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mmmm 发表于 2007-7-16 21:09:36

[转帖]考验你的悟性如何!如何使客户从关注价格到关注价值

<p><font color="#0000ff">有个富有的老头,退休后离开吵闹的城市,在乡间的小房子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最喜欢的是窗外安静的草坪。可是近来总有一帮孩子跑来草坪踢球,把老头烦得不行。可是草坪也不是自己家的,总不能围起来啊……终于有一天,老头想到一个办法。 <br/>他来看孩子们踢球,还提了水给他们喝,等都玩累了歇着的时候,老头开口了,说特别喜欢看你们玩,都累了吧,来,每人给五块钱。以后你们每次来,都有钱!——一群孩子乐疯了,从来没听说踢球还给钱啊! <br/>第二天,孩子们早早来到草坪,老头先给了每人五块钱。踢得更热闹了,喊得也更响了。 <br/>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有一天,孩子们伸手要钱的时候,老头无奈的说,最近手头有点紧,只能给五毛了。孩子们只能接受,但玩儿了一会儿就没精打采四散回家。 <br/>再过了一个星期,老头跟孩子说,今后只能每人给五分钱了。带头的孩子呸了一口,扭头就走:“才不为五分钱踢球呢!咱们走!” <br/>……</font>
                <br/><br/>这是个流传颇广的小故事。在《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中,也写到它,说的是“小奖不如不奖”的道理。第一阶段孩子们得到的奖励是0,第四阶段是5分钱,虽然“对孩子们来说有5分钱比起第一阶段完全没有奖励总要好些,但此时孩子们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是自己本身高兴做的,而把它当作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如果小的外在激励抹杀了内在动力,还不如没有效果更好,因为小意思最后挤走了大意义”。 <br/><br/>但老熊不是要说怎么发奖金。 <br/>有位大姐跟我说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管上小学的孩子越来越难。小家伙典型的表现就是,每次让他去做作业,都要谈条件:“我要先看电视!”“我要大的奥特曼!”……我问怎么成这样的呢,大姐说,可能是因为某几次他作业完成得特别早,我一高兴,就说奖他吃巧克力…… <br/>我明白问题在哪里了。慈爱的大姐无意中做了和狡猾的老头一样的事情,让孩子原本单纯的动机复杂化了。从教育心理来讲,最好能培养他对做作业本身感到快乐,就像踢球一样。就算培养不出对作业的兴趣(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思路下,这个基本上很难),那也要他知道做作业是份内的事。不能让孩子从小学得跟某些大人一样,把本职工作当工作业绩来炫耀(公务员说,我们一定不辱骂群众!官员说,我们尽量不贪污受贿!警察说,我们坚决不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 <br/><br/>美国一位行为心理学家写了一本《奖励的惩罚》(科恩,上海三联书店2006),大意是奖励(包括表扬)和惩罚作为斯金纳行为主义强调的手段,实际上是副作用更大。不管是辅导孩子、教育学生还是管理员工,都应该扔掉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代之以鼓励,以及3C(协作、内容、选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奖励和惩罚都会产生一种效果,就是把内在动机置换成外在动力。 <br/>这本书曾在管理学权威刊物《哈佛商业评论》上连载,对沿袭已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br/><br/>但老熊也不是要说管理方法。 <br/><br/>老熊只是个小销售,关心的还是销售上的启发,也是这两个例子说明的另一层意思:人的兴趣是可以被转移的。尤其是使之转移到另外一件有兴趣的点上。 <br/><br/>比如,很多销售都抱怨,客户表现的对价钱特别敏感,就要便宜,不然我买别人的去。那么,应该迁就客户吗? <br/>遇到这样的困境,可以先跳出来,想到客户的兴趣不可能只是省钱。他既然来问,既然想买,那么一定是还有对产品价值的兴趣。 <br/>王小波曾说快乐是分层次的,某些快乐过于简单,不能和另一些快乐相比(见《思维的乐趣》)。客户的兴趣也一样,就像作业和巧克力,踢球和五块钱,它们都可以是孩子有兴趣的——但它们又不是同一层面的兴趣。而对销售来说,迁就客户简单的省钱的快乐,其实就是无法使他得到价值的快乐。这是销售的无能。 <br/>所以,如果有意识去把握和引导,让客户对价值的兴趣超过对省钱的兴趣,就可成为销售高手。 <br/><br/>如果在开始就说这个产品多么便宜,那么你就是在说,用我的东西,乐趣就在省钱上。(真是消费者的福音啊,有些产品在广告阶段就强烈宣传自己多么便宜!快销品这么干也就罢了,耐用品也有使劲说自己低价上市的,老熊严重怀疑该营销策划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卧底。) <br/>如果在开始先介绍这个产品多么优秀,那么你说的是,用我的东西,你得到了更多,乐趣在享受产品带来的价值上。 <br/>如果在开始先问客户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然后解释我的产品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就真正把握了客户的兴趣。而客户得到产品之后,也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快乐。 <br/><br/>让客户从关心价格转移到关心价值,还可以把产品分级,告诉客户,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从来就没有错过,你现在必须在两个兴趣中间选一个:要再省一点钱呢,还是多要一点价值。 <br/><br/>不过,由于产品的特点,也有一些销售处心积虑让客户关心价格,比如一些日本车的销售人员做的是:列一张单子,详细写出如果你一年跑多少多少公里,那么油耗多少钱、换轮胎多少钱、保养多少钱……顾客看了之后,想法就被锁定在价格上面:“还是日本车省钱哪!”(这和迁就客户兴趣的区别在于,不是因为客户谈价钱而去迁就他,而是你来引导让他只关心价钱。) <br/><br/>想象客户就是那孩子。你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你知道他需要什么。可怜的,有时候他自己却不知道。 <br/>你可以迁就他的要钱的快乐,但是,你心里说,孩子,你这样不对,你应该知道,和踢球本身带给你的快乐相比,五块钱真的是低级趣味,想一想和小朋友一起滚得灰头土脸的快乐,为一个进球吵得不可开交的快乐,不经意间让自己更强壮的快乐…… <br/><br/>无奈,孩子难免还是有不听话的时候。那就由他去吧。总有一天他长大了,懂事了,会明白你,会再回来找你的。 <br/></p><p>老熊</p><p>转自圣路可网站</p><div align="right"></div><div align="right"></div>

hohoo 发表于 2007-7-16 21:16:29

呵呵

cys336 发表于 2007-7-16 21:42:08

<p>感谢楼主转贴</p><p>写的真不错。</p>

mbcl 发表于 2007-7-16 23:16:13

<p>谢谢,很有启发!</p>

琴瑟偶弹 发表于 2007-7-26 15:30:42

有意思,从来没想过,不过一旦开了头,就没办法走回头路了

雅匪 发表于 2007-7-27 04:28:12

是,要尽可能将客户向价值方面引导

mls2009 发表于 2007-7-27 10:27:13

值得收藏的好帖子,感谢家人分享

瘦土豆 发表于 2007-7-27 10:56:04

如果有意识去把握和引导,让客户对价值的兴趣超过对省钱的兴趣,就可成为销售高手。 <br/>有点意思,不错

sailcom 发表于 2009-1-7 21:24:31

<p>说得真好,</p>

wsssx 发表于 2009-1-7 21:41:41

<p>应该是建立在深挖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将销售这盘局布好才能真正控制客户。原则大概是这样吧,具体执行因人而异.</p><p>圣路可网站老熊的文章我都看了,谢谢楼主的推荐,希望能更深入的交流</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考验你的悟性如何!如何使客户从关注价格到关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