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入深海 发表于 2008-7-8 10:47:01

[转帖]车市:有多少“压库”可以重来?

  包括神龙汽车以及上海大众等厂商在内,众多厂家开始着手准备下半年过艰难日子,甚至部分厂商已经开始逐渐减少班产的数量和单班工作时间,目的非常简单:减少产量<br/>  <br/>  由于饱受多重打击,汽车市场已经成为股市之后的又一个“重灾区”。<br/>  <br/>  延续着5月份的惨淡,各大汽车经销商6月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冷清的销售月,在上海金沙江路和广州从泰路汽车城,除了售后服务一如以前忙碌之外,销售大厅继续门可罗雀。<br/>  <br/>  上海多家经销商都在不断诉苦:从4月份开始,他们的终端销售报表一个月比一个月惨淡,4月份比3月份终端销售回落10%~15%;5月份比4月份减少差不多15%;6月份环比下滑的幅度更是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品牌3月份销量为100辆的话,到6月份,这个数量应该减少到60辆左右。虽然这并非所有品牌的实际情况,但即使是最好的品牌,6月份比销售最好的3月份下滑仍然在20%以上。<br/>  <br/>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报表并非终端销量,而是厂家提供给经销商的批售数量,所以,从批售来看,3月份主流厂商的乘用车销量为50.4万辆;6月份这些厂商的销量仍然达到42.6万辆左右,下滑幅度不足15%,至少表面上仍然维持着车市的繁荣盛况。然而,盛况之下的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br/>  <br/>  截至5月份,厂商的库存销量仅有17万辆,即使加上数量相近的经销商库存,这个数据也不足乘用车月销量。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情况,都在合理而安全的库存范围内,但是《第一财经日报》从各地经销商处了解的情况却表明,实际上,部分品牌的经销商库存压力非常大,包括一汽大众、神龙汽车以及奇瑞汽车的部分经销商都表示了对于逐渐增加的库存的担忧。<br/>  <br/>  而且,在6月份车市的周销售报表上,厂商向经销商继续施加压力的征兆已经体现,如一汽-大众的捷达,6月1日~22日的前三个销售周的批售量为7940量,但到最后全月的销量却高达17135辆;最后一个销售周占全部销量的60%以上,一汽-大众旗下的速腾以及迈腾都有类似情况,最后一周的批售量都占据全月销量的50%以上。除了一汽-大众之外,标致206、上海通用雪佛兰乐风、奇瑞QQ、A5以及北京现代的明星车型伊兰特(含悦动)的最后一周销量都超过全月销量的50%以上,厂商继续向经销商压货的嫌疑非常明显。<br/>  <br/>  当然,6月国内车市销量下滑已成事实,也许油价上涨并不是车市走低的最主要原因,更大的压力在于宏观经济层面上的不景气和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且,包括神龙汽车以及上海大众等厂商在内,众多厂家开始着手准备下半年过艰难日子,甚至部分厂商已经开始逐渐减少班产的数量和单班工作时间,目的非常简单:减少产量。<br/>  <br/>  虽然厂家终端的情况已经如此严重,但是厂商仍然乐此不疲地向经销商继续施加巨大的压力。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分析说,一般来说:每年的3、6、9以及12月份的销量都明显好过其他月份,因为这是厂家考核季度和半年以及全年销售业绩的关键时候。所以这时候,经销商就成为厂家的“替罪羊”。压库占用资金的数量已经使得经销商苦不堪言,算上不断上升的利率,库存已经成为高悬在各大经销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nianrui 发表于 2008-7-9 15:38:50

除了一汽-大众之外,标致206、上海通用雪佛兰乐风、奇瑞QQ、A5以及北京现代的明星车型伊兰特(含悦动)的最后一周销量都超过全月销量的50%以上,厂商继续向经销商压货的嫌疑非常明显。——只是嫌疑,其实原因很多的。<br/>

caoyang166 发表于 2008-7-11 15:11:50

汽车市场恐怕真的到了“拐点”了!拭目以待吧,年底可能会更恶化的!

redya 发表于 2008-7-14 13:22:37

<p>从过年到现在中国经历的事情也太多了,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也很大。</p><p>大雪、洪灾、股市低迷、高油价,都影响汽车的销量。而且需要汽车的家庭应该已经有车了,其余的应该对汽车的需求也没有太大了,观望气氛也有了,虽然没有股市那么严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车市:有多少“压库”可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