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lrise 发表于 2008-10-24 08:47:15

[转帖]唐诗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font color="#669900" size="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br/> <br/>                 李白<br/> <br/>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br/> <br/>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br/> <br/>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br/> <br/>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br/> <br/>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br/> <br/>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br/> <br/>                (张秉戍)</font><br/>

davybao 发表于 2008-10-24 09:32:56

不愧是诗仙,字字珠玑、笔笔传神。一个极其普通、不起眼的场面,经由作者的神笔,立即使场面变得宏大壮美,使人物变得活泼可爱,生动传神。首先:作者,能够立意高远。以天地为作坊。其次抓住了生活场面中的点睛之处,炉火以及炉火烘出的红星;与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次,由立意高远的宏伟场景,到微妙传神的人物刻画,非常自然、无任何牵强之嫌。你看,那天地之下炉火兴盛、红星迸发;再加上一张赧红的脸蛋,映红了朗朗夜空。多美好的一副画面啊、多令人感动的一副场景啊。我相信,即使再铁石心肠的人想到这幅场面,都会从内心之中升腾其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而这也正是作者内心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最后一句“歌曲动寒川”,更是将这种敬佩之情通过工人们那乐观、勤劳而朴实的生活状态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总之,短短20字,宏大的场景、勤劳而乐观的工人形象跃然纸上。再次感谢楼主的提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唐诗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