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子 发表于 2008-10-17 11:53:31

[转帖]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广播电视电影事业获得大发展

昔日历久得见的精神盛宴,今天成为寻常日常佐餐;向来局限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如今已是城乡共享。30年来,中国广播影视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广播影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听广播、观电影、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改革开放给中国百姓带来的最显著、最愉悦的实惠之一。 <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广播影视既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宣传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30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相应和,中国广播影视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font></p><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3"><strong>广播电视:大突破带来大发展</strong>
                        </font></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30年来,以政策突破、技术突破、整体转型为特征的三次重大突破,给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1983年第11次全国广电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并提出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这是中国广播电视第一次突破的主要标志。此后10多年,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年均122%、134.7%的增长速度发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显著增加;新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节目。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1992年到2000年,以有线电视崛起和卫星电视出现为标志,我国广电事业实现了第二次重大突破,形成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城市有线电视启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到2000年底,“村村通”解决了7000多万户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到去年底,我国收音机、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5亿台和4亿台,千人平均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43%和96.58%,分别比1982年增长了48.88%和68.55%。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2001年以来,以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广电数字化发展为主要标志,我国广电业开始了第三次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广电媒体在模拟转数字中改造升级,与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并行推进;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和提供市场服务成为基本目标和双重任务;逐步构建起以公共服务、市场运营、政府监管、中介社会服务等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广播电视新体制;广播影视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重要目标。 <br/></font></p><p><font size="3"></font></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3">电影:在改革中持续繁荣 </font></strong></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迎来第二个春天,《小花》《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牧马人》《人到中年》《黄土地》《红高粱》……一大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影片登上中国银屏,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荣誉。中国电影观众年平均达200亿人次。气象一新的中国电影极大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进入全面复苏和繁荣阶段。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30年来,我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大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极大地解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在全国推进以发行环节竞争机制、影视合流、精品工程、国有制片业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革、探索院线雏形、放开农村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改革。影片统一发行的计划管理模式被打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开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及上影、长影等各电影集团公司相继成立,电影院线公司组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电影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化、数字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积极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从2001年到2004年,以国内民营制作公司资本为主的《英雄》《手机》《十面埋伏》等“合拍片”相继问世,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2007年,我国电影综合效益达到67.2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票房达33.27亿元,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含票房收入)达20.2亿元。通过6年的电影发行体制改革,我国电影院线制逐渐成熟,2007年票房过3亿元的院线达到5条,比上年增加了4条。 </font></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 size="3">在改革创新中凸显重要成就和巨大作用 </font></strong></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30年来,中国广播影视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不仅在科技自主创新、广电数字化进程、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广播影视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制作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广播影视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服务功能;创新新闻宣传内容,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宣传视角下移,重点放在广大受众关心的问题上。《午间半小时》《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小崔说事》《艺术人生》等一大批广播电视精品栏目由此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从电影《血,总是热的》《高山下的花环》《蒋筑英》《孔繁森》《集结号》,到电视剧《渴望》《激情燃烧的岁月》《插树岭》《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多年来,广播影视艺术工作者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了一批批感动人心、激励观众、启迪人生、昂扬主旋律的优秀力作,极大丰富了中国荧屏的艺术形象。近年来,我国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艺术内容、表现形式的创新,制作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的创新,全面促进了广播影视艺术生产,加速了我国成为广播影视产品生产制作大国的步伐。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在加快实施“走出去”工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我国对外广播在播出语种、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节目和频道在境外有效落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以38种外文报纸、3158个海外听众俱乐部、10家海外孔子课堂等,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新体系。中央电视台英语、中文国际、法语和西班牙语频道海外用户超过8400万户。通过举办中国年、中国电影展以及参加国际电影节(展)等活动,30年来我国共有近500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在世界电影中越来越具品牌影响力。</font></p><p><font size="3"></font>&nbsp;</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909f7" size="4">经典中国•辉煌30年:广播电视改写百姓生活方式</font></p><p><font size="3">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天寒地冻的漠北,还是戈壁连绵的南疆,广播电视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人们通过电视画面和广播电波触摸到外面的世界,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规模化发展位居前列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如果没有广播电视,生活会很枯燥。”山西省长治县居民王鹏燕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像王鹏燕家一样,将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覆盖人口,都居世界前列。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63座、电视台287座,分别比1978年增长2.83倍和8.97倍;开办公共广播节目2477套、公共电视节目1283套,分别比1980年增长16.62倍和32.08倍。有线电视用户达1.53亿,已居世界首位。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体会最深的是9亿中国农民。对身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村民王长喜一家而言,6年前接通的电视信号彻底改变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我们最喜欢看中央七台介绍农技的节目,有很多有用的知识。”王长喜乐呵呵地说。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现在,全国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已经全面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font></p><p><font size="3">  家庭生活步入“数字时代”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自从今年3月家里安上了数字电视,利用数字电视提供的股票信息实时查询服务,59岁的苏州股民老李如今只需坐在沙发上,按着遥控器,就能了解任何一只股票的行情。数字电视让中国家庭体会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活质量的飞跃。目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4000万户,用户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随着新技术的突破,新兴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得到迅速发展。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就是新兴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一场盛会。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直播卫星电视……全新的收看方式使赛场内外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深入每个人的生活。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截至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了190家互联网站从事视听节目传播业务,在全国37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推出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据统计,开幕式当天,网络电视奥运台流量达到1.5亿,边看边聊在线人数最高达到69869人。 </font></p><p><font size="3">  广播电视节目百花齐放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北京奥运会,中央电视台首次实现9套节目、1208小时无延迟直播,实现了对世界的承诺。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期间,广播电视更是架起了灾区与全国各地即时沟通的桥梁……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艺术内容、形式、表现手段的创新,制作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以及制作方式和传播载体的创新,全面促进了广播电视艺术生产。据统计,2007年全国制作广播节目633.25万小时,电视节目255.33万小时,分别比1984年增长26.41倍和90.58倍,我国已成为广播电视产品生产制作的大国。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在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电视剧成为当今影响最大、覆盖最广、受众最多的文化艺术种类。2007年全国生产电视剧529部,比1979年增长了37.79倍。一大批思想艺术俱佳的优秀作品的涌现,使我们再次认识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font></p><p><font size="3">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冈萨雷斯是西班牙一家报社驻北京的记者。在中国生活了5年的他,今年年底就要结束任期回到首都马德里。“没关系,现在我的家乡也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的节目,我会通过这个窗口继续关注我热爱的中国。”冈萨雷斯说。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和频道“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有效带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我国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合作的重要载体。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目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英文国际、西班牙语和法语频道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基本覆盖全球,目前海外用户达8400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11座境外整频率电台、153家境外合作电台,通过53种语言对外播出,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新体系。 </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广播电视“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广播电视电影事业获得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