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凡 发表于 2007-7-17 17:17:53

[原创]从中国人不买中国品牌说起

<p>2006年11月底,财政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政府用车采购清单,涵括标致、雪铁龙、尼桑、奥迪等9大品牌,其中无一是国产品牌汽车;大约半个月后,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发布的招标公告也明确要求,此次政府采购的绝大多数路面设备必须是国外知名生产厂家原装产品或在国内投资组装,而国产自主品牌生产厂商只能成为“看客”,根本不具备入围资格。</p><p>不仅仅是政府采购,在大众市场上,多数中国消费者似乎也更青睐于洋品牌,对中国货则往往抱一种轻视的态度。一份来自专业调查公司的品牌服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53 .3%的消费者比较倾向于国外的服装品牌,倾向于国内品牌的仅占16 .7%,洋品牌表现出强大的偏好优势。</p><p><strong>中国人为什么不买中国品牌?</strong></p><p>中国人为什么不买中国品牌?经常看到有人在媒体上鼓与呼,认为这是民族情感缺失、崇洋媚外的表现。一年前曾发生过一次有关国产汽车品牌的大争论,一位国产车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声疾呼:中国人不开中国车是一种耻辱! 随即就有国人反唇相讥:中国人不开中国车是谁的耻辱?!</p><p>是呀,谁的耻辱?仅仅是不买中国车的中国消费者吗?我看不是。在类似问题上,我们常常拿韩国人来说事,认为他们是民族情结深厚的“政治动物”,不买外国货,尤其是日本货。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情形是,就汽车行业而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韩国人也不太喜欢买韩国车,以后开始买国产车,则与爱国不爱国无关。对韩国人而言,韩国车质量不差,服务很好,价格不贵,买它是很平常的事情;相反,如果韩国车毛病多多,价格昂贵,不管是谁再喊爱国的口号,大家也不会买。</p><p>因此,某些中国企业受挫后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把责任归咎于消费者不爱国,说白了是一种不愿正视现实的消极表现。</p><p><strong>我们离国际企业有多远?</strong></p><p>如果我们愿意多花点时间去探究,就不难发现“中国人不买中国品牌”背后,其实隐藏着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种种差距,而且这些差距短时间内可能难以消除。</p><p>首先,我们在品牌方面的积累太少,这是造成其他差距的根本原因。本土品牌真正开始快速发展,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以后。与国际上那些知名品牌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相比,本土品牌火候尚浅,功力不深,许多东西还在慢慢摸索之中。换一个说法就是,诺基亚、飞利浦、宝洁这些国际品牌好比经验老到、体力充沛的中年人;而本土品牌则像那刚出道的少年,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毕竟稚气未脱,思想尚不成熟,体力也未发育到最佳状态。</p><p>&nbsp;其二,品牌意识淡薄。亚洲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贸易商Li &amp; Fung的董事长William Fung有一个著名的“3美元”论断,他说“平均来讲,在1美元的出厂价和4美元的零售价之间存在3美元的差价,与其去拼抢已经少得可怜的1美元制造成本,不如集中精力去瓜分那3美元的蛋糕。”而不幸的是,中国企业恰恰在为这1美元拼抢。</p><p>许多企业家重视产品和推销,就是不重视品牌。他们往往看不到品牌的价值与盈利能力,所以出现了大量无品牌的产品,工业品、传统食品到日常用品都有大量的无品牌产品。令人意外的是,很多实力非常强的企业也没有做品牌的意识,当有人去问他们的老板什么会这样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我这样生存也不错,如果做一个品牌得投入多少钱花多少精力啊。”</p><p>其三,品牌战略缺失。有人说本土品牌无战略。这句话或许有些偏颇,但大多数品牌在这方面确实是欠缺的。很多本土企业是典型的投机主义者,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可能屡有新招,但散乱无章,形不成合力,基本谈不上品牌增值。有些企业将他们的品牌无限制的延伸,甚至是一些不相干的产品甚至性质相背的产品,从而造成品牌形象的稀释或冲突,比如某个药品品牌延伸至杀虫剂产品上,一个是良药,一个是毒药,不知购买此品牌药品的消费者会作何联想?本土品牌战略方面第二个重大问题是,有些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力,盲目实行多品牌战略。多品牌对很多企业来讲它本身的成本十分高,每一个产品都要去做广告,每一个产品都要去增加销售渠道,而且市场变化非常快,一般的企业很难应付得过来。 </p><p>其四,品牌营销技巧不到位。中国企业对对品牌认识存在误区,把品牌知名度等同于品牌,把做品牌等同于做广告,因此动不动就使用广告轰炸的手段来强行拉动市场,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美誉度、号召力等方面的发展。</p><p>价格战也是中国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价格血拼来抢市场,中国的电视机在世界上卖得最便宜、牛奶卖得比水还便宜——很快就把一个赚钱的行业变得不赚钱,有影响力的品牌也建立不起来。</p><p>中国企业营销技巧欠缺的另一个表现是好打民族牌。放眼望去,中国的几乎每一个行业中,从饮料、空调、电视、手机到服装,那一种行业没有最少一样产品以民族化作为宣传的口号?这样做的结果又怎样?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p><p>其五,品牌服务力低下。还是以汽车业为例。2006年8月,美国独立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报告称,尽管中国本土品牌汽车正日益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但是在其公布的“2006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排名中,没有一家本土企业的车型杀入消费者满意度的前十名。尽管本土品牌在店面建设等硬件上和国际品牌相比并不处于下风,但在软件方面差距较大,在服务意识、维修时间、服务标准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的余地,在服务细节上还须更加提高。</p><p>很多时候,本土企业对于消费者的了解,甚至还比不上国际企业。国际企业没有当地市场的第一手资料,但不代表国际企业不能了解本土市场,国际企业通过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流程,能够洞察到消费者的真实情况,并发现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点。</p><p>其六,品牌溢价能力极弱。品牌溢价能力高低,是衡量一个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双星和耐克鞋的成本只差几美分,品质上也相差无几。可在市场上,双星鞋卖几十元,而一双耐克鞋却可买到几百元,还能获得更多消费者垂青。在这方面,本土品牌的处境显然极其尴尬。在2005年巴黎举行的“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上,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给在场的法国企业家算了一笔账: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可平均一件衬衣只能赚到0.3美元。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才能买到1架空客A380飞机。</p><p><strong>日韩企业的成功启示</strong></p><p>与国际企业之间的诸多差距,是每一个清醒的中国企业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当年我们的近邻,日、韩企业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但他们最终从这种困境中逐渐走了出来,并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如索尼、丰田、三星、LG等,现在都已发展成为声名显赫的企业帝国。</p><p>日、韩企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要缩小并最终消除与国际企业间的差距,就必须正视现实,解放思想,积极行动。作为竞争对手的国际企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本土企业不妨先从模仿做起,学习国际企业的先进理念与手段,减少探索的代价,并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创新、独立,最终超越自己的老师。</p><p>2005年4月30日,在CCTV经济频道举行的“中国品牌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103家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品牌宣言》,呼吁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大成长空间,就必须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尽快完成在品牌、产品、服务、人才等方面的升级,进而推动更多的中国品牌尽快实现全球品牌的跨越。”并承诺,“一切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市场竞争新规则,摒弃低层次价格战、概念战,构筑高层次的竞争平台,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飞跃。”</p><p>《中国品牌宣言》以上内容,大体上涵盖了本土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一位大型企业的老总这样强调品牌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必须放弃长期奉行的以制造取胜的简单扩张模式,转而进行品牌经营,因此必须提升最高决策者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品牌经营须以品牌战略为基础,而企业战略围绕的核心也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规划要统帅和链接企业的所有营销传播活动。</p><p>在营销技巧方面,中国企业必须跳出传统价格战、广告战的桎梏,走差异化的道路——无论是促销手段,还是广告创意,或者渠道开拓。而要使这种差异化为市场所接受,在此之前,中国企业还必须加大对市场调查和消费者洞察方面的投入,充分了解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以及竞争对手的种种情况,最终真正实现从4P到4C的转变。</p><p>总之,在这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中,要让大多数中国人喜欢上中国品牌,并让更多的外国人选择中国品牌,本土企业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民族情绪,而应把发展重心放在如何制造出更具性价比的优质产品、如何树立更有亲和力与价值感的品牌、如何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超越对手上。<br/></p>

蔡根 发表于 2007-7-18 03:09:23

<p>写得好啊!</p><p>&nbsp;</p><p>支持!</p>

streamfish 发表于 2007-7-18 11:03:34

<p>有一点深表赞同:别老是拿民族感情说是!一群貌似企业家的人与一群貌似学者专家教授的捉刀手:天天在喊着抵制外货!前者:你就不脸红吗?你们手中掌握着全国老百姓多少的资源,浪费着多少纳税人的口粮,难道你们几十年来就不能拿出那怕是一点点象样的回报吗?后者:什么是中国人的脊梁!知识分子!可惜,你们不配!</p>

仙人指路 发表于 2007-7-20 11:34:16

<p>一句老话:群众的眼睛自然雪亮!</p><p>想忽悠百姓就得先练好内功.</p>

山野毛虫 发表于 2007-7-20 13:01:01

<div class="articleTitle" id="headline" style="FONT-SIZE: 22px; MARGIN: 5px 0px;">FWD:中国产品危机殃及国人&nbsp;&nbsp; <span class="aTime" id="T">2007年07月20日</span><br/></div><div class="times" id="A" style="FONT-SIZE: 14px; MARGIN: 16px 0px 0px; LINE-HEIGHT: 140%;">中国政府上周宣布,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二甘醇成分的牙膏。而早在一个多月前,美国就宣布对此类中国产有毒牙膏采取行动,随后日本和其他国家也以健康安全为由纷纷对中国牙膏进行限制。<br/><br/>然而,中国政府并未下令召回仍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数百万只此种牙膏。实际上,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坚称,二甘醇含量在15.6%以下的牙膏是安全的,并呼吁消费者莫为此惊慌失措。<br/><br/><strong>中国政府一方面禁止出口含二甘醇成分的牙膏,另一方面又允许这类牙膏在国内销售,由此可见,受中国公共健康安全隐患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自己的老百姓。</strong><br/><br/>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表示,即便是微量的二甘醇也会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禁止在食品和药品中添加这种物质。<strong>而中国方面表示,从未接到与含二甘醇牙膏有关的致病和致死投诉。</strong><br/><br/>国际社会越来越担心中国对出口商品监管不力可能会带来各种安全问题,而牙膏不过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因产品安全标准和执行水平差异而产生矛盾的诸多领域之一。</div>

wg815ceo 发表于 2007-7-20 16:39:58

<p>在中国衣食住行哪样没有假的(哪位家人能告诉我国外有没这种情况),天天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着哪来那么多的爱国心啊,品牌的基础是质量,没有过硬的质量就像没打地基的高楼大厦,起得越高就倒得越快。希望中国的企业能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早日生产出我们用得自豪的产品。</p>

mls2009 发表于 2007-7-20 17:01:29

<p>论点明确,有理有据,受启发.</p><p>该让政府的官员和大企业家好好感悟感悟!</p>

lenechan 发表于 2007-7-21 00:55:30

<div>品牌的基础是质量...</div>

雅匪 发表于 2007-7-21 02:37:48

<p>确实,没有品牌意识,其他想都别想</p><p>宗庆后就是没有品牌意识的典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从中国人不买中国品牌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