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冰期 发表于 2007-7-18 10:12:00

价格战不是拼实力,而是拼成本管理水平

<p>  有人讲,“谁敢跟我打价格战?凭我的实力,赔多少,都能奉陪。和我打价格战,是找死。我轻轻捏一下,也得把他捏死。”</p><p>  有规模,有实力,就一定能在价格战中获胜吗?</p><p>  不一定。</p><p>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绝缘材料生产过剩,竞争最后转到了价格战上。好多大规模的绝缘材料生产厂,最后都输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规模也不大的山东四达绝缘材料公司。</p><p>  四达进行<br/>&nbsp;<br/>&nbsp;股份合作制改革时,改制核定的净资产几乎为零,是用员工掏腰包凑出来的钱发展的。它的实力与当时国有大厂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是最大的赢家。它之所以能够获胜,就是因为它成本管理水平高,别人以35元钱一个单位出售,还保不住本,而它以25元钱一个单位出售,还有钱赚。</p><p><br/>  一个企业,无论你的实力多么强,如果价格战迫使你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和服务,使你每出售一件产品或服务,蒙受一点儿亏损,即使是一座像喜玛拉雅山一样高大的金山,也经不起日复一日的挖呀!</p><p><br/>  把价格竞争力建立在资<br/>&nbsp;<br/>源规模实力上,那是不能长久的。这种竞争力比冰还脆,比纸还薄,是靠不住的。</p><p><br/>  要保证价格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就把成本降下来,并且是在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降下来。只有在能以更低、再更低的价格卖出去都能赢利这个基础上的价格战,才能长久地打下去。有了这个基础,价格战打到天荒地老,也都不怕。</p><p><br/>  讨论价格战的文章,真正是汗牛充栋,仅仅网上可搜索到的就达300多万篇之多,讨论“企业如何应对价格战”的文章也高达1000多篇。各类智者、高人都有自己的高招。可这些高论绝大多数都是从营销战略进行谋划的。有两篇题目特别诱人,现摘要如下:</p><p>  一是《三斧半搞定价格战》,作者是胡宗利,2005-8-10发表于财富时报网。</p><p>  哇!好大的能耐呀!程咬金有三板斧,可不是他这三板斧如何神奇,而是他幸运,是一个福将,是“打不死的程咬金”。</p><p>  这胡兄还算谦虚,比程咬金多半斧,得用三斧半。下面略作分析:</p><p>  他的第一斧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战前分析。战前分析能分析出价格竞争力来吗?不能。</p><p>  他的第二斧是,局部调整,替代全面降价——有选择地运用价格策略找出对策。这是疲于应付,根本不可能搞定价格战。</p><p>  他的第三斧是,以牙还牙,迎头痛击——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这是拿着脑袋当枪使,更不能把价格战搞定。</p><p>  最后半斧是,全线撤退 ——放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这就是逃命了,还谈什么搞定价格战?</p><p>  二是《企业打赢价格战的五种策略》,作者不详,于2005-3-30发表于中国市场信息网。其要点是:</p><p>  他的策略一是,通过与对手沟通,让对手知难而退,在价格战开始之前结束它。这是吓唬对手,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价格竞争力。就像用稻草人赶鸟,也只能在鸟还以为它是真人的情况下才有用。时间一久,鸟就会落到稻草人拉屎。</p><p>  他的策略二是,以非价格行动回应,针对不同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采取相应举措。这是从夹缝中找生路,也不是提升价格竞争力。</p><p>  他的策略三是,对不同的客户群采用不同的降价方法,组合使用多步价格法、数量与折扣、时间与折扣、一揽子计划等复杂的价格行为,甚至是换一种新包装。这仅仅是权宜之计。这也仅仅是在稻草人身上加一个风铃。</p><p>  他的策略四是,发动价格战或用进一步的降价来回应竞争对手。这就是以价格战对价格战。它得以价格竞争力的存在为基础,它本身不是价格竞争力。</p><p>  他的策略五是,放弃一定的市场份额,主动撤退以避免代价昂贵的价格战消耗。这就是逃命了。</p><p>  两者比较,实际内容是大同小异。不可否认,这些高招,在价格战已战火雄雄时,也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可哪一招能保证企业在这铁血之战中不败,绝对地赢?</p><p>  都不能。它们一个也不能提升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仅仅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花招。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在成本管理上狠下功夫。</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来源:中华品牌管理网<br/></p>

redbar 发表于 2007-7-23 10:12:58

<p>盲人摸象就是以整体的一部分当作个体去分析。</p><p>同样的事情,有人看到的是“里”,有人看到的就是“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价格战不是拼实力,而是拼成本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