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新《劳动合同法》错在哪
我个人感觉 新《劳动合同法》大部分地方还是基本上没有改变传统的劳动合同中,企业强势,员工弱势情况,大部分地方还是避重就<br/>轻。另外我对新法的执行情况, 是极大的怀疑。下文作者对新《劳动合同法》的理解有一定意义,希望我们大家有更多的讨论。<br/><br/><br/><br/><b>新《劳动合同法》错在哪</b><div style="min-height: 200px; font-size: 11pt; line-height: normal; text-indent: 24px; margin-top: 10px;"><p><font size="2" face="宋体">新《劳动合同法》法将在</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 face="宋体">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并没有彻底解决当前中国劳工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拖欠工资”。拖欠工资是对合同约定的直接违反,理应成为新的《劳动合同法》重点惩戒的对象。遗憾的是,该法并未在此处着墨太多,仅仅在<span style="color: black;">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span></fon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而在很多本应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自由决定的领域,新《劳动合同法》却打着</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保护劳动者”的名义,出台了很多量化的强制性规定。这种“一刀切”的强制性做法,拖累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在伤害雇主利益的同时,最终必然也会间接而且严重地伤害到劳工的利益。</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下面,我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一下新《劳动合同法》当中的一些错误条款。</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2"><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第十四条</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span> </span></span></fon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font><span lang="EN-US"><br/><font size="2"> <br/>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br/>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br/>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font></span></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br/><font size="2">这一条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因为著名的华为公司为了规避该条款的约束,避免在未来遭受更大的损失,不惜花费10亿元的解约费和本公司7000名工作经验超过8年的员工走一遍“先解约,再重新聘用”的程序。这样一来,这些员工就不会“连续”工作满十年了。</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为什么华为公司如此惧怕这个“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条款呢?因为,“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是一个“铁饭碗”。员工只要签订了该合同并且不出现大的工作过失,企业就永远不能零成本地停止雇佣他。就算企业强制解雇他,也要按照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那样“</font><span style="color: black;"><font size="2">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font><span lang="EN-US"></span></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现
实当中,大多数企业都喜欢签订“固定期限的合同”。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老板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未来的市场环境是不确定的。在市场景气的时候,企业需
要增聘人手,在市况不佳的时候,企业需要减少人手。如果合同有“固定的期限”,企业就可以等到合同到期不再续聘该员工,以达到减员的目的。这并不是一种违
约行为,而是为了使企业减轻负担,提高效率。</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员工和企业之间只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员工并没有权利强迫某家企业“必须雇佣他”。可是,新《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竟然赋予了员工这一权利。只要一名员工在企业工作满<span lang="EN-US">10
年,就有权要求雇主和他续签一份“终身合同”,不管雇主是否愿意,他都必须满足这一要求。这么做的后果有两个:第一,哪怕市场景气,企业也不敢保留那些年
头接近10年的员工,怕以后一旦变成了“终身合同”,甩都甩不掉;第二,一旦经济衰退,某些员工靠着“终身合同”高枕无忧,却无法为所在的公司创造效益,
这将拖垮他所在的企业。</span></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我们可以保守地估算一下新《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会给中国所有的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华为公司多花费的成本是</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10亿元人民币。假如中国所有的企业雇佣的劳工总数是华为公司的500倍(这显然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损失将至少是5000亿元人民币。</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任何一个经济领域的立法者,都应该首先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才有可能制定出真正</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正义”的法律。否则,立法者一时的无知,造成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就像这部新《劳动合同法》一样,出发点看起来很好,实质上却是“好心办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2"><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第九条</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2"><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span></fon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br/><font size="2">这
一条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沿海地区外资企业在进厂时收到服装押金,或要求财物担保。我实在不明白,如果企业“愿意收”,员工自己也“愿意交”,一个旁观的第三
者凭什么禁止他们这么做。如果不许企业收取服装押金,某些不够自律的员工将企业的工作服损坏了不赔偿可怎么办?让我们简单估算一下服装押金的取消会给全国
的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假设中国有1亿体力劳动者,其中十分之一的人因为不够自律而损坏了服装,也就是1000万件。每件工作服价值人民币50元。那么,
劳动法第九条仅在“服装押金”一项,就给全国的企业造成了高达5亿元的损失。</font><span style="color: blue;"></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font><span lang="EN-US"><br/><font size="2"> <br/>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r/><br/>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br/><span> </span><br/></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span lang="EN-US"><font size="2">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font></span></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这么复杂而具体的规定,如果真的很适用于全国所有的企业,那就是一个奇迹了。退一步讲,如果这么做真的对企业有好处,每一家企业自己就会出台内部的规定,不必等着《劳动合同法》出台。立法者会争辩说,这条法律不是为了保护企业,而是为了</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保护劳动者,使他们不被漫长的试用期,微薄的试用期工资所剥削”。</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他们忘了:</font><span lang="EN-US"></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1>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劳动者愿意被“试用”,肯定是因为这么做对他有好处。如果他觉得不划算,完全“可以提前3天通知雇主解除合同”(本法第三十七条)。</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
2>雇主之间是存在竞争的。如果一家企业残酷剥削他的试用期员工,开出的薪水明显不合理,别的企业就可以用相对高的薪水挖它的墙角,诱使它的员工跳
槽。别的企业这么做,并非因为它们更有同情心,而是为了实现它们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这么做造成的客观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劳工待遇可以自动维持在一个相
对合理的水平。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奇妙之处。</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上述法律得以施行,将对雇主和劳工造成什么影响?</font><span lang="EN-US"></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如
果我是一个雇主,我发现一些新雇员的能力不足,这个时候,法律又要强迫我缩短他的试用期,并且提高他的试用期工资。我计算了一下,这么做会给我带来经济损
失。“雇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于是,我最理性的选择是裁掉他们,让他们失业。如果当初没有这部法律捣乱,我完全可能作出不同的决定,以相对低的工资雇佣
他们,实现双赢。</font><span lang="EN-US"></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因此,一部强迫雇主提高试用期员工待遇的法律,其带来的唯一结果就是:</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物超所值”的新员工不受它影响,“物低所值”的员工将被无情裁掉。雇主,雇员,都会因此蒙受经济损失。这和“最低工资线”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是一样的。</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新《劳动合同法》还有很多不合理的规定。篇幅所限,我不再一一评价。这些规定之所以是错误的,在于他们是</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强
制性”的,干预了企业和劳工之间订立契约的自由。该法的立法者似乎不懂:法的精神不在于输出强制,而在于保障自由。与“偏袒弱者”相比,“两厢情愿”才是
更为重要的目标。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的权利都得到平等的保护,自由地订立出“两厢情愿”的契约,才能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才会对双方都有利,也才会
对弱者更有利。</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font size="2">企业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抵制,突出反映了</font><span lang="EN-US"><font size="2">“政
府管制”的危害。“政府管制”普遍存在于各国之中,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它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会限制经济的自由,降低社会生产力。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中
国本是一张白纸,完全可以避免重走它们的弯路,实现制度上的“后发优势”。遗憾的是,最近5年来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不乐观。</font></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font size="2" face="宋体">我很欣赏本届政府关心民生的姿态。但是,他们推出的某些政策法规却南辕北辙,损害了经济自由,妨碍我们致富。这是关心民生吗?不是。这是对民生的巨大伤害。</font></span></p></div><p> </p><p>该贴来自群组:<a href="groupindex.asp?groupid=239" target="_blank"><font color=red><b>投资学园</b></font></a></p> 新劳动合同法 全文<br/><br/><br/>http://www.51labour.com/zhuanti/2007ldht/html/PageR1-1.asp<br/><br/>或<br/><br/><br/>http://www.qkhr.com/news/news.asp?id=1949<br/><br/><br/> zhichi yixia <p>有的规定使得企业负担很重,而有的规定的不完善也使得企业主寻找法律漏洞,往往使得企业主在企业利益的驱动下伤害了员工的利益,而新的劳动法上,其实雇员的话语权还是没有得到好的保障.<br/>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br/>用更平民化的思路来想,就是让员工直接打辞职报告,而且在很多时候企业主在法律的约束下,避开拖欠工资,而是寻找各种理由,让薪水或明或暗的“缩水”.以现在国内的就业情况.员工只能再一次成为弱势力群体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p><p>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这一条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沿海地区外资企业在进厂时收到服装押金,或要求财物担保。我实在不明白,如果企业“愿意收”,员工自己也“愿意交”,一个旁观的第三者凭什么禁止他们这么做。如果不许企业收取服装押金,某些不够自律的员工将企业的工作服损坏了不赔偿可怎么办?让我们简单估算一下服装押金的取消会给全国的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假设中国有1亿体力劳动者,其中十分之一的人因为不够自律而损坏了服装,也就是1000万件。每件工作服价值人民币50元。那么,劳动法第九条仅在“服装押金”一项,就给全国的企业造成了高达5亿元的损失。</p><p>在于这个我有别的看法,这又要看当时的情况而定.一个是正常的使用损坏,如果企业工作环境恶劣,或者员工如果在这个企业工作时间很久.那么就不应该由员工出这个钱.而这个押金就会使得有的企业收取服装费.从另一个方面讲.一个员工在企业是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在这工程中,如果企业连工作服也要由员工自己承担,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当然也有不包括的情况在内.所以有的东西还是不能一刀切的.</p><p>还有最后一个,感觉有的地方好象什么不对,但是我也说不上来.只是我感觉有的时候员工的真正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障.毕竟他们还是弱势群体,而且同样说到国内更多的是劳动市场,而不是人才市场.我没有看过这部法律,所以我不知道,到底底层的,非精英的劳动者在新的劳动法下是否有更多的话语权?<br/>还有楼主.我没学过法律,我很想请教,我们市的一个事业单位,雇佣了保安公司的保安,那么如果工作了10年以上呢.然后是这个事业单位在奖金的发放上.单方面修改了发放制度.本来每个月400的奖金.现在是每个月200,然后每季度把每月扣的200.按580发放.这就无故消失了20RMB,而且这个单方面修改有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希望楼主指教.</p> 我觉得没错,法律是一步一步完善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