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ljy 发表于 2007-8-20 10:32:35

和管理实践有关的事儿-与木人的对话

<DIV class=item-content>
<P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是家园认识的好友,在管理方面大家有着很多的共识,每每沟通起来都是快意淋漓,收获很多,这两年至军从咨询行业到企业然后历练出来,回到自己喜爱的咨询行业,同时对管理实践,对咨询之于企业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和认知。常常戏言到:木人不木,安静的外表下是颗热情的心,对于中国真实企业世界的关注和执着。我亦好此道,于是做木人的跟班,体验管理实践带给人的愉悦,此间乐,不思归。 </SPAN></P>
<P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t">&nbsp;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找你是两个事情,第一是你给我推荐些你认为不错的管理著作,我现在顶的是德鲁克、明茨伯格、汉迪等,想把他们的经典著作都搞一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哦?想要系统再去读一次?我推荐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追求鼎盛和把握变革。 你可以先读企业生命周期和把握变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感觉学了这么长时间,系统性还是太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哪里,你老兄就别调侃我了,我是嘴尖皮厚腹中空,高手露出的都是冰山一角,我是学到三分卖出个八分来,呵呵。不过我们这个阶段,再去读一些经典著作,正是时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我是蜻蜓点水,说实话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有动机,也有实践做支撑,理解的要透很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对,有了些心得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我最近翻翻以前看过的书,的确有些完全不同的感受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退回去再看肖知兴的书,就看得出他的局限了,但这也属于很不错的啊。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哦?那更要听老兄说来听听了。有空可要写出来。我与老兄竟有一些相通啊,呵呵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他之前有篇文章,皇帝阴影下的中国企业,我最近研读企业生命周期,结合这些时间的观察和感受,觉得这些短文在科学性方面是值得推敲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肖老师我是很尊敬的,但我的感觉他还是剑走偏锋的,读了很痛快,但没有从组织结构的成因上去分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他在这篇文章当中提出,皇帝的说一不二、说变就变的坏毛病,在很多企业里都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缺乏对人的尊重和法理精神,是影响中国企业成长的主要原因。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也就是你说的科学严谨,你看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说的就不错,能够跳出框外来看事情,比如对皇帝这个“岗位”设定的先进性就有很好的论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对此问题,我现在有了新的看法。由于中国企业目前处于学步期往青春期发展的过程中,这一阶段就决定了老板有点像“纵火犯”,说变就变,是这个阶段老板的重要特征。与皇帝的阴影有关,但不是唯一因果关系。</SPAN></P>
<P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t">(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说: 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公里,就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那段距离。今天的文章写的很好,跟我想到一起了,这也许是七个习惯的最精髓部分:依赖-独立-互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 呵呵,我有个打算,想围绕这个主题做一个员工职业化训练或心态调整方面的材料出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其实很多课程讲的悬乎,都逃脱不了这个范畴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好想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恩。最近连续培训了不少场,虽然时间都只有一个半小时,从老板和员工的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内容大家可能讲的都差不多,但是表达方式及与公司管理的结合方式,差别会大一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本来就是经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一些培训师可能更关注技巧,我更关注深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对,和实践的结合。个人责任意识的缺失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这句话也很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 又回到德鲁克的理论上了。管理是责任是使命,虽然斯隆对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一书耿耿于怀,但两人在这一点上出奇的相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这个倒不是我提的,是QBQ上的一句话,比较经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都有渊源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以前古董兄写的那本《永不消失的责任》,当时没觉得有太多共鸣,现在想想,感觉就不一样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所以能跳出德鲁克的框架 自成体系,不容易。古董也是说对传统管理的反思,但我冒昧的说下:或许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读透大师的理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是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 根本就是盲人摸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我严重赞成。真正把德鲁克的思想读透的,我估计全中国都没有多少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是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大家基本上还是人云亦云,炒几个耳熟能详的概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记得牛顿曾经总结自己对科学的探索,说面对科学的海洋,自己只不过是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小男孩,时常为捡到的几块漂亮的贝壳而欣喜。看看大师都这样,我们呢,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呵呵,是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所以跟前天晚上讲的一样,把大师的精髓理论活学活用才是目前的根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是。这几天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时想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部门的业绩,要以它对公司整体的贡献来衡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 目标管理我想最根本的考虑还在,责任,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岗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恩。这样吧,老兄,咱们这段时间都读读管理的实践中这一部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到时咱们讨论讨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而且只有大家能够清晰条理自己的工作,才知 那些有可为,那些可不为,才能够理解组织的每一个决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好的,正好我也刚买了这本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学习学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好的。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观点,也因为周五培训过后与对方老板的交流。在“赢家与输家”里,我有一个章节,“赢家说让我来帮助你,输家说这不关我的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后来我从组织的角度来阐述它。我的理由是,在组织设计当中,我们都追求“责权利对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心态是很重要的,但心态的养成也在于对自我的认知和把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你工作这么多年,有没有见过一个岗位,它的职权和责任是对等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没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没错,提的很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事实上,在成长型的企业当中,60%的职权和责任来自组织的赋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这个角度很少人注意到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即使在成熟期的组织当中,一个岗位的职权和责任,也只有80%左右是组织赋予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为什么成长型企业的烦恼,为什么责权利对等后的资本主义国企,都能够和这个关联起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是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所以我的一个结论是,在提高组织的效率过程中,需要对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但绝对不可钻牛角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有时候反而越清晰的事情越本位,甚至影响组织的绩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因为责任是不可能完全划分清楚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没错,这非常容易导致本位主义的出现。所以,在氛围上,要强调团队合作,强调“让我来帮助你”,而不是动辄“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所以讲,这些东西靠简单的培训是不行的。没有一个课程能够解决所说的问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正中他们的要害。后来跟他们老板聊天,他最近正在为此烦恼。梳理部门职责几个月了,还有一些地方,怎么分也分不清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还是靠组织的行为,靠个人的自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 他说,现在我明白了,适可而止,得通过其他的手段来补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这也就和德鲁克联系上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对,适可而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恩,所以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真正贯彻德老说的目标管理,如何最大程度地杜绝本位主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从软的方面,我们可以强调“团队合作”“部门的业绩要看它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来衡量”“让我来帮助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也就是 说的生命周期的理论,现在的企业要清晰自己目前所处的阶段,然后寻求相对满意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硬的方面,我想把“客户导向”落实到公司政策当中,可能也是一种手段。比如咱们前天说的强弱相关。因为公司内部是一条责任链。围绕责任链来建立规则,可以促进公司形成一个整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海尔的上下道工序成功的重要原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是啊,也启发了我,光理现有的职责不行,重要的是能够建立这种文化,然后进行客户导向的设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其他的,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所以想跟老兄共同研究一下德老的理论,然后咱们再讨论讨论,说不定能碰出个大火花,哈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责任链这个提法不错。大家以往更多的是关心价值,价值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 其实应该是基于责任的价值链管理,哈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恩,没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当初古董希望沿着这条线走下去,甚至去颠覆一些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等等。后来没走下去,不过围绕责任,可以做的文章的确是比较多,无论是理念的倡导,还是政策中的落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我要把今天的内容整理下,放到博客里,也希望抛砖引玉,能够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咱们是想到哪说到哪,有点乱,呵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乱才真实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木人 说:哈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fisher 说:其实都是围绕这一条主线的:对管理实践的认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img style="FLOAT: left; MARGIN: 0px 10px 10px 0px" alt="" src="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20/10/18/1151b02da71.jpg" border=0/></SPAN></P>
<DIV class=clear><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DIV></DIV>

beyonlee 发表于 2007-8-21 14:24:34

<p>好帖子,受益了~~</p><p>最近看《系统思考》,觉得其中对于企业运营的分析也颇有特色。fisher兄有空不妨也看看~~</p>

rongji 发表于 2009-7-13 11:54:4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管理实践有关的事儿-与木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