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夫
发表于 2007-11-20 09:04:24
江西会制造型崛起吗
<p>有媒来昌</p><p>2007年11月13日,15位分别来自意大利、白俄罗斯、波兰、韩国、瑞士、西班牙、冰岛、美国、新加坡等国的世界知名媒体记者来到南昌,拉开“世界资本看南昌”专题采访活动的序幕。</p><p>当天,记者团上午有引导地采访南昌廉租房住户和经济适用房家庭,下午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和滕王阁等风景名胜;晚上,南昌市相关方面举行座谈会,接受外国记者就南昌近几年来的发展和南昌的人文、地理、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提问。</p><p>11月13日开始,这些谙熟汉语的世界名记还深入到江铃股份、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马恒达(中国)拖拉机有限公司、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南昌青山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江西省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进行采访。</p><p>(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采访的名记个个操着汉语和中方交流,而中方却依旧派出翻译人员始终用英文表达。这或许说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跨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化多年之后,中国人还在过分地执著于英语理论性学习,而不能自由地使用日常的中英文口语进行交流。)</p><p>在这些企业当中,值得一提的是江铃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轻型柴油商用车出口商,江铃股份已成为中国最好的商用车基地和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之一。作为自主品牌生力军,江铃汽车已经成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产品之一,并每年为政府创造十亿元左右的利税。</p><p>江铃股份通过同日本五十铃、美国福特的战略合作,借鉴其营运模式,依靠本土人力资源和低成本生产体系,同时,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MC品牌车型,占企业销售额的大部分。据王锡高董事长说,为保证销量增长与市场份额扩张同步,公司近几年一直在积极稳健地提升产能满足市场对江铃汽车的需求,通过2006、2007年增加生产线,从2005年的8万辆产能,到现在已经具备15万辆产能。财报显示,1996年至2005年,该公司销量年均增幅达37%,销售收入增长近4倍,2006年的总销量85201辆,总销售收入达73.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他称,2007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85亿元。</p><p>此前,6月13日,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新闻社、日本产经新闻、日本朝日新闻、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英国中国经济季刊、欧洲新闻图片社、丹麦今日工业报、冰岛晨报等10家全球知名媒体就曾经对江铃股份进行过参观采访(1)。</p><p><img src="http://www.folo.cn/UploadFiles/2007-11/32086.65650109.jpg" border="0" alt=""/></p><p>外资伐赣</p><p>为提升红色地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地位,面对国际及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重划,江西省积极创新招商引资形式,不断优化软硬环境,每年吸引一大批外商前来掘金,跨国巨头也争相前来抢滩。</p><p>就江西全省而言,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共有608个新批外资企业落户江西省,合同金额达36.72亿美元。其中,南昌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8家。</p><p>统计表明,2007年前三季度,608个项目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24.75亿美元。其中,合同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66家,外商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604万美元。外资企业增资扩股也十分活跃,增资规模达10.4亿美元。</p><p><img src="http://www.folo.cn/UploadFiles/2007-11/32193.51682381.jpg" border="0" alt=""/></p><p>外资觊觎江西,以南昌市为主。2000年至2005年,已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港澳台外商投资江西,有外资企业751家;同时,吸收外省市区的内资企业1759家。其中,刷新零历史的是,南昌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过程中,至2005年年底,已有20家“世界500强”和22家“国内200强”企业入驻。</p><p>2006年9月,南昌市举行了第五届金秋经贸活动月,重心围绕着境内外经贸合作。在活动月开幕式结束后,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跨国公司暨“世界500强企业”恳谈会,向300多位嘉宾全方位推介南昌,当场签订合作项目24个,引进资金总额高达36.26亿元人民币。2006年度,南昌市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投资环境广受外资银行机构青睐,2007年度,18家外资银行机构高管组团考察。</p><p>来自南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表明,2007年1至8月,南昌市新增外资企业12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1户,增幅达32.6%,新增注册资本金56490万美元。随着联邦快递、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企业”陆续进驻,使落户南昌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6家(此为江西省当时总数)。</p><p>2007年,南昌市新设外资企业中,涉及制造业的比重,约占新增外资企业总数的四成;涉及科研、技术服务业的新增外资企业,同比增长近2倍;涉及批发零售业的新增外资企业,同比增长超过五成。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南昌市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电子信息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和物流业。</p><p>在外资赣顾的进程中,2007年度最引人注目的有四件事:</p><p>第一件,南昌ABB泰豪(2)发电机有限公司一期工程部分厂房,已于2007年9月竣工投产,预计可以增加年销售额收入3亿元。</p><p>这不仅扩充了合资企业的产能,也更好地实现了更低的成本管理;同时,性能也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电机功率由2000千瓦提高到6000千瓦。</p><p>第二件,经交通部批准,“世界500强企业”A.P.穆勒-马士基有限公司(3)南昌代表处业已成立,标志着这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正式在江西扬帆启航。</p><p>A.P.穆勒-马士基有限公司决定在南昌成立代表处,这是该公司在江西省设立的第一个代表处。它将进一步加强外贸、物流、港口之间的合作,利用“上海—九江—南昌”公共内河支线,为相关企业提供“每周两班”的进出口集装箱服务和更加经济、便捷的国际物流平台。</p><p>第三件,2007年2月27日,沃尔玛宣布购买好(4)又多35%的股权,拉开了沃尔玛在华快速扩张战略的序幕,必将继续加大在南昌的发展速度。</p><p>沃尔玛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收购卖场,通过对好又多的投资,进一步完善网点布局,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将更加便捷地扩大其在江西省的业务,好又多的供应商将进入沃尔玛全球供应网络。(这是国美对永乐收购所难及的)</DIV></p><p>好又多在南昌市有1家直营店,同时在九江、赣州均设有分店。而沃尔玛在南昌已开有2家分店之后,2007年,江西深国投京东商用地产有限公司以2400余万元标下位于南昌京东一块面积为22.2亩的土地,沃尔玛据此开设第3家门店。</DIV></p><p>第四件,在未来五年内,百胜餐饮集团将继续加大在南昌市的投资力度,力争在南昌市区将肯德基分店扩增到70家。</p><p><img src="http://www.folo.cn/UploadFiles/2007-11/32296.34355442.jpg" border="0" alt=""/></p><p>政府资划</p><p>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的1-3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达68.4亿美元,同比增长6成,进、出口总额均稳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1-8月份,南昌出口总额142708万美元,同比增长37.8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可见,江西省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克服了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等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p><p>仅就南昌市而言,充分围绕着“筑巢”、“优待”、“引凤”三个关键词做文章,取得了明显成绩。</p><p>第一,筑巢(规划与兴建工业园区)</p><p>1.战略规划:</p><p>五年来,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超一流的软硬件投资环境,吸引了广大境内外客商前来落户。建立健全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加大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力度,引导工业园区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全市11个县级以上开发区实力明显增强。依托高新技术优势、产业聚集优势、资源共享优势等,成为名副其实能带动南昌经济飞快发展的“火车头”。</p><p>2.数据与效果:</p><p>(1)南昌11个县级以上开发区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现共有工业企业1249户,从业人员19.47万人。其中,高新区有工业企业288户;经开区有工业企业225户;小蓝工业园有工业企业81户,工业园区已成为南昌制造业发展新的增长极。<br/>(2)随着微软、ABB、东元、科勒等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家重点企业纷纷在南昌落地生根,五年来,南昌市外贸出口累计达到48.33亿美元。<br/>(3)ABB公司与南昌本土企业清华泰豪集团签订了发电机制造合作协议;<br/> 晨鸣纸业(5)投入70亿元巨资,在南昌兴建全国最大的造纸基地;<br/>TCL彩电、东元空调冰箱、鸿源数显大屏幕高清晰电视、宁波奥克斯空调分别在南昌设立生产基地……</p><p>第二,优待(建立服务型政府)</p><p>近年来,南昌市出台众多政策性举措服务企业,努力开拓外经贸发展空间。比如,国税部门向驻昌外企做出“七大承诺”,500余家中外企业享受“绿色通道”服务……肯定地说,江西公共行政部门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经济建设,确实煞费苦心。</p><p>1.举措不断:</p><p>(1)根据发展实际,从2003年起,设立了南昌市“鼓励外贸出口资金”,对出口企业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进行贴息、对企业出口创汇进行奖励。2005年对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重点奖励地产品出口、出口大户和出口潜力较大的企业;</p><p>(2)引进能够发挥产业优势的汽车、医药、食品、电子、新材料等项目和两头在外的企业,如泰丰轮胎、克林尼科、捷德智能卡、新索丽科技等企业;</p><p>(3)申报南昌保税物流中心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改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是政府继海铁联运之后,又一项促进外贸出口通道建设的重大措施。</p><p>2.数据盘点:</p><p>(1)2003年设立南昌市鼓励外贸出口资金,两年兑现奖励资金900多万元;<br/>(2)2004年南昌市先后与深圳、厦门签署了海铁联运合作意向书,多次与深圳、厦门等方面举行工作协调。2004年12月29日南昌至深圳海铁联运试运行,2005年11月3日正式开通;2005年6月南昌至厦门海铁联运开通。</p><p>第三,引凤(政府主导招商)</p><p>1.多元的引资招商策略:<br/>(1)实施“擦边球”策略、对接产业转移策略、江西情结策略;<br/>(2)以外引外、以大引外、以优引外、联动效应的“三引一联”策略;<br/>(3)实施灵活的招商方式,推动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并且千方百计聘请国外商会、行业协会的会长和跨国公司驻华高层管理人员等关键人物担任招商顾问,营造良好的政府、企业与社会关系;<br/>(4)在招商领域,推动制造业、商贸、旅游、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对外招商,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br/> <br/>2.执行行动:</p><p>(1)2001年,南昌市多次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厦门、香港、澳门等地举办大型招商活动;<br/>(2)2002年起,南昌市连续五年举办了“金秋经贸活动月”;<br/>(3)从2003年开始,境外招商进入常态化,先后在日本、荷兰、瑞士、韩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型招商活动;<br/>(4)2004-2005年连续两年实施了“百千万”招商计划,在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小分队招商的数量、规模、层次、效果以及组织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p><p>3.数据与效果:<br/>(1)仅2004-2005年,就组织和参加了211场境内外大中型招商引资活动;<br/>(2)仅2005年一年的时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亿元,同比增长16%。家具、建材、百货、汽车及配件、五金、化工、家电市场,亿元以上的交易额市场达28个,年交易额达255亿元,10亿元以上交易额的有6个,超百亿元的特大市场1个。</p><p>随着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相继竣工投产,11个县级以上开发区的产业特色逐步凸显,实力进一步增强。经开区空调生产能力已达到300万台以上,一个国内新家电产业生产基地业已形成;小蓝工业园已吸引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即将成为中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高新区软件产业园跻身国内十大软件园区;民营科技园以台湾统一、娃哈哈、香港佑威等一批国内知名食品、纺织企业为龙头,成为又一个重要的食品和纺织业生产基地。</p><p>今天,南昌市已初步形成汽车、医药和食品、电子信息和家电、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五大支柱产业和汽车、飞机、家电、冶金和新材料等十大产业(产品)制造基地。</p><p>英雄志短</p><p>不过,从前面所述,以及借鉴其他资料,可以看出,包括外资在内,实际用于制造型投资的资本仍显薄弱。在我看来,在这些数据层面与公开事件的背后,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江西制造业出口比重以及利润回报还亟需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均有待优化。这说明当地有些媒体单方面高唱“外资热衷制造业”,其实是很不务实的。</p><p>避开几家制造型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和内资企业在江西设厂的产能及其影响力占江西经济比重有限不谈,我看到更多的是生活消费品市场、餐饮业与超级连锁卖场的兴旺发达。至于跨国物流企业的战略资本投向是否会对当地交通运输行业产生相应的冲击?由于这类企业关注的一般都是高端利润与规模收益,估计A.P.穆勒-马士基有限公司暂时也不会在当地有更大的动作。至少在南昌市肯定如此。</p><p>甚至连江铃汽车的真实销量与出口比例,以及其成本与收益的比重,江铃股份是否真正能够担负起地区经济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制造型转型这一“领头羊”的使命呢?至少工业进步了,物流和服务业方能得到更好发展的机会。</p><p><img src="http://www.folo.cn/UploadFiles/2007-11/32493.14639397.jpg" border="0" alt=""/></p><p>2007年6月13日 江铃股份核心管理层答外国记者问(节选):</p><p>路透社、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问:“江铃股份出口到海外现在主要是那些市场呢?怎么样来熟悉这些市场?会不会考虑把全顺车卖到更多其他市场上去,例如北美?”</p><p>王锡高答:“江铃汽车出口海外,早期是卖给南美、北非、中东、中亚等市场。今年我们已经进入了俄罗斯。对于出口市场,我们是这样考虑的,首先为当地提供适合他们的商品。第二是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文化。第三是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标准。2006年江铃股份整车出口7000多辆,成为了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的出口商。2005年,江铃控股公司的陆风也进到了欧洲市场。对于全顺,我们已经在考虑进入其他市场。但在欧洲,当我们把第三代全顺产品做成熟,欧洲已经在卖第四代产品,这样是没有竞争力的。现在江铃股份推向全球市场的都是江铃股份最好的产品。所以,我们还要加倍努力。至于把全顺出口到北美,如果北美市场不生产全顺,合作伙伴福特支持的话,为什么不呢?江铃集团旗下的汽车零部件已经进入了北美市场,我们的汽车没有进入到日本市场,但是其他的市场已经有我们的车,铸件已销往日本。”</p><p>日本产经新闻问:“现在的汽车出口竞争是比较激烈的,甚至面临着价格战,那公司的出口策略是什么?”</p><p>王锡高答:“江铃股份会把自己的车卖向需要自己车的国家。公司不在任何市场打价格战,而是以做品牌,以服务制胜。”</p><p>路透社问:“在2010年江铃股份产销量目标是多少?公司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持续的增长呢,是靠出口吗?”</p><p>陈远清答:“公司的规划是在2010年达到15万辆的年产销量规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只能说持续不断的增长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在持续不断地进入新的市场。但是出口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会持续不断的努力发展。”</p><p>路透社又问:“江铃股份的出口目前只占到销量的10%左右,将来有没有想以怎样的方式提升这个比例呢?”</p><p>陈远清又答:“江铃股份在出口策略上采取比较稳健的方法,我们追求的是持续的增长,就像我们在提高产能的态度上也是比较谨慎一样。过去几年,我们的出口尽管增长了50%以上,但是对于这个数字我们还是不满意。我们还是要持续地去做更大的市场,就像国内市场一样。对于出口市场的价格和服务,我们是比较重视策略的。就象王锡高董事长说的那样做品牌。当我们指定代理商以后,我们会要求对方有服务的能力和系统的服务培训计划。所以在服务、品牌、价格上面我们做得比较谨慎一些。我们寻求的是长期的发展。当然速度不是非常地快,而是谨慎地持续地发展。”</p><p>日本产经新闻问:“江铃汽车有没有自信可以和外国汽车竞争?”</p><p>王锡高答:“江铃股份从做汽车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参加国内国际竞争。我们和德国车、日本车、美国车相比。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优势。日本的丰田车有句著名的广告词:有路就有丰田车。我想他们能做到,江铃股份也希望能做到……”<br/>当然,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知名企业与资本踊跃投向南昌,投向江西,让“南昌制造”和“江西制造”成为了这座英雄城和红色老区的新名片。</p><p>也但愿仅有15家国外媒体参与的组团采访活动,果真起到了南昌官方冠名“世界资本看南昌”的积极作用。但今天,这些采访者居然成了被采访者,他们被我们紧紧围绕……</p><p><img src="http://www.folo.cn/UploadFiles/2007-11/32612.23296967.jpg" border="0" alt=""/></p><p>当下,且看“世界资本看南昌”……</p><p>http://www.ncnews.com.cn/zt/mcnc/china.wmv</p><p>(注:本文仅供参考,观其大略,不做数学题,也不一定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引用有关媒体资料,仅作私人研究之用。)<br/>(1)参见文末。<br/>(2)作为“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在中国拥有26家合资、独资企业。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本土市场上主要的中低压发电机制作厂,2004年,该公司便成为了ABB在中国低压发电机产品领域的特许贴牌制造商。根据双方的协议,双方首期共同投资1000万美元在南昌高新区建立合资公司。<br/>(3)据了解,A.P.穆勒-马士基有限公司创建于1904年,拥有200多艘船只,总吨位约达12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也是丹麦最大的企业集团。该公司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已有80多年历史,经营的主要是航运、物流和集装箱码头业务。(4)商务部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连锁30强排名显示,好又多位居第11位,上半年销售额为71亿元;而沃尔玛销售额为62亿元,位列14位。目前,好又多在内地16个省的34个城市共开设了101家商场,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之一。而沃尔玛在中国内地拥有68个购物广场,3家山姆会员店和2家社区店。沃尔玛收购其35%股权后,双方的扩张计划仍将按原计划进行,不会改变。<br/>(5) 全国最大的造纸集团。<br/></p><p></p>
jxgx123
发表于 2007-11-20 13:09:05
<p>南昌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相对周边的省会来讲,实在相差较大.与长沙和武汉相对,没得比.</p>
水自流
发表于 2007-11-20 13:23:03
英雄城什么时候才能英雄起来?
阳光普照
发表于 2007-11-20 13:40:09
祝福南昌!
fqfl1234
发表于 2007-11-20 14:54:58
<p>祝福南昌!祝福江西!!</p>
adamliang
发表于 2007-11-20 16:18:23
<p>祝福南昌,祝福中国的英雄城.渴望回南昌.有机会一定回南昌工作和住家.</p>
wlx1001
发表于 2007-11-20 16:54:53
<p>有空去游玩</p>
haison_hsu
发表于 2007-11-20 17:17:06
祝福南昌!!!
xuanzhai
发表于 2007-11-20 17:38:30
<p>如果投资环境好的话,完全有可能.由于成本及电力的原因,现在好多的企业都迁往了内地!</p>
liuye2009
发表于 2007-11-20 17:38:53
沈阳地区现在发展的不错 祝福江西 祝福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