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发表于 2003-9-21 20:57:00

[原创]读书偶得

读诗与读史


  自与书结友,总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闲瑕时刻翻翻书,使我们远离了市声喧嚣的尘世,回归了精神的家园,与古人对话,与先哲大师对话,受益良多。


  诗使我们从“骏马西风的塞外”跨入“杏花春雨的江南”。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领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感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哀婉。诗这种古老的遗产,能振奋我们的精神,陶冶的我们的性情,使我们拥有更加完备的人格。


  学生时代,就渴望拥有一套完整的<<二十四史>>,在当今文坛“玩文学”的误区下,史使我们真实地面对过去和未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现在提倡改革,而历史上几乎每朝都有勇于改革,向落后制度宣战的人,秦国的商鞅锐意改革,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明朝大学士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得以延续,我们现在搞反腐败,反贪污,而历史上的贤明居主也重“史治”、“惩贪官”。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深恶贪官,于是他在“官府公堂正座之旁,各悬一个剥皮实革的前任赃官的人皮囊,使现任官史触目惊心”。使明代出现了“吏治澄清者百余年”的积极效果。

  我们现在有人拜鬼拜神,而早在汉代王充<<论衡>>就尖锐的指出,鬼神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一种幻觉,而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居然还有人大行其道,可悲可叹。史书中一些名篇如<<谏太宗十思书>>则告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治平篇>>则指出了人口危机,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人口控制理论。<<天演论>>则阐述了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和生存竟争,天然淘汰的自然规律。<<教战守策>>则告戒君主要重视国防。这些文章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当你在夜晚,读到一本好诗或好书的时候,你一定会有收获。


                文章不朽


   “文章者,盖经国之大事,不朽之盛事”。魏主曹丕如是说。这好象把文章的作用夸得太大,不过好的文章确有非凡的效果。陈琳一篇檄文,惊得曹操大汗淋漓,头痛病不治而逾。孙中山在护国战争中发表了一篇<<讨袁檄文>>,可谓一纸之师而胜百万雄兵。鲁迅辛辣讽刺的文章被郭沫若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可见其效用。

  而年仅十三岁的王勃登滕王阁欣然挥笔,“南昌故郡,洪都新府”起笔这两句很一般。可以说是一些老话,但接下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一名写天,一句写地,文章豁然开朗。“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瓯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雄浑磅礴的气势,文章的韵味也就出来了,可谓千古一人,千古名篇,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先声夺人起笔不凡。

  多读好的文章,使我们的写作变得很轻松,起笔之后,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文字源源不断从笔尖淌出,象大师的手在黑暗中牵引着我们。“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放翁如是说。证明文章在我们写它之前,他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通过自己的笔把文字表达出来而已,读书丰富了我们的底蕴,使我们在写作中能厚积薄发,也能使我们的心达到“精鹜八极,心游万韧”的境界。文章不朽,在历史的风中,让我们抖擞精神,让古老的文明,优秀的文章,代代相传于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

开卷有益,多读好的文章,因为好的文章是不朽的。


胡涂 发表于 2003-9-21 22:37:00

西兄真是博学啊...厉害!

地平线 发表于 2003-9-22 13:21:00

开卷有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直是我的人生目标。

古董 发表于 2003-9-22 15:47:00

读史确实明智。但”史“如果真的读多了,也会陷于其中。我一直在想,假如毛同志有留学的经历,或是多读点西学,可能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或是至少不至于那么惨烈了。

zhms 发表于 2003-9-22 16:25:00

那样的话或许他压根就不会去搞什么农民起义/农民运动了,所以或许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同时,想起来,毛或许是学多了西方(马)的东西,理想化了。如果从中国史看,哪个会让底层来造反啊?

西江月 发表于 2003-9-22 20:59:00

以下是引用古董在2003-9-22 15:47:00的发言:
读史确实明智。但”史“如果真的读多了,也会陷于其中。我一直在想,假如毛同志有留学的经历,或是多读点西学,可能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或是至少不至于那么惨烈了。


  其实恰恰相反,毛泽东一直都在读史,特别是在他老年的时候,正因为毛泽东深暗中国的社会现状与事实,所以他能从更深层次把握机会,从而开创了一个政党。

zhms 发表于 2003-9-23 12:39:00

以下是引用西江月在2003-9-22 20:5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古董在2003-9-22 15:47:00的发言:
读史确实明智。但”史“如果真的读多了,也会陷于其中。我一直在想,假如毛同志有留学的经历,或是多读点西学,可能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或是至少不至于那么惨烈了。


  其实恰恰相反,毛泽东一直都在读史,特别是在他老年的时候,正因为毛泽东深暗中国的社会现状与事实,所以他能从更深层次把握机会,从而开创了一个政党。



有点不明白。 古董是说毛读史读多了,所以发动文革等等,你是说他一直在读,然后呢?看不明白。

西江月 发表于 2003-9-24 21:37:00

毛泽东晚年最喜欢的书就是二十四史,正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所以才有了他的成功

贞德的士兵 发表于 2003-9-25 09:14:00

古董说毛应该多读西学,这可避免惨烈错误的发生,而西先生说,毛晚年读《二十四史》,开创了他的成功!那么是不是说,毛洞彻了中国历史,而开创了伟大的政党,而又因其没有借西学充实自己的政治头脑,导致在晚年有严重的政治决策失误呢?

fhkkkk 发表于 2003-9-25 11:27:00

滕王阁序的点评非常有水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读书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