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人处世50法] (1) 开成相见法
(1) 开诚相见法<br/><b>达尔文是怎样敞开心扉的</b><br/>
<font color="blue">“乐莫乐兮新结识”。</font><br/>
然而,正如俗语说的,“凡事开头难”,在社交过程中怎样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br/>
<font color="red">离开了真诚,则无所谓的友谊可言。一个真诚人的心声,才能唤起一大群真诚人的共鸣。</font><br/>
<font color="red">真诚,首先要体现在对朋友的尊重,而注意社交者的“容止”,则是一个具体表现。</font><font color="blue">记得在解放前的南开学校里,有一面大立镜,镜子上方悬着“容止格言”。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font><font color="blue">这
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容——容貌,外表,包括衣着、发型、肤色、身体的形态等等。这在社交中当然是很重要的。佝背凹胸,虽然不能说一定会给人造成不好
的印象,但至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造成不美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是止——容止、行为、动作。有些人外部容貌倒并不错,肤色白皙,身体匀称,可是举止不
雅,行为不端,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font>有一个姑娘,模样儿长的真是无可挑剔,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涂粉
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当她在社交场合出现时,马上被一群热情的小伙子围住了,可是,要不多久,她就口出秽言,用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语与小伙子们打情骂俏。
你说,这样的“第一印象”会好得了吗?<br/>
<font color="red">要给人美好的“第一印象”,贵在感情上的朴素、自然。</font><font color="blue">自
然会给人以美感,使人感受到你襟怀坦白。每个人的气质、风度、教养是不同的,如果在社交过程中能“自然”处之,同样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如果
你的秉性寡于言笑,你偏要强颜欢笑;你是偏于活跃的,却要装作老成持重,结果反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只有在社交中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和品格特色来,才会从自
己的个性中透出特有的“美”来。</font><br/>
鲁迅在厦门时,作为一个“名人”,不得不在各种社交场合露面。记者在《厦门日报》上写到:“鲁迅先生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一点派头,也没有一点客
气,衣服也随便,铺盖也随便,说话也不装腔作势。”这是多美的“第一印象”,透过这素描式的“第一印象”,使我们看到了多么性格化的鲁迅先生。<br/>
<font color="red">对自己的言行要切实做到“自然”,而对新结识的朋友,你要表现出真诚的兴趣。</font><font color="blue">据说,你要是真心的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交的朋友,就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在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font><font color="blue">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在《人生对你的意义》一书中说:“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之于这种人。”</font>纽
约电话公司曾经做过有趣的调查,在电话中哪一个词出现的最多?结果,他们吃惊的发现,在500个电话中,使用了3950次的词,竟是第一人称的“我”。任
何人,屠夫、国王,都喜欢那些欣赏和关心他们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德国的威廉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逃往荷兰,人民对他恨之入骨,不少人想
把他碎尸万段,或者活活烧死。可是却有一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单而诚挚的信给这位德皇。这个小男孩说:“不管别人怎么样,我永远只喜欢威廉当我的皇帝。”这
封信把德皇深深地打动了。他邀请小男孩和他孀居的母亲一起去见他。不就,德皇甚至同小男孩的母亲结婚了。这是一件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地故事。我们从中不是
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吗?人是需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br/>
<font color="blue">谢觉哉同志在一首诗中写道:“行经万里身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肺给人看。”要想得到知己的朋友,首先要敞开自己的心怀。要讲真话、实话,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以你的坦率换得朋友的赤诚和爱戴。</font>有
一位英国作家,名叫哈尔顿,他为编写一本《英国科学家的性格和修养》的书,采访了达尔文。达尔文的坦率,是尽人皆知的。为此,哈尔顿也不客气地问达尔文:
“您的主要缺点是什么?”达尔文答:“不懂得数学和新的语言,缺乏观察力,不善于合乎逻辑的思维。”哈尔顿又问:“你的自学态度是什么?”达尔文又答:
“很用功,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听到这些话语,谁不为达尔文的坦率与真诚鼓掌呢?按说,像达尔文这样蜚声全球的大科学家,在回答作家提出的问题时,哼哼
哈哈,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甚至为自己的声望再添几圈光环,有谁会为之产生异议呢?但达尔文不是这样。<font color="blue">一是一,二是二,甚至把自己的缺点毫不掩饰的坦露在人们面前,这样高尚的品德,换来的必是真挚的信赖和尊敬。朋友的交往亦是这。你敢于说真话,说实话,肯让人知,朋友为你的真诚所感动,便会从内心深处喜欢你,他给你的回报,也将是说真话,说实话。</font><br/>
<font color="red">在我国古代,交朋友都强调一个“信”字。“信”者,真诚也。</font><font color="blue">《晏
子春秋•内篇存下》中就有“信于朋友”的话,把“信”看成是朋友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信”,在封建社会被视为五常之一,是人的一种美德。过去小孩子的启
蒙读物《幼学琼林》,其中有专门讲交友的章节,并有种种概括:“而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刎颈之交相如
与廉颇,总角之好孙策与周瑜”,这里说的都是友情的深厚,而</font><font color="red">深厚的友情其源泉便是真诚待人。</font><br/>
<font color="red">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异性。融洽的感情是心的交流。肝胆相照,赤诚相见,才会心心相印。</font><font color="blue">心
理学家曾就“喜欢与吸引”这一专题,列出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学生们指出在多大的程度上喜欢一个有上述特点的人。结果,在8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
有6个——真诚的、诚实的、忠实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和可靠的——都和真诚有关;而贫家最低的形容词是说谎、装假与不老实。</font><font color="blue">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并没有减弱“真诚”在有一宫殿中的光泽。相反,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给“真诚”又增添了熠熠光彩。</font><br/>
<font color="red">“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真诚,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永久伴侣。</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7 13:01:40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