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学童 发表于 2007-9-1 22:58:27

[转帖]管理应该研究术还是研究道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我真得很矛盾,于丹论语上说“庄子是大智者,只教我们心境和眼光,不教具体的术”,在每天写博客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研究一些术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价值更大,中国的经济学家研究宏观经济用的是数学模型,美国人研究宏观经济是基于现实,为了研究中国货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居然能用出自己一年不用中国货去体会和统计影响的程度的招来,但美国的经济、科技、人文社学等等确实超出中国一截。我们的老祖宗一直提倡的是大道无术、坐而论道的多,强调心灵的成分多,中央二台的《赢在中国》的主题曲《在路上》表达的都是一种悲壮的责任感和雄心壮志,美国的同类节目的表达则是</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the lover of mone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很执白,就是爱钱。在高雅的老祖宗看来,确实是庸俗。我们不去探讨心灵感受的东西,我是现实主义者,邓小平同志也讲了管它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就关心结果,美国人对术的研究占的比例要远大于对道的研究,中国则相反,结果是美国在管理学、经济学等等诸多方面的水平确实高出国内一大截。也许我们是高雅的,是最高层次的,动辄就是禅,但人是分层次的,如果连最基层的人都在研究道的话,曲高和寡,一群鸟儿在思想的天空翱翔,没有陆地的条件和同伴接应,真不知道思想如何落地成为现实。经历太多的人悟出的东西多在道上做些研究是没问题的,美国人也不是没有研究道的人,关键是金字塔的塔尖确实是研究道的人,但他有庞大的研究术的中间阶层来支撑和转化,然后有广大的基层民众来实施。我们却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塔尖,一个超大的底座,一个羸弱纤细无力的中间支撑杆,这种结构如何稳固?这都体现在我们的科研体制、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咨询服务业、个人的职业发展的细节中。</span></font></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font size="4">我也喜欢禅,也喜欢“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心境,也曾求教于学识渊博的僧人“佛祖睹明星而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也天天在博客上写一些思想的东西,突然的一天发现了,我真傻,真的,老说别人论道而无术,岂不知我也有,要命的是还沾沾自喜之。</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mso-hansi-font-family: '';"><font size="4">道是需要的,是引导方向的,是开阔心境和眼光的,是重要的,但我们现在缺的是术。家里有汗牛充栋的书屋,有自得其乐的油画,有闻琴声而知雅意的知音,但我们现在缺粮食、粮食,我们有土地,但我们缺种粮食的工具、方法,试问天下各路英豪,我们该给出怎样的答案?</font></span><span lang="EN-US"><p></p></span></p>

jialonglee 发表于 2007-9-2 00:09:20

<p>深有同感,赞同楼主的观点!</p><p></p>

雅匪 发表于 2007-9-2 01:39:16

<p>用“术”</p><p>在管理的实践中</p><p>去寻“道”</p><p>离开实践的管理,一钱不值</p>

南华学童 发表于 2014-1-6 15:10:25

虽然是很久以前转发,但如今仍然很有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管理应该研究术还是研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