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宝贝 发表于 2008-1-9 14:33:42

[转帖]2008年的中国传媒行业该关注什么

<p>&nbsp;&nbsp;&nbsp; 去年年底,一些记者朋友打电话过来,希望我能够对2008年中国的传媒业做一个展望。这些采访的要求适时地强迫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下面我就把我觉得在新的一年中这个行业里值得关注的一些事列出来;篇幅所限,只罗列,不真正展开。&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1.广电体制改革能否破冰?</strong>随着辽宁出版社成功整体上市,国有传媒机构都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在出版领域撕开的豁口能否延伸到广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虽然市场普遍预期2008年中影应该能够如期上市,但是中影的主业毕竟是电影,其敏感度远没有广播电视高。因此,2008年占有中国传媒业半壁江山的国有广播电视机构在体制创新、建立新型市场主体、引入外部资本、完善团队激励体系方面能走多远,在我看来将是最为令人关注的一个悬念。&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2.视频网站如何监管?</strong>2007年岁末,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对提供网络视听服务机构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提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必须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对目前包括新浪、搜狐、土豆、优酷、酷6等所有从事视频服务的网站在内,这个新规定意味着什么,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不相信监管者的思路是要将目前国内一线的视频网站一棍子打死,因此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仅仅是迫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许可证的各方挂靠到国有媒体的战车上,通过交易结构的设计在保留运营独立性的同时增加一些运营成本而已。(说句玩笑话,除非你让中投公司买了黑石和摩根斯坦利的股份之后再把所有中国的视频网站都买了,否则未来那些已经有外资参与的视频网站目前的“中中外”结构将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中中中外”,法律结构图基本上连画它的人都快看不懂了。)&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3.电视网的模式能否在中国真正确立?</strong>我在七月份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中国会出现电视网吗》的文章,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中国搭建电视网不仅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有可能做成的;搭建电视网,不仅仅是业外资本进入电视媒体的一条通路,也是国有广电本身通过商业和市场的手段做大做强的一条通路。”最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在购物和体育领域,已经出现了电视网的雏形。在2008年,背后可能会有业外资本身影的电视网能否延伸到娱乐、卡通、财经等领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4.期刊在跨媒体方面能走多远?</strong>全世界的期刊集团都在琢磨一件事―怎么让传统期刊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降下来。因此,有实力的期刊出版集团(如HachetteFilipacchi、CondeNast、时尚、瑞丽等)都在琢磨如何更加积极进取地、大规模地介入电视、介入网络、介入手机、介入地面活动,让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期刊仅仅成为一个品牌推广和内容发行的渠道。&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5.数字发行平台上广告驱动的免费下载能否形成规模?</strong>2007年年底一个值得重视的事件是华纳音乐宣布在亚马逊上出售没有DRM版权保护的音乐作品,至此全球四大音乐公司已经全部接受了没有DRM保护的销售方式。在中国,谷歌很有可能会率先推出广告支持的MP3免费下载的业务模式。从中国音乐消费的现状来看,我认为这个模式一经确立将非常有可能取得成功。&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6.手机电视的运营是否会比传统电视更加开放?</strong>所有人都承认手机电视拥有无限宽广的未来,可能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有可能出现爆炸式增长的领域。在我看来,影响未来手机电视在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技术标准,也不是带宽环境,而是同政策法规层面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第一,手机电视在内容监管方面比照传统电视是否会相对宽松?第二,手机电视是否会允许业外资本介入运营?如果这两个回答都是否定的,加上铺设3.5G所需要的时间,我们今天为手机电视激动好比刚过完中秋就着急着过年。&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7.是否会出现能够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硬件数码产品?</strong>这是我前不久在同摩根斯坦利的著名分析师MaryMeeker吃饭时获得的感悟。她说,以前人们都觉得所有的终端产品最后都会向一个产品集中,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你的产品足够有吸引力的话,人们并不介意在自己的手包里面多放几样东西。譬如现在在美国,很多美国人的包里就同时有亚马逊的Kindle读书器(用于买书和读书)、苹果的iPhone(用于打电话、看相片和浏览YouTube)以及黑霉(用于收发电子邮件)。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有那么多硬件厂商,但是除了当年的寻呼机之外,好像还没有哪一款中国发明的硬件产品改变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不知道在这方面我们2008年是否会有突破。(譬如,我认为腾讯完全有条件推出一款长得很“QQ”的QQ机,能够让数以百万计的QQ族们随时随地Q来Q去。一旦这款产品拥有足够的用户基础,它还可以在上面增加很多诸如音乐下载、视频拍摄传送及浏览等其它功能。)&nbsp;&nbsp;&nbsp;&nbsp; </p><p><strong>&nbsp;&nbsp;&nbsp; 8.广告代理(特别是电视广告代理)市场是否会迅速走向整合?</strong>无论是代理客户的广告公司还是代理媒体的本土广告公司,都存在着巨大的整合空间。相对而言,我本人更看好那些代理最终广告客户、并且有能力为这些广告客户提供跨媒体增值服务的广告公司。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拐点,这是外部资本最容易发生兴趣并产生作用的时候。</p>

williamjen 发表于 2008-1-10 11:50:52

<p>严重关注</p>

mls2009 发表于 2008-1-11 16:41:31

关注2008,行业信息非常重要.

meizi188 发表于 2008-2-19 10:02:00

why_lng 发表于 2008-4-9 23:37:56

强烈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2008年的中国传媒行业该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