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onsh 发表于 2008-4-23 14:51:25

[转帖]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下一步

作者:张淑芳 <p>  “把可口可乐商标刮下来,贴上百事可乐商标行吗?”贝宝(Paypal)借谷歌(Google)竞价涉嫌侵权快钱,快钱CEO关国光如此气愤地回应。4月16日,快钱向谷歌发出了要求协助取证的信件。 </p><p>  3月底,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关国光发现在谷歌搜索“快钱”、“快钱支付”等关键词,自然搜索结果第一条就是“使用快钱进行首付款前,请先查询这里,www.paypal.com”。而该链接正是eBay旗下支付平台贝宝的网址,其与快钱有着直接竞争关系。 </p><p>  这意味着,快钱用户有可能稀里糊涂就进入了贝宝网站。“移花接木”的做法让人对谷歌公正性进行质疑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的激烈。 </p><p>  近几年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迅速,据艾瑞咨询的市场调查数据,2007年在政策鼓励及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努力和创新下,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突破1000亿元,预计2008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长,有望达到2100亿元。艾瑞认为,交易额超过100%的高速增长,反映出国内电子支付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单一问题严重。 </p><p>  而这正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激烈的原因所在。目前,支付平台有三类,一类是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依托自身B2C、C2C 购物网站,拉动其交易额规模的快速增长;一类是网关类支付企业,比如银联,依托政府背景和长期的信誉获得了不小的市场,一类是以快钱、首信为代表的众多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中国市场上多达50余家支付企业,圈地竞争十分激烈。 </p><p>  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大多是按比例收取交易“过路费”,费率在1‰~10‰。日前,第三方公司们向商家提取的手续费一般比较低,价格战非常普遍,以至于以低费率或零费率吸引客户,甚至会为商户贴钱做市场推广。 </p><p>  当然,这是一条路,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广阔的市场应该由之前的竞争集中在如何获得大量客户,并保障支付安全阶段,转移到增值服务上,如提供跨银行多张银行卡之间的工资、房供、证券基金账户的互转等,而这也是各家银行所急需的,且能够给银行带来丰厚中间业务收入,但银行不容易做到像快钱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做的业务种类。 </p><p>  着眼增量市场,充分利用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大力发展提供中立、公正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才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下一步。 </p><p>    <span id="TxtDecalre"></span></p><div id="DvOrgName" align="left" style="DISPLAY: none;"></div><div id="DvChgNewsFrom" align="left" style="DISPLAY: none;">中国经营报</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