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_b_xlp 发表于 2008-4-30 21:47:02

他从"赢在中国"走来--对话碧海蓝天王

<DIV class=tpc_content>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梧:我们群藏龙卧虎,这次赢在中国也有我们群成员参与其中,碧海蓝天王就从12万多人杀入了海选3000强,下面通过对话请天王介绍下他参赛的过程和体会,以使我们未参加可以从旁有所了解,将来打算创业能有所收益。在对话进行之前,我们首先非常感谢天王能把参加赢在中国商业实战的经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群里有些朋友没顾上看这个节目,首先,请天王介绍一下赢在中国的总体情况。</STRONG>&nbsp; <BR>碧海蓝天王:很荣幸和大家分享参加赢在中国的创业大赛项目。这个比赛在中国是第一次,对于燃起中国人的创业激情,鼓励创业很有意义。比赛的总体情况是这样的,这个节目持续时间比较长,全国报名人数12万,海选出3000,然后是各省初选出全国的108位参加全国的复赛,最后还有12进5的7场实战模拟淘汰赛,最后决出前五名,第一名有1000万元的公司,拥有20%的股份,第二名700万,20%股份,第三到第五500万,20%股份。 比赛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梧:天王下面请你和大家说一下你这次参加赢在中国的目的和参赛的创业项目。</STRONG>&nbsp;&nbsp; <BR>碧海蓝天王:这次参加赢在中国其实是一个偶然,当时正在创业,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什么这个节目,可以扩大人脉和影响力,当时报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它在杭州市的一次报告会,当时今日资本徐新等也在参加。对当时他们的一些分析感受还是蛮深的,特别是对于团队的建立和管理,以及风险投资的投资思路,创业的常见陷阱等,我的项目是一个培训的项目,即为中小企业提供菜单式的实用培训服务。以广大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培训师资队伍,为企业提供实惠的针对性的服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梧:在参加赢在中国之前,天王的培训项目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前期启动当时做了哪些准备,进行到什么阶段?</STRONG>&nbsp; <BR>碧海蓝天王:在参加赢在中国之前,我们当时只有个合伙人,另外一个朋友是一个零售商业方面的市场方面的高手,我们创业当初想的是见什么好先活下来,让后图求发展。我是比较倾向于做培训,因为我那时也积累了好多年,最后我们的第一业务是为中心银行办理信用卡,由我的伙伴负责,我则协助他做银行卡业务,同时做一些培训的业务。前期启动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因为等到准备好了,机会也没有了,当时我们都是刚刚有了儿子,但创业的梦想吸引着我们去拼一下。后来我们的银行卡业务进展不是很顺利,反而是培训业务还不错。时间很快,半年多过去了,我的伙伴对于培训没有更多的兴趣,或者说是对培训的了解不多而没有信心,他提出想退出,正在那时,我参加了赢在中国大赛,报着试试看看的态度,并且重新组织了预备团队。然后伙伴开始自己找工作,只在额外的时间帮助我,我开始自己努力,奋力前进。创业的路是艰辛的,特别是没有了伙伴的适时支持,这才真正体会了《在路上》那首歌的心境。再过了半年,我感觉这样不行,需要调整,于是暂时注销了公司,继续准备,等待第二次创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创业没有早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nbsp;梧:《在路上》这首歌是创业者很好的心境写照,我们论坛里也放的有。天王创业的本意是做企业的培训,前期以银行卡起步,当初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是资金方面吗?对创业资金的筹集天王当时用到了哪些途径? <BR></STRONG>碧海蓝天王:前期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训上的客户资源比较缺乏,我是从事了3年人力资源工作开始创业的,另外一个伙伴对培训不熟悉,培训客户资源产生效益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二是资金。对于资金筹措主要是自筹,创业初期大多数都是这样,很难有融资的其他手段。其实当时我们选择做银行卡代理业务和培训业务一方面也就是从启动资金少角度考虑的。&nbsp; <BR><STRONG>梧:通过创业前期运作和参加赢在中国,天王在团队的组建和管理方面有那些总结?</STRONG> <BR>碧海蓝天王:创业象创新,每个人的路都可能不一样。团队组建方面,如果可能首先看团队成员之间的基本价值观是否相同和相似,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性格互补和性别互补,还有是要有一个领导人,也可以是共同的追求和目标。但是很多时候选择创业团队不象理想的这样,有人愿意和你干就不错了。况且对于高手,任何人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圣人无弃人,因其资而用! 管理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要理论化,管理从实践中来,管用的招才是好招。有句戏称,学者的工作是把简单的工作复杂化,管理的工作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企业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很多时候还是在摸索中前进,在摸索中总结进步,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居然爬到蛮高了。管理就是结果导向,有结果就好。好的情况下还可以看看过程。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man:您刚才说到您的项目是个培训项目,1是常规或者自己特有的培训产品2是培训企业师资队伍.并且希望获得这样的资金注入机会.针对培训公司而言,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培训散户更是不胜枚举,当然在没完全有自己个人品牌之前,后者是需要依附前者的.总体上来讲,培训市场相当巨大,但同时也竞争激烈.这里我想请问您们这个公司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而说明您们公司的项目更具有价值..或者说您们模仿的是什么,创新的是什么.</STRONG> <BR>碧海蓝天王:对于我们的培训项目,对于培训产品没有什么特别,我们只是在其他培训公司之外有一点模式的创新,在于我们的的思路是选择人力资源经理作为我们的兼职培训师核心,很多朋友会说很多人力资源经理管理不错,但是培训上不一定行啊。所以的创新在于:第一、选择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作为培训的主体,目标客户是中小企业,很多企业问题不是没钱,而是不知培训怎么组织和策划,我们的兼职培训师,也是人力资源经理和培训经理等恰恰是这方面的实战者。又都是在企业实践的明白企业的实际情况,比起培训大师们更懂企业的实际,针对性和务实性更强;第二、这批兼职老师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很多有成为培训师的想法,只是锻炼的机会不多,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我们的兼职培训师同时又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事业做成更多人的事业,特别是我们人力资源经理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man:OK,培训的口碑很重要,这个因素使得培训行业的诚信也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些希望在这个行业目前在中国捞一把心态的公司和人大有人在.而诚信对于培训公司来说是2个方面,1是自己的培训师或者签约队伍2就是客户.您刚才也谈到了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或者培训经理中找兼职培训老师的想法,所以这里想问这样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外部企业客户满意度的问题,您们怎么进行自己培训师资团队的建设并且通过什么机制来激励并且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因为仅仅是找来,而不进行再次建设以及适合的激励机制,恐怕会在培训效果上大打折扣.</STRONG> <BR>碧海蓝天王:现在培训市场向产业化发展,核心是以培训课程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建立,因此,我们的思路是课程开发和课程的讲授区分开,针对中小企业开发同质化的课程,然后组建自己的符合公司要求的讲师,对于这部分讲师,主要是在授课技巧和练习上加强才能保证培训的质量。同时,我们的核心其实是在于这部分培训师资,对培训师要进行级别的划分,统一的标准,实行内部认证。同时建立社区,论坛等互动交流平台,让人力资源经理人除了公司的正规训练外,加强互动交流。使公司能帮助HR经理提升自身素质、还有公司的培训。另外还有一点,我们选择的目标客户是中小企业,他们本身的管理很本地化,很多培训效果不好就在于培训师都是大企业出来,没有小企业的直接经验。另外这样的企业对于培训的要求相对较低,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大家都订着大企业,小企业竞争相对弱小,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并且,我们的方向是所有参与到这个事业当中的人力资源经理人都可以获得公司的股份,成为大家的公司&nbsp;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man:恩.我明白您的意思.培训也有上下游的业务链关系存在,即积累客户和满足客户培训实施后的后续服务.您怎么看待这2个上下游业务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在实际里怎么进行操作</STRONG> <BR>碧海蓝天王:就像刚才你说的,培训是非常注重口碑的。所以培训实施后的后续服务才是更重要的,因为:1、维护关系和开发更多需求;2、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6倍;3、口碑宣传的需要;4、培训内容本应包含内容;5、客户需要的有时不仅是培训,还有其他感情等需求。但是实际操作往往难以做到,在于一公司本身的管理水平还没达到,有句笑话:其实最需要培训的是培训公司。二是目前培训还没有发展这一步,市场发展还有一个过程。三、本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等.培训产业链分析,其实最高端在于培训课程,这是核心。国外的很多培训公司都是通过品牌课程授权来发展,我们的竞争大都限于客户总段的竞争。打得头破血流还没人家赚得钱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man:OK,上面我主要是针对培训公司而言的3个方面,即服务模式,客户基础,培训师基础.另外还有一个方面,您如何看待网络平台在培训公司发展中的作用,因为目前很多培训公司似乎对网络平台重视不够,无论是在平台的建立上或者功能的实现上都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操作.最后就是作为一个有项目无资金,有创业伙伴无行业认知,有雄心但无法预期未来的孩子他爹,您认为在什么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创业而不是苟延残喘于企业,埋头卖命在社会...</STRONG>&nbsp; <BR>碧海蓝天王:目前培训公司对于网络平台应用不够主要在于:1、培训公司本身对这个新的工具不会用;2、本身生存问题还没解决,网络很难马上产生效益;3、网络没有的区域限制,而实际培训公司大都很小,不能利用网络带来远区域的客户,等于浪费,本身在组织和渠道建设上不能和网络同步。对于网络功能的充分利用,肯定是一个趋势和必然,对于如何利用,我是这样看的,找到一种模式,发挥网络的优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1、寻找潜在客户和发现培训需求;2、加强客户的联系和沟通;3、树立和扩大品牌;4、统一信息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5、其他,对于创业,需要知识、技能和人际关系,还有资金、客户等,但更重要的是激情和冷静!对于创业,我的观点是:时刻准备着,只有最终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小妇人:碧海因为看到您参加到赢在中国的栏目中,本人也很关注,我发现在这档栏目中80%以上都是互联网络上的应用开发项目,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创该说在创业期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和市场的“并驾”,请问碧海蓝天:对于处于创业期的团队(从事国内软件开发行业)来说,您对于这些才起步的创业者在刚才提到的“人力”与“市场”两方面的资源整合有些什么好的看法、建议、体会?<BR></STRONG>碧海蓝天王:对于处在创业期得从事国内软件开发行业得团队来说,人力资源是软件业得核心,一般采用给股份得办法和期权,关键是要给团队伙伴以信心和未来得蓝图,前景。市场得开发需要和软件同时或先进行,才能把握客户得需求,还有对于软件开发业一般周期持续从立项到实现收益会2-3年,所以做好资金筹备很重要。还有就是激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梧:最后我再来问两个收尾问题,创业前期营销工作是项目赢利存续的关键之一,天王培训市场开拓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是否方便和我们分享下你在培训营销操作上的细节?</STRONG> <BR>碧海蓝天王:培训营销简单说就是建立人脉网络,口碑宣传。网络是非常重要得一种方式,其他没什么特别的了!培训是比较典型的口碑营销,需要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愿意、喜欢和你打交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梧:天王对于培训营销选用的是传统地道的方式,下面最后一个问题,天王迈出了我们之中很多人想迈出或准备迈出的第一步,特别还参加了赢在中国实战决选的洗礼,您对群里打算自己创业或同时也想参加赢在中国的朋友,天王有何建议?</STRONG> <BR>碧海蓝天王:有梦就会实现!定位决定地位!坚持就是胜利!敢想敢做敢担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TRONG>飚行天下/:请问碧海,目前来说职业培训(特指大学生就业培训)市场如何?大学职业指导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BR></STRONG>碧海蓝天王:是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很多公司都没做起来,在营销和课程开发上是个重点难点!&nbsp; </SPAN></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梧:建议后面飚行天下和天王再好好交流下 天王的培训项目我以为也可以和大学生职前培训结合起来 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可以对大学生展开相应的职业培训 大学生付费 在这种培训中接受的内容比理论化的国家认证培训实用的多 企业中高层在主持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和选拔适合企业的人才 减轻了企业对大学生的选拔培训成本 一箭双雕 大学生 企业管理者 培训组织方 可以出现三赢的局面.</SPAN></STRONG></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来自人力资源经理人Q群,主持 梧</SPAN></STRONG></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从"赢在中国"走来--对话碧海蓝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