008-12-16 09:47:15

<p>感觉楼上的帖子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人才管理,目的是求发展。而主楼的帖子更贴近于竞争对手关系的管理,目的是求获胜(尽管现代商业竞争有别于你死我活的战争)。不知这样类比是否合适?</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9:49:03编辑过]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8-12-16 10:56:53

<p>xulz的类比合适。不过,我们要注意主楼的贴子文中所述:“常听有人在大会小会上发言: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此文作者所述其实还是内部管理。毕竟,没有哪个人会邀请竞争对手在大会小会进行演讲。</p><p>在识人之道方面,比较出名的就属曾国藩的《冰鉴》,但对于相书之类的东东,我想现代人绝大多数对此不是很了解,难以操作,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中国不少的古文化精粹,如果能像现代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像科学一样逻辑严谨,经得起现代生活的通俗事例普遍验证,早就大行其道了。</p><p>飞猫初看《郭嘉的识人之道》一文,对于古人的谋略智慧与知人善任,不由浮想起俺年少时常常看的《智囊补》(明末清初的大才子冯梦龙所著),里面的各方面事例让人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谋略、知人善任。</p><p>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所以,读些古书,读些历史事例,将古来今人行过事迹体贴分晓,何人用此如何取胜,何人不用此如何却败了,每事如此校量,方有所得……。</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5:19:53编辑过]

coolpirate 发表于 2008-12-16 11:35:57

"燃烧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特别才干发挥到极致,而自己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财富与成就。善待下属使之忠于他们自己的诉求与喜好,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有谁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br/><br/>呵呵。<br/><br/>关于郭嘉。。。。。。。。<br/><br/>想问一个问题:<br/><br/>这里比芙蓉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为什么历史记录的却是芙蓉姐姐???<br/>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8-12-16 11:58:34

<p>待吃过饭,再来说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2:11:18编辑过]

coolpirate 发表于 2008-12-16 12:23:4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会飞的猫</i>在2008-12-16 11:58:34的发言:</b><br/><p>待吃过饭,再来说说。</p><br/></div><p></p><p>看过飞猫兄的很多文章,佩服之余,交流交流。</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8-12-16 13:31:49

<p><strong>想问一个问题:<br/><br/>这里比芙蓉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为什么历史记录的却是芙蓉姐姐???</strong></p><p></p><p>这个问题好说,栖息谷里比芙容姐姐有才的人多了,但我想谁也不愿意与芙蓉姐姐比较,好出她那一类的风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另外,芙容姐姐之类的小丑型人物,还达不到历史记录的高度。</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coolpirate兄客气了,愿共同交流,共同进步。</font></strong><p></p>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郭嘉的识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