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li724 发表于 2007-7-29 21:52:23

[转帖]房玄龄和李世民的幸运

他的声音就是“<a href="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amp;src=fz_bbs2&amp;kw=%D5%EA%B9%DB" target="_blank"><font color="#2e6ab1">贞观</font></a>”: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他的声音就是“贞观”&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是公元617年,深秋的一天。陕西的关中渭北一带,天高气爽,<a href="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amp;src=fz_bbs2&amp;kw=%B2%DD%C4%BE" target="_blank"><font color="#2e6ab1">草木</font></a>泛金,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驻军之地。 <p></p><p>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看上了这里,驻扎下来。 </p><p></p><p>忽然,一个年近40的中年男子,竟悠然自得地穿过猎猎旌旗,走向军营的辕门,“我叫房乔,字玄龄,前来求见你们的统帅、二公子<a href="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amp;src=fz_bbs2&amp;kw=%C0%EE%CA%C0%C3%F1" target="_blank"><font color="#2e6ab1">李世民</font></a>。” 声音很温和,一听就是文人。 </p><p></p><p>两个月前在太原辅佐父亲李渊起兵反隋的李世民,这时候才19岁,他生机勃勃地掀开军帐——哟,竟是一双细长的凤眼,湛然有神,在凝视着自己。 </p><p></p><p>真是不见则已,<a href="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amp;src=fz_bbs2&amp;kw=%D2%BB%BC%FB%C8%E7%B9%CA" target="_blank"><font color="#2e6ab1">一见如故</font></a>。过了20年之后,兼修国史的宰相房玄龄,就是这样描述他们第一面印象的。 </p><p></p><p>【我把才华献给你】 </p><p></p><p>如果没有“反隋”,房玄龄就是个小县令,李世民却照样是隋文帝的外甥。他们之间,就像金字塔的基石和尖顶一样,遥不可及。 </p><p></p><p>当时,<a href="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amp;src=fz_bbs2&amp;kw=%C9%E7%BB%E1" target="_blank"><font color="#2e6ab1">社会</font></a>精英无非三种: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华族”、黄河中下游的“山东士族”,以及陕西关中和甘肃陇西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南北朝300年的征战,换来隋朝30年的统一,关陇集团赢得了天下,也割裂出了他们与山东江南士族<a href="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amp;src=fz_bbs2&amp;kw=%C1%A6%C1%BF" target="_blank"><font color="#2e6ab1">力量</font></a>的对立。 </p><p></p><p>在隋朝短暂的天空下,房玄龄和李世民,一个出身“山东士族”,一个却在“关陇集团”的核心,正是对立的两端。 </p><p></p><p>然而房玄龄是个高明的大夫,用不着把脉,也看出了30年的统一即将在中原大地流产。他从容不迫,干脆把前40年的生命,都用来交游山东江南的文人墨客了。 </p><p></p><p>于是,当房玄龄走到李世民面前时,中原,微微颤栗了一下。 </p><p></p><p>一个书卷韬晦,一个武功初立; </p><p></p><p>一个慢条斯理,一个热血沸腾; </p><p></p><p>一个像水,一个像山。 </p><p></p><p>这一老一少,刚一见面,那微妙的、对立的、又恰好能融合互补的家世和气质,就深深吸引了彼此。 </p><p></p><p>阅历丰富的房玄龄,从少年李世民的身上,看到了关陇集团的强大优势和不可动摇的力量。他温和有礼地一笑,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才华和活动能量,全部献给了关陇李家这个年龄可以做自己儿子的人。 </p><p></p><p>天资聪颖的李世民,从房玄龄的身上,看到了山东江南庞大的“智囊团”。他很快就把房玄龄视为心腹中的心腹,赋予了他“草拟檄文书信”的中枢职责,然后又以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方式,把招揽士族人才的重任,也交给了他。 </p><p></p><p>从此,不是房玄龄走到了李世民面前,而是整个山东士族和江南华族,走到了关陇强权的身边。马上得来的天下,马下要有人来治理,李唐王朝终于一统中原。 怕同僚、怕老婆、怕皇帝 </p><p></p><p>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p><p></p><p>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尉迟敬德、李世……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 </p><p></p><p>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 </p><p></p><p>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p><p>这个人,就是房玄龄。 </p><p></p><p>思考的时候,他谋略细密;争辩的时候,他和蔼可亲;吵架的时候,他豁达大度。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p><p></p><p>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p><p></p><p>房玄龄对同僚温和谦让,回家也没机会当“霸王”。贞观朝的高官八卦新闻里,房宰相就是以“怕老婆”而著称的,连纳妾都不敢。皇帝李世民为宠臣抱不平,将一杯“毒酒”和几个美人送到房夫人那里,说你要么收下美人要么喝下毒酒。房夫人一仰脖子就把“毒酒”喝个底朝天,把皇帝吓退了八百里远。当然,那不是毒酒,而是李世民准备的一杯醋。从此“吃醋”就成了房夫人的品牌,老房也一跃成为唐朝的模范丈夫了。 </p><p></p><p>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 </p><p></p><p>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象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 </p><p></p><p>【死在皇帝的泪光里】 </p><p></p><p>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 </p><p></p><p>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 </p><p></p><p>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贞观的最后一年他已过世之外——他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 </p><p></p><p>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 </p><p></p><p>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王、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世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 </p><p></p><p>李世民也一样知道。 </p><p></p><p>时不时要找碴痛骂房玄龄的皇帝李世民,其实对这位宰相的政见极为尊重。有一次李世民在外巡游,要任命李纬为户部尚书,当时房玄龄在京城留守,李世民问京城过来的官员,房玄龄对这一任命有什么意见。来人回答道,宰相只说李纬的一把大胡子生得好。李世民一听,立刻将李纬改任洛州刺史。贞观十九年,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留守长安的房玄龄将一个告发自己谋反的人送到李世民军前,李世民一句话也不多说,“砍了”,并斥责房玄龄“这种人你应该自己砍掉才对”。 </p><p>人生终是难免一死。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1岁。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 </p><p></p><p>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 </p><p></p><p>之后房玄龄被留在玉华宫养病,终究不治辞世。10个月后,李世民亦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 </p><p></p><p>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 </p><p></p><p>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p><p></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这样的房玄龄,这样的李世民。这样的君臣,李世民遇上房玄龄是幸运的,房玄龄遇上李世民也是幸福的!</p><p>这样的君臣各自的修养和素质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呢?</p><p><font color="#0909f7">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nbsp;</font></p><p><font color="#0909f7">&nbsp;我这一生我也想如此追求!</font></p>

swordliang 发表于 2007-7-29 23:34:00

<p>希望你能做到</p><p>我也希望我能把这个作为自己的梦想</p>

zhli724 发表于 2007-7-30 10:23:4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wordliang</i>在2007-7-29 23:34:00的发言:</b><br/><p>希望你能做到</p><p>我也希望我能把这个作为自己的梦想</p></div><p></p>道家的无为大道估计也就是这样了!不过以我现在的心性那样逆来顺受还是不行。

lzqshr 发表于 2007-8-2 13:51:48

<p>看贞观的时候,感动着好几次。他们总有那种说不出的共鸣,互相尊敬!</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房玄龄和李世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