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入深海 发表于 2008-9-10 13:24:28

[转帖]不要以一种情绪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民族品牌”

  可口可乐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刚刚在香港上市不久的汇源果汁,在全球资本市场寒冬毅然决然地为“中国溢价”买单,再一次说明了中国经济对于全球商业巨头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这个交易也很自然触发了新一轮关于民族品牌和反垄断的争论。<br/>  <br/>  昨天中午一下飞机我就接到一些记者朋友的电话。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我现在把我围绕这次并购的几个观点简单地阐述如下:<br/>  <br/>  1. 根据交易双方的销售规模,这个交易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是毫无疑问的,可口可乐因此也已经向中国商务部提交了反垄断审查的申请。但是,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并不等于一定会被认定构成垄断。<br/>  <br/>  2. 反垄断的核心不在于限制外资并购,更不在于保护民族品牌,而是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反对单一企业对于某类产品或者服务的绝对定价权。<br/>  <br/>  3. 具体到这个交易,可口可乐之后,由于可口可乐本身在中国果汁类饮料市场中所占份额十分有限,被可口可乐收购后的汇源会继续面临来自统一、康师傅等区域性品牌的有力竞争,因此就反垄断的初衷而言被中国商务部裁定构成商业垄断的机会并不大。反过来,如果是汇源同统一或者康师傅(更不用说三家一起)合并,那么涉嫌垄断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许多。<br/>  <br/>  4. 反垄断裁决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在于定义“相关市场”或者“特定市场”这个概念。好在到底什么构成“相关市场”或者“特定市场”,在国际上并非没有先例可循。譬如,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件事上,相关市场到底是果汁市场、果汁类饮料市场还是饮料市场,就会引起一定的讨论。不过,我的第一感觉是无论怎么切,可口可乐构成垄断的可能都不是很大。<br/>  <br/>  5. 当然,我们不排除在民众情绪和政治因素的介入下最后可能会出现无法通过反垄断审查的情况。但那更像是政府和媒体公关层面的问题,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问题。<br/>  <br/>  6. 在中国,反垄断的道路还很长。同外资并购可能涉及的垄断相比,更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那些依靠行政力量获得垄断性资源和权利的市场垄断行为。<br/>  <br/>  7. 理性爱国固然是一种永远令人尊重的情怀,但是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所谓“民族品牌”的概念应该逐步淡化。它已经成了一些企业家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而说穿就穿、说脱就脱的演出服装。既然亲手创办企业的企业家本人对这些所谓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那种永难割舍的感觉,普通民众更没有必要。我们永远提倡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但是以一种情绪化的思维方式来过于强调对所谓“民族品牌”的保护其实于事无补。市场是流动的,资本可以说话,这是市场经济不变的铁律。

napoleon2008 发表于 2008-11-23 20:35:46

<p>爱国有时要的就是热爱!热情!为我们的民族品牌而热切欢呼!汇源一旦收购将不可再回来,难道楼主所谓的理性爱国就是将汇源这样的民族品牌卖给外国吗?历史不止一次的伤害了我们的民族品牌,=看看那些曾经我们父辈的耳熟能详的品牌吧,现在安在?难道现在我们的也要在重蹈覆辙吗?难道一定要卖给外国我们的品牌才能更有价值吗?难道我们中国人不能打造世界品牌吗?我相信,我们可以!我们中国人民也可以打造世界品牌!</p><p>当年不知有多少人也会有向楼主一样理性爱国的思想,将我们的品牌卖给了他人,总以为我们的品牌会成长的更好,可结果是怎样的呢?!</p><p>觉醒吧!在有些问题上我们要的就是对我们民族品牌的热爱!自己养起来的孩子只有自己最知道珍惜!</p>

napoleon2008 发表于 2008-11-23 20:42:15

我们在军事上处处忍让,只为我们有强大的一天,我们的忍让为的不就是经济的发展吗?如果在汇源这件事情上我们再忍让,那我们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众所周知,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又有著名品牌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反对出售汇源,是因为我们有切肤之痛!

napoleon2008 发表于 2008-11-23 20:43:22

以上是我的拙见,请楼主指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不要以一种情绪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