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富士康弄比亚迪
<P> </P><P> 打开比亚迪的网站,“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成份股”、“中国未来经济领袖”、“亚洲之星”、“最佳新上市公司”、“最佳资本运作中型企业”...如果是在一年前,我想还会驻目如此光鲜的标榜,而现在却又感觉异常惨白。</P>
<P> 几年前看CCTV对王传富的专访时,对其还是肃然起敬,以为是年轻人创业的楷模,能在battery上直接威胁Sony、Sanyo两大霸主有确不容易。<BR> 但是同很多中国企业一样,如海尔,企业崛起之后,就又迷失,都想其是在扎扎实实练内功。<BR> 去年发生的SONY电池冒火事件,对其冲击之大不言而喻,当初还在同友人谈到,为什么这样大好的机会比亚迪没有抓住,现在猜想,应该是因于其战略的稀释和转移。从1995年成立,短短12年间,产品线从电池扩展到LCD模组、塑胶壳、键盘、FPC、摄像头、振动motor、Memory Card、汽车等产业,其发展之迅速可谓惊人。在该公司的网站上,看到这样一组介绍,“数字无言,却总能彰显卓著实力”(Robust Growth Record),但是似乎忘了,姜汝祥曾经这样阐述“差距”:今天我们问风光的波导员工,10年后的波导会是什么样,他们的答案总是犹疑,而同样地问今日萎靡不振的摩托罗拉员工,10后的摩托罗拉会如何,他们依然坚信会辉煌。<BR> 比亚迪10年后会是什么样?我不知道。<BR> 曾有位在比亚迪任职的硕士生这样评价道,<BR>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提到了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其实和王一起创业的还有其他几个人,有他的堂兄弟,同学以及其他人。公司发展到现在为止,已经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式的家族式企业,各个事业部可以称得上*总的,全部是他们的人,和他们沾亲带故的也都成了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但这些人对技术和管理狗屁不通,于是下面那些在部门和比亚迪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便一一而去。当然有些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比如某某经理是谁的小老婆了……”<BR> “我想我说得也差不多了,如果哪天突然有人告诉比亚迪倒闭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我深圳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他:在我离开比亚迪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就是不说;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全球500强有个公司叫byd,我会继续酣睡,因为那是梦境。”</P>
<P><BR> 鄙人与比亚迪没有过任何联系,也不想有什么联系,更别说是查些什么写点什么,只是因为今早在Tell you truth of IT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富士康:起诉比亚迪窃取商业机密”,联系曾经同一位朋友(supplier to FOXCONN and BYD)闲聊时提过的,比亚迪一批一批的从富士康(不正常)挖人,来拓展自己的产品线,和相关的另一篇时评“华为:你不能步入离殇,不能富士康化,也不能阳痿”,从台湾以至大陆,业界对手采用这种团队挖人以获取各种商业信息的事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遗憾的是,战略难以复制,经营无法复制,人才无法复制,文化无法复制,决策无法复制,真正的竞争力也是无法复制的。<BR> 马克思曾经教导我们,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学会走弯路。但是当马老逝世之后,他老人家的话也都被抛到九宵云外去了。<BR> <BR> 足够客观地说,关于富士康,事实是,在深圳,在珠三角,三业界,大家都在骂它,但大家又在学它、效仿它。一旦有机会偷师,或是偷得一点腥之后,便又都乖乖地闭上了嘴。<BR></P> <p>哈哈</p><p>比亚迪现在想玩利润大的汽车</p>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p>富士康也要做汽车啊1?</p> 自爱者胜,自鄙者亡。 <p>呵呵 这文章在于娱乐啊</p><p></p><p>只有不伤害中华民族 而有利于民族振兴</p><p>我们都应无限支持 </p><p>家族企业也不一定会差 日本东芝也不是家族企业吗</p><p> </p><p></p> <p>中国的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用人唯亲、用人唯近的原则。</p><p>亲者七大姑八大姨</p><p>近者司机都能下放子公司任老总</p><p> </p><p> </p> <p>是啊.家族式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一开始就注定了.</p><p>如果不思改变或创新,只有终了一途.</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ang211</i>在2007-6-13 23:54:24的发言:</b><br/><p>呵呵 这文章在于娱乐啊</p><p></p><p>只有不伤害中华民族 而有利于民族振兴</p><p>我们都应无限支持 </p><p>家族企业也不一定会差 日本东芝也不是家族企业吗</p><p> </p><p></p></div><p></p><p>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是不一样的。</p><p>日本三菱,铃木。。。。很多名牌都是家族企业。</p><p>可是用人不同,听说三菱因为在整个家族都找不到合适的总经理,然后外聘总经理。</p><p>家族占有股份就可以了,管理 还是交给能管理的人来搞吧,但中国家族企业喜欢在企业内部抓权。。。也许需要改革了</p> 欧洲很多大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例如: 博世汽车,ABB等.只是中国人做企业喜欢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