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39:34

[分享]杨文俊:我是被牛根生相中的千里马

<p>杨文俊:我是被牛根生相中的千里马</p><p>从<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5%A3%B8%F9%C9%FA">牛根生</span>手里接过总裁位置的杨文俊到哪里都自称是做牛奶、卖牛奶的,可这个牛奶生意实在做得太大了:2007年<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3%C9%C5%A3">蒙牛</span>营收200亿元。任何一个把<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6%F3%D2%B5">企业</span>营收做到200亿元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6%F3%D2%B5">企业</span>和他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1%EC%B5%BC">领导</span>人,都完全有资格在本报的人财榜占有一席之地。而按照<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3%C9%C5%A3">蒙牛</span>世界牛的目标,这个200亿也只是个起点。<br/><br/>“政府将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单元,再分到我们每个企业头上去解决。比如盖房子,那就分给<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D%F2%BF%C6">万科</span>吧;造汽车,就分给我们国家民族<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6%B7%C5%C6">品牌</span>吉利;用电脑,那就让我们13亿<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6%D0%B9%FA">中国</span>人去‘联想’吧……牛奶怎么办呢,想来想去,那就让内蒙古蒙牛去制造绿色的、高质量的牛奶吧,于是我们就把这个职责承担了下来。”4月29日,蒙牛、吉利、<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D%F2%BF%C6">万科</span>、联想等25家“<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6%D0%B9%FA">中国</span>最受尊敬企业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杨文俊不失幽默地做出了如是感言。<br/><br/>  总是以“牛奶传教士”面目示人的杨文俊,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也为自己赢得“牛奶先生”的绰号,在去年的博鏊论坛上做嘉宾时,他拿中国足球做“乐子”说:“在世界杯期间,进入世界杯最后决战四强的,无论是德国、法国都是人均饮用牛奶300公斤以上的。”全场爆笑。“中国足球长期走不出去,走出去了也走不远的根节总算被找到了。”<br/><br/>  著名钢琴家孔祥东挤过身来,冲着杨文俊开玩笑说:“蒙牛的广告可以改成——‘喝牛奶的小朋友会弹琴’。”杨文俊竟然一本正经地接上说:“确实如此,因为喝牛奶的人指关节发育得比较好,按键力度弹性都会好上许多。”<br/><br/>  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杨文俊依然继续他的“牛奶消费传播”:“如果在座各位喝的牛奶少了,那我们内蒙古草原上的牛就会憋疯的,就变成疯牛,这就不绿色了。”<br/><br/>  与在公众场合高调宣传牛奶截然相反的是,工作中的杨文俊却不事张扬,不喜揽功诿过。根据蒙牛的章程,公司总裁的任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届,每届3年,哪怕再出色也不得超过3届。牛根生曾说:“所以今后不管是谁,包括杨文俊表现出色也只能3届,9年以后还要招新的总裁。”杨文俊对记者说,不管做几届,他这一辈子肯定就是做牛奶、卖蒙牛牛奶的了。<br/><br/>  <strong>新帅交出“营收200亿”答卷<br/><br/>  跟随老牛共创蒙牛全球<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5%D0%C6%B8">招聘</span>竞争上岗开启蒙牛“2.0时代”全力打造“世界牛”</strong><br/><br/>  ▲蒙牛在新帅杨文俊带领下,2007年<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F%FA%CA%DB">销售</span>额超过了20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乳业唯一迈入200亿阵营的企业。<br/><br/>  <strong>风云篇</strong><br/><br/>  2008年4月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在香港公布了2007年年报,蒙牛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超过200亿的乳业企业。消息一出,乳业界一片惊呼。北大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认为,“200亿级”不仅对蒙牛来说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乳业来说同样如此,这意味着以蒙牛为龙头的中国乳业与世界乳业巨头的差距正迅速拉近。蒙牛新年报不仅是杨文俊从牛根生手中接过蒙牛帅印以来,交给董事会的一份满意答卷,更标志着这家日益<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9%FA%BC%CA">国际</span>化的中国乳业巨头,正在杨文俊这位中国“牛奶先生”的带领下,从1.0正式升级步入它的“2.0时代”。</p>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39:56

<strong>“擅发奖金”夫妻下岗<br/><br/></strong>  1988年,21岁的杨文俊从内蒙古轻工学校毕业,分配到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制品厂冰淇淋车间。虽然当时牛根生是车间主任,是杨文俊上级的上级,但“牛杨”的事业结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br/><br/>  当牛根生升为伊利集团运营副总裁时,杨文俊正好受命筹建伊利的液体奶项目,顺理成章地成了牛根生麾下的伊利液态奶经理,那年杨文俊29岁。<br/><br/>  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杨文俊带领所有人员奋战在基建中,1997年5月,伊利集团的第一个液体奶公司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包利乐装牛奶在此诞生。到1998年度第二季度,液体奶产品已经开始供不应求,但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液体奶项目的成员已经连续两年没拿到奖金,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浮动。跟总部申请,遭到拒绝,而液态奶正处于拼打爬坡阶段,人心一散,当下就要溜坡。杨文俊着急了:召集液体奶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给30多个骨干人员发放奖金——先把人心稳住再说。<br/><br/>  当时每人分了2000元到7000元不等,总共不到12万元。杨文俊本人分文未取。这件事情最终“捅了大娄子”,适逢伊利内部展开对牛根生的“斗争”,伊利借机对杨文俊进行审查,并最终导致杨文俊的离开。“我从毕业时起就跟牛总,被认为是牛总的‘嫡系’。在伊利内部开始‘斗牛’、清除‘牛派’的过程中,我是马前卒,就来了个杀鸡骇猴。结果,我也‘牺牲’了,牛总也下台了。”杨文俊向记者表示,“在伊利工作的媳妇自然也下岗了。”<br/><br/>  离开伊利时,杨文俊借了10多万元,把这笔钱补上了。事情最终变成杨文俊用个人的钱给员工发了10多万元奖金。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0:12

<strong>跟随老牛共创蒙牛<br/><br/></strong>  “筹建液体奶项目可以说是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但是刚刚起步却遇挫折,杨文俊告诉记者,离开伊利后,凑巧碰到牛总,闲谈中杨文俊向年长自己9岁的老领导老牛说了自己想创业的想法,结果与老牛一拍即合。<br/><br/>  1999年1月,蒙牛的前身——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初创的蒙牛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只有几颗创业元老的脑袋:老牛、邓九强、卢俊、杨文俊、白君、孙先红……9年后的今天,杨文俊告诉记者,公司成立的第一仗,就是液态奶之战。中国液体奶领域最早的拓荒者杨文俊一马当先,披挂出征。<br/><br/>  在“无米之炊”的窘境下,负责液态奶的杨文俊敏感地意识到必须走出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并迅速做出决定:将当时电脑行业的OEM生产方式正式引入牛奶生产。当年2月,杨文俊率部8人远赴哈尔滨,跟一家液体奶公司洽谈接管,这家企业当时经营不善,缺乏管理人才,一个有船,一个有桨,蒙牛液态奶顺利贴牌,并以不足300万元的投入,迅速盘活了需要投入3个多亿才能组织的产能。蒙牛建立的第一年,就实现了液体奶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为蒙牛的超速度成长打下重要基础。<br/><br/>  当年年底,蒙牛也迅速斥巨资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对这个高级洋设备,杨文俊并没有盲目崇拜,在经过充分调研和测试后,他在牛根生的指导下,率领一帮年轻人一起研究,决定增加一个独特的生产环节,经过多次尝试后,蒙牛独特的“闪蒸”技术诞生了,所谓闪蒸,就是在百分之百原奶基础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草原牛奶更香更浓。<br/><br/>  随后,航天员专用奶、超级女声等一系列营销策略,都在蒙牛诞生:2003年,蒙牛液态奶销量就进入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全国第一。今天,中国消费者每喝三杯牛奶,其中就有一杯是蒙牛牛奶。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0:23

<strong>全球招聘竞争上岗<br/><br/></strong>  2004年,被外界誉为跑出了火箭速度的蒙牛在香港上市,作为上市公司蒙牛乳业的主营业务子公司,蒙牛董事长与总裁职务一直由其“精神领袖”牛根生一人兼任,2005年9月,蒙牛集团宣布:面向全球招聘总裁,新任总裁最重要的标准是:全球化。“不限男女、不限语言、不限肤色、不限年龄”,“但必须有十年以上乳业工作经验,且带领过一个团队,有管理经验。”<br/><br/>  2006年1月,经过近3个月四轮竞逐,原蒙牛集团副总裁、液态奶事业本部总经理杨文俊以总分88.45分胜出,接替牛根生担任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期3年,牛根生保留董事长一职。<br/><br/>  而这也招来了“内定好的”议论,“我要是长着高鼻梁蓝眼睛就不会认为是内定的了”,如今的杨文俊笑着跟记者说,来自国内外62名参与竞聘的选手,是经过层层考核,最终由蒙牛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政府官员以及有关专家等14人组成的评审团投票表决的。紧随杨文俊之后的第二名得分为80.55分。<br/><br/>  蒙牛人力资源总监张文告诉记者,杨文俊18年乳业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全面考察和战略决策能力等方面都强过竞争对手;杨文俊是蒙牛创业元老之一,也是上届经营班子的核心成员,他担纲的液态奶事业本部在6年中创造了无菌奶销量全球第一的奇迹,并在2005年创造了“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这一轰动性营销案例。他的胜出完全是实力使然。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0:33

<strong>开启蒙牛“2.0时代”<br/><br/></strong>  多年以前,当牛根生大胆起用年仅32岁的杨文俊出任液体奶本部总经理时,许多人对这个当时全国乳业最年轻的液体奶“掌门人”表示了忧虑,但是,牛根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语结束了一切争论——“使用就是最大的培养”!<br/><br/>  在牛根生的信任和指导下,接过帅印的杨文俊彻底放开了手脚,带领蒙牛新的领导团队,在国际化的全球乳业舞台上,展开“蒙牛由1.0时代向2.0时代”升级的新航程。创业以来,蒙牛平均9天申报一项专利,平均6天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现在大家看到的整箱牛奶上便于携带的塑料提手、特仑苏的外包箱,这些很人性化的创意都是来自杨文俊等蒙牛的一班人。<br/><br/>  <strong>全力打造“世界牛”<br/></strong><br/>  1999年创业当年,蒙牛销售额0.37亿元;2007年则超过了20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乳业唯一迈入200亿阵营的企业。<br/><br/>  谈起年报时,杨文俊没有喜形于色。<br/><br/>  早在创业时,蒙牛就制定了“蒙牛·中国牛·世界牛”三步走战略,伴随着蒙牛产品品质日趋国际化,其良好的发展业绩也受到更多境外投资者的追捧,肯德基、NBA、迪士尼、星巴克等国际顶级品牌先后将蒙牛牛奶选为指定乳制品,此外,蒙牛产品还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连续几年在香港、澳门占据当地乳品市场50以上的份额。<br/><br/>  “对于蒙牛已经做到全球销量第一的液体奶,下一步肯定还要走出去,”杨文俊告诉记者,一种是产品走出去,另一种就是资本走出去,“我们已经开始安排了,欧洲、东南亚以常温奶为主,完全可以发挥我们的强项,逐步参股或并购当地品牌。”<br/><br/>  “蒙牛的国际化还有另外一个目标,那就是将全球最先进的乳业科技尽快引入中国”,杨文俊告诉记者,蒙牛去年斥资12亿,与英国剑桥大学等全球十二家顶级乳业研发机构共同成立了中国最大的乳品研发中心和智能化高科技生产车间,今年还将成立中国乳业的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将科研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到全球领先企业水平。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0:45

<strong>少历艰辛成为一生财富<br/><br/></strong>  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少时的清贫家境以及后来的社会磨砺,在杨文俊看来,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br/><br/>  “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是他最爱说的一句话,这也是他从实践中总结的一句话。当哥哥高中毕业即就业、姐姐辍学为家分忧时,13岁丧母的他成了家里惟一继续求学的孩子。进入伊利后,他从基层做起,双手被插冰淇淋的竹签刺伤,甚至肿得合不拢时他都不觉得苦,因为“只要跟小时候受的苦一比,还没碰到什么真正叫苦的事情”。<br/><br/><strong>  成长篇<br/><br/>  自幼丧母<br/></strong><br/>  为了给患严重心脏病的母亲滋补身体,30年前的每天清晨,杨文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仅有的那只羊挤奶,但还是没能挽留母亲的生命。13岁那年,杨文俊的母亲走了。<br/><br/>  杨家也不富裕。当年,为减轻家庭负担,杨文俊的哥哥在高中毕业后考入当地轴承厂就业,他姐姐辍学,担起了一部分家庭责任;只有年幼的杨文俊背负着家庭的期待继续求学。读书的时候,他每天步行3公里上学,“每天往返4趟,就是在零下20℃的冬天也从未间断,一直到高中毕业”。当时,杨文俊的同学中有家境好的,可以骑自行车,但他连双棉鞋都没有,上高中时写字用的墨水都需要向同学借。<br/><br/>  中专毕业后,杨文俊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从事冰淇淋生产。那时的加工工艺非常原始,一个模具放32个冰淇淋。杨文俊的工作就是用手指夹住插在冰淇淋上的满是毛茬儿的竹签,把它们从模具中拔出来。日积月累,杨文俊的双手被刺得满是伤口,手指因肿胀无法合拢。<br/><br/>  “无论冰淇淋还是液态奶,我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现在我到任何车间去,无论是产品的制造工艺还是质量控制,谁也别想哄住我。”杨文俊说,少时艰辛的生活对他来说绝对是笔财富,从事乳品工作20年来,只要跟小时候受的苦一比,还没碰到什么真正叫苦的事情。<br/><br/>  “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是杨文俊最爱说的一句话。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0:57

<strong>劝父寻“伴”<br/><br/></strong>  自幼丧母的杨文俊,对父亲的孝顺也是出了名的。<br/><br/>  杨文俊说,这辈子除了事业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牛根生外,在生活中,父亲的坚韧也深深感染了自己。<br/><br/>  “中年丧妻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母亲走的时候父亲才40岁出头。”杨文俊说,“父亲再苦再累,都没有自暴自弃,一个男人始终撑着一把‘大伞’,让我们3个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从来都要求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斥责我们,晚上我学习到深夜,父亲总是心疼地让我早点休息。”<br/><br/>  “父亲就是这样默默无闻承担生活的一切重压,从不放弃,这些都感染了我们几个孩子。”杨文俊说,那时惟一想的就是,将来有钱了一定要让父亲过上好日子。<br/><br/>  如今,杨文俊已成为中国最大乳品企业的领导者。为了让父亲拥有幸福的晚年,杨文俊开始劝父亲找个老伴儿。2003年,67岁的杨父再婚,一家人相处得很好。<br/><br/>  <strong>家有两“美”</strong><br/><br/>  谈到家庭,杨文俊跟记者幽默了一把。他先让记者看手机里一双儿女的照片,然后说女儿16岁,儿子7岁,“你就看我姑娘,再看看我这‘基础’,就知道我姑娘长得好看主要还是依靠我媳妇的。”<br/><br/>  杨文俊的爱人是他校友。“我媳妇是个善良的人,非常传统的贤妻良母类型。”杨文俊说,由于工作性质,他常年在外,两个孩子的成长教育主要靠媳妇。<br/><br/>  当然,作为父亲他肯定不能不管孩子,“我总是愿意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决定”。杨文俊说,儿子好动,他就引导儿子学钢琴;女儿去年中考,当时对能否考上最好的中学信心不足,他就帮助女儿分析上年这所重点中学的录取率以及女儿当时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等各种因素,最后的结论是:只要正常发挥,完全可以进入重点高中。当年,女儿如愿以偿。<br/><br/>  这种引导式作风也被杨文俊用在工作中。“有些事情是需要我立即拍板的,但有些方向性的事情即便我已经有了预想方案,还是要召集直接管理人员共同讨论,最终形成比较清晰的统一方案。”杨文俊说,最终的方案尽管与他的想法也就有正负5的偏差,但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来推行,效果要强很多。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1:08

<strong>玩“转”生活<br/><br/></strong>  “除了篮球外,其他球类、棋类活动,我都喜欢。”杨文俊自称乒乓球、网球打得不错,以前在学校时还踢过左前锋。至于围棋、军旗、跳棋、象棋,“我没玩得不好的。”杨文俊说,正常情况下,四五步以外的各种棋局变化,他都能看得清楚。<br/><br/>  这个“长远的眼光”也被杨文俊自认为最大的才能之一。在评价自己的才能时,杨文俊说自己有较好的团队建设能力,看人看事,看企业发展,目光长远;同时有很强的执行力。“神五”上天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第二天全北京的灯箱广告全换成“蒙牛牛奶——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宣传画了。<br/><br/>  “我的工作习惯是不超过24小时解决。”杨文俊说自己有点“霸道”,“我要求我的团队也必须这样,我这里快,下面的人也快,效率自然就高了”。

beyondaoc 发表于 2008-6-21 10:41:20

<strong>-“牛眼”PK“杨眼”<br/><br/>  &gt;&gt;之用人<br/><br/></strong>  牛根生: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杨文俊是属于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即使年轻,也可以破格使用。<br/><br/>  杨文俊:如果我还算一匹千里马,那就是牛根生这个伯乐相中了我。多年来,他总能在自己把稳大方向的同时,给年轻人提供创造性的工作平台,放手让他们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br/><br/>  <strong>&gt;&gt;之放权</strong><br/><br/>  牛根生:“超女”是做什么的我不清楚,营销、广告他们(指杨文俊等)拍板定的。你给人家位置,总要给人家决策权和话语权,要是你都抢着说了,让人家说什么呢?所以凡是涉及总裁的事,我都让出去。如果要我点头,他才能干活的话,那干活的人就没有办法做了。我只管三件事,即品牌的维护、文化的建设和战略的管理,除了这三件事,统统归总裁杨文俊来负责。<br/><br/>  杨文俊:牛总是特别大地授权,让大家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俩在工作上是上下级,生活中则是朋友,我们的性格是完全互补的,配合得也非常默契。牛总是蒙牛的“神”,具有领袖的号召力,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如果把蒙牛比喻成一艘大船,那么牛总把握航向,我负责安全、快捷地行驶。我既是个执行者,又是个策略的规划者,每一年都要整体上规划蒙牛,并且把这个安排落实到位。<br/><br/>  <strong>&gt;&gt;之散财</strong><br/><br/>  牛根生:有一毛钱我也要散俩五分钱,财散人聚,财聚人散。23岁那年自己结婚时一分钱没有,是老领导主动借了我500元,“他怎么可能会赖钱呢,他是一个视信誉比金钱更重要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朋友呢?”老领导的一番话传到我的耳朵里。从小就受尽歧视,那时总认为这世上没什么好人了,23年来,社会上终于还有人认为我牛根生是个值得相信的人。<br/><br/>  杨文俊:1990年结婚时,我需要4000元买房子,当时月工资只有40元,这相当于不吃不喝10年的钱,牛总给我送来了2000元。他当时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我有还钱的可能性的,这2000元,把一个领导者的责任深深铭刻在了自己的心底。<br/><br/>  牛总散尽家财,股权都捐出来成立“老牛基金会”,这种散财的理念也影响到自己和整个蒙牛团队。2005年,我得知有个普通员工出车祸,生活艰难,我送去了5万元;2007年,我将自己年薪的50分给了员工。蒙牛这个团队也承担起社会责任,斥资2亿元给全国千所小学生免费送奶;今年雪灾,蒙牛乳业集团和“老牛基金会”作为民企第一个捐赠1000万元;今年初,蒙牛又悄无声息地开展了“赠书2000万册为全民送去健康知识”活动,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送健康行动。

cwnum2008 发表于 2008-6-23 17:01:36

太经典了,确实要向这样牛人学习,进步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杨文俊:我是被牛根生相中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