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5:02:07

转贴:科技精英与政治精英 徐匡迪

<p>每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过程中,真正能为你所用的就更为短暂。我一直在想那些大师,那些夸学科的大师是如何维持这种平衡。而在几个领域中去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来。</p><p>在网络上看到现在是中国政协副主席的徐匡迪 (美国,英国,瑞典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p><p>我们有时候总喜欢在国内外那些已经过世的大师中去找寻这种灵感。但是实际上找寻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的成长历程,对于我们的参考价值要实用的多。</p><p>在这里我也想另一个问题,现在的传媒总是在应付平民老百姓的眼球。杀人,防火,强奸,贪官。怎么没有那个杂志去详细报道,带领青年去研究一个大师,一个杰出现代精英的生活成长历程呢?</p><p>我希望我们有这么一份青年刊物。着重于这个领域,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必然会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p><p><table width="98%" border="0"><tbody><tr><td class="ftitle" align="center">徐匡迪:国内第一个院士市长&nbsp;“院士不言退休”</td></tr><tr><td class="fsubtitle" align="center"></td></tr><tr><td class="fwriter" align="center">张晓霞</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tbody><tr><td bgcolor="#b6b6b6" colspan="3"><img height="1" alt="" src="http://politics.people.com.cn/img/newcontent2005/spacer.gif" width="1"/></td></tr><tr><td class="t12l14bl" width="3%" height="25">&nbsp;</td><td class="t12l14bl" valign="top" width="42%">2006年06月16日07:52</td><td class="t12l14bl"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55%">【字号 <a h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8782.html#">大</a><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 h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8782.html#">中</a><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a h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8782.html#">小</a>】【<a href="http://comments.people.com.cn/bbs_new/app/src/main/?action=list&amp;id=4478782&amp;channel_id=1001" target="_blank">留言</a>】【<a href="http://bbs.people.com.cn/bbs/chbrd?to=14" target="_blank">论坛</a>】【<a h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478782.html#">打印</a>】【<a href="javascript:window.close();">关闭</a>】 <br/></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class="fbody"><font class="fbody" id="zoom"><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450" align="center"><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politics.people.com.cn/mediafile/200606/16/F200606161032171790721450.jpg"/></td></tr><tr><td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font></td></tr></tbody></table><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ads.people.com.cn/js.ng/channel_range=1/1001/1026/&amp;channel_id=1026&amp;PagePos=10&amp;size=350250&amp;site=people"></script><noscript></noscript></td></tr></tbody></table>  在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徐匡迪连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作为在科技、经济、教育、政治几个领域都有突出作为的学者,徐匡迪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务实、肯干的可贵品质。特别是他常年在钢铁冶金领域不懈追求、苦心钻研的学术态度,更为人们所称道。<br/><br/>  <b>1&nbsp;不图虚名&nbsp;严谨治学</b><br/><br/>  1937年,徐匡迪的父母在避难的颠沛途中生下了他。度过童年后,重新回到故乡的徐匡迪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新中国成立后,时逢如火如荼的“一五”计划,徐匡迪决定以国家最急需的钢铁事业作为自己的专业,并选择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继续自己的大学学业。从此,徐匡迪与钢铁冶金结下终生之缘。“文革”中,徐匡迪被下放工厂、干校,一段时间里,徐匡迪甚至成为一名颇能露一手的炊事班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钢铁事业的追求,并在此领域内严谨治学,作出了杰出贡献。<br/><br/>  徐匡迪在一本书中这样写到:“我不主张今天学冶金的大学生再去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现在已不需要的手工操作技艺,但我仍坚持我的研究生必须到现场去实习,不仅在炉前操作室摁按钮,而且要走出控制室到现场去感受生产过程,那里还有许多在电脑屏幕上、各种传感器显示不出来的东西。因为所有控制系统都是滞后响应的,即发现某参数偏离控制范围时,才作出调整,它们至今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在实践经验中形成的预警判断,更何况探头、传感器也有失误的时候。”<br/><br/>  1995年徐匡迪担任上海市市长以前,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每周仍回实验室半天,直接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即使1995年后,对于当了市长的徐匡迪来说,名下的研究生还是要亲自面询研究进度、审查开题报告、批改博士论文,并对要求自己署名的文章,一律亲自过目。凡不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或未指导、参与过工作的文章,即使出自他的梯队的成员,也决不挂名。<br/><br/>  <b>2&nbsp;海派学界带头人</b><br/><br/>  徐匡迪可以说是工科学界的泰斗。他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在涉外活动中,以精湛的技术和领先的科技眼光为外国专家所认同,为自己的祖国争得了荣誉。<br/><br/>  20世纪80年代,徐匡迪作为上海工业大学的资深教授独立完成了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工作。80年代中期,总部设在瑞典的世界著名的兰赛尔公司需要高、精、尖人才的支持,他们便找到了徐匡迪教授。为了加强合作,同时也为了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里去体验一下生活,了解世界一流公司的科技水平、管理情况,徐匡迪决定接受邀请。<br/><br/>  到了瑞典,徐匡迪发现兰赛尔公司果然名不虚传,公司管理既灵活又秩序化。最让徐匡迪感受深切的是,兰赛尔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庞然大物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徐匡迪越来越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为什么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br/><br/>  徐匡迪怀着研究和发现的目的深入兰赛尔公司,基本上掌握了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同时,他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回赠给兰赛尔公司。<br/><br/>  由于徐匡迪工作出色,被任命为兰赛尔公司的总工程师。在这个位子上,徐匡迪没日没夜地干了整整3个月。在此期间,徐匡迪写下了不下10万字的工作报告。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公司;另一方面,是为了回国后有一个可作经验总结的蓝本。那时,他就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找个机会上书中央,把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及如何操作市场经济的情况作一个有根有据的报告。<br/><br/>  3个月后,徐匡迪被兰赛尔公司任命为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3个月就获此信任和重视,绝非易事。由于徐匡迪的杰出贡献,兰赛尔公司击败了在此专业上一直处于强势的德国和日本竞争对手,从而获得了对北海石油的管理开发权。这可是一项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技术资本,以至于兰赛尔公司所在的城市也为此欣喜若狂。在该城市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徐匡迪作为功臣,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并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br/><br/>  瑞典方面为了吸引徐匡迪留任,给徐匡迪开出了高得惊人的薪金,还提出把徐匡迪的夫人及子女接到瑞典,并承担全部差旅费、全家的医疗费及子女的教育费。<br/><br/>  但是,徐匡迪拒绝了。一年后,他完成了所有的项目,如期回国。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国家也建几个这样的跨国一流企业,使中国经济真正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之林。<br/><br/>  <b>3&nbsp;难得的“双料”精英</b><br/><br/>  回国后,徐匡迪没能亲自去建设几个大型企业,但他的理想得到了间接的实现。由科技而经济,由经济而政治,徐匡迪从上海工业大学调出,担任上海市高教局局长兼教委副主任。<br/><br/>  当时,朱镕基在上海担任领导工作,他非常欣赏徐匡迪的爱国情结,在1990年率上海市政府代表出访欧洲六国时,带上了徐匡迪。也就是这次经历,使徐匡迪成为朱镕基认定的决策型人才,并且把他推荐给了江泽民同志。<br/><br/>  在访问过程中,徐匡迪处处表现出一位专家领导的杰出才华。他英语极好,甚至比随团的翻译更精通一些专业术语。在谈到经济问题时,他不仅能从具体的微观科技入手,而且可以宏观地把握整体国民经济的规划及目标,使外方十分佩服,同时也使朱镕基大加赞赏。<br/><br/>  结束对欧洲的六国访问,在回国飞机上,朱镕基就有些按捺不住自己发现人才的欣喜对徐匡迪说:“真没想到,你这位技术精英竟然对经济如此在行,看来仅仅让你管教育实在是有些不合适了。依你的才干,到计委工作比较合适。”<br/><br/>  当时,徐匡迪并没有太认真,但后来,他真的当上了上海市的计委主任。<br/><br/>  <b>4&nbsp;国内第一个院士市长</b><br/><br/>  为了更好地发挥徐匡迪的才能,上海市委决定让徐匡迪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兼计划委员会主任。不久,他出任上海市市长。在当选市长不久,徐匡迪以其科技方面的实力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国内第一位院士市长。<br/><br/>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徐匡迪,以他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是否适合于做一位政治家?徐匡迪对这一提问作了精辟回答。他说:“自然科学工作者考虑问题是微观的、具体的,政治家考虑问题是宏观的,且必须有战略眼光。但二者并非冲突,相反,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结合起来,这就要看个人的造化功力及政治信仰的功力了。”<br/><br/>  作为“院士市长”,徐匡迪花了很多精力提倡和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力图在知识经济时代不错失良机。他在1998年上海科技论坛上说,尽管上海成绩斐然,但要清醒地看到,上海的科技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大,与上海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经济地位不相称。<br/><br/>  徐匡迪开出的药方是力争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他指出:“上海的出路在创新”。他展望上海未来发展,把工程科技和城市经济结合起来,提出了“信息城市”。“虚拟城市”、“环保城市”、“海洋城市”的各种构想。并认为这是上海21世纪建成新型城市的一些基本思路,会逐步加以实现。<br/><br/>  不少人在羡慕上海的各方面发展的时候,常常禁不住对这位院士市长交口赞赏。说上海有一个科学家当市长,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是福莫大焉。<br/><br/>  <b>5&nbsp;“院士是不退休的”</b><br/><br/>  徐匡迪从不将官位放在心上。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即,徐匡迪就定下一条“六亲不认”的家规。他对自己的家属说:“我现在当了市长,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家庭成员也要维护。做得好,大家有光彩,做得不好也是家庭的耻辱。因此,在我任期内是六亲不认的,你们有什么事别来找我,我也不会给你们去办的。”徐匡迪常给家人讲古代清官的故事,他说,封建社会的清官都能做到的事情,共产党的干部则应该做得更好。<br/><br/>  徐匡迪曾经说过:“院士是不退休的,所以我必须终生为之奋斗。”在刚刚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徐匡迪提醒在座院士:“每一个院士要认识到自己的成绩是国家和人民培养的结果,工程科学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院士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希望单位里不要搞什么庆功大会,院士不是状元。希望院士继续在自己的领域里多带中青年人成长,勤勤恳恳做专业工作千万不要成为社会活动家。”<br/>------------</p><div>今天下午,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看书,在冶金工业部分突然看到了&lt;徐匡迪文选&gt;.以前,总以为只有文人墨客才有小说,散文,报告等等出文选呢,今天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太过瞎暗了.徐匡迪:1937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后在上海某高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并在80,90年代多次到国外学习,科学研究,在冶金基础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以深厚的学术理论与造诣当选为工程院院士,目前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在政治领域,徐老先生也做的十分成功,1995年开始任上海市市长,现任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lt;徐匡迪文选&gt;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徐老先生主要的学术论文,其中大部分为金属冶炼专业学术文章,还有一部分为钢铁冶金行业分析文章.</div><div></div><div>以前,常听同学谈论科技大学毕业的牛人,包括徐老先生.其中,感觉最值得研究得恐怕也最属徐老先生了,我试图在找到象徐老先生,怎么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取得双重丰收,这二者之间又是怎么权衡的,平衡点怎么掌握的呢?那么学术的务实和严谨,与政治尔愚我诈和勾心斗角,二者是很矛盾的,他又是怎么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呢?这些疑问吸引着我,我想这就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大所在吧.</div><div></div><div>从书中徐老先生自述中,自己感觉先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一,出身于知识分子家挺,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先生出生于己于1937年,正直日本全面侵华,然而父母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曾先后辗转多所学校求学,学校教学质量很好.二,中学良好的教育及北京钢铁学院5年的求学培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禁的科学态度,为他的成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北京钢铁学院的大学生活,当年北京钢铁学院在全国名列前茅,学校优良的学风和优秀的老师曾造就了中国冶金行业的主要干将,包括徐老先生.老先生对自己大学时的主要任课老师如数家珍,可见影响之深厚.三,进入主流行业,钢铁是一个新型国家的主要行业,关系国家战略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要赶英超美.目前,已经从钢铁完全靠进口到目前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建国后50年其间,中国已国有经济为主,造就我们国家现在重多的工程师政治家,而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要害部门,徐老先生便是其一.四,始终给着时代走,与时俱进.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重型工业发展一直是国家主流,钢铁是国家主要发展的战略产品,徐老先生从即有工业救国之志,1954年开始进入大学即投身国家钢铁事业,80年代后,中国对外开放不段扩展,钢铁行业开始接触世界,徐老先生即走出国门,进行科学研究与考察,为中国冶金与世界的交流与学习做了很大贡献.也正是这么丰富的经历才使他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国情,以至于可以作为上海市长发挥更大的力量.</div><div></div><div></div></font></td></tr></tbody></table></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7 15:09:35编辑过]

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5:06:47

穿过针眼的“骆驼”<br/>——记我校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br/><br/>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07-04-06 15:56 点击: 3691 <br/>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背景色: <br/><br/><br/>2007年初春,一个令交大人自豪和振奋的消息从海外迅速传偏大江南北:中国西安<br/>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br/>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迄今为止,此前包括茅以升、王淀佐、郑哲敏<br/>、宋健和徐匡迪,我国共有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br/><br/><br/><br/><br/>难以穿过的“针眼”<br/><br/><br/><br/>姚熹当选的消息自美国国家工程院伍尔夫院长2月10日在华盛顿宣布后,被全国包<br/>括CCTV、人民日报、新华网等近百家媒体转载。而姚熹本人还是在2月11日晚,浏览美<br/>国国家工程院网站时才得知入选的,这时的他颇感意外,淡然一笑“骆驼终于穿过了针<br/>眼”。 <br/><br/>美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历来都以严格和公正著称,对外籍院士的遴选更要额外增加<br/>多位科学家进行独立评审,而且每次当选的外籍院士名额不超过10位。曾经有业内人士<br/>引用《圣经》中一句话这样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就像把一个骆驼从针眼<br/>里拖过去一样难。<br/><br/>2005年初夏,国外一位深知姚熹学术活动情况的前辈提出要推荐他为美国工程院院<br/>士,并希望他提供一份简历。抱着却之不恭的态度,姚熹于2006年初发去了一份简历,<br/>随后本着石牛入海的心情就没有再多加考虑了。直到2006年底,他偶然得知中国工程院<br/>徐匡迪院长已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觉得这件事已经结束,“石牛”已经<br/>入海了。他,心静如水。<br/><br/>2006年底他在组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时却遇到了问题,在邀请有关科学家参加时,<br/>邀请信发出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回音。眼看时间紧迫,姚熹忽然想到:是不是因为自<br/>己落选了,有关人士不好意思告诉他。所以他随即又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他的感谢,并<br/>特别强调落选是意料中的事,再次邀请对方参加。结果回答却出乎所料:没有回音是因<br/>为回信发到了一个已废弃的老地址没有收到,而2007年的院士选举还没有开始呢!<br/><br/>经历了这样的误会,清风过后,姚熹对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入选美国国家工<br/>程院外籍院士,自然也就波澜不惊了。虽说在他头顶上已经拥有着三个院士的光环:中<br/>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和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但是他对又能当选美国国<br/>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意外之余,由衷欣慰。在他看来,这一殊荣不仅是国际学术界对他<br/>个人学术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我国在电子陶瓷科学和工程创新方面的一个高度肯定。<br/><br/><br/>中国高校的“骆驼”<br/><br/><br/>作为从中国高校走出来的第一位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可以说是新中国最<br/>早一批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由于国家发展需要和响应“向科学进军”的时代<br/>使命,1957年毕业留校后他便开始在我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1958年他与百余名师生一<br/>起在西安高压电瓷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从无到有制成了我国第一台33万千<br/>伏的高压陶瓷套管。<br/><br/>从1959年开始,姚熹便在我校独立开设了一门新课。当时的高校正处在总路线、大<br/>跃进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以及随后的反右倾运动中,各项活动极其繁忙,<br/>而姚熹面对这门除了课程名称什么也没有的新课,他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广泛收集资料,<br/>即使零零星星的只言片语也不放弃,还深入到工厂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在运动之余<br/>,只有利用晚上时间,整理制定大纲,一边编写讲义,一边讲课。为了讲好这门课,他<br/>又用两年时间边讲课、边编写教材,终于完成了60万字的《无机电介质》一书。这段时<br/>间的教学磨砺从此奠定了他在铁电学和电子陶瓷领域厚积博发的学术研究基础。<br/><br/>在教学科研中,姚熹体会最深的是:一门学科,学一遍不如教一遍,教一遍不如写<br/>一遍。1961年,姚熹就已成为研究生导师了,1964年他指导的第一位电子陶瓷方面的研<br/>究生毕业。执教50年,如今育得桃李满天下,为我国铁电学和电子陶瓷领域培养出了大<br/>批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国内和国际科技舞台上,对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br/><br/>1993年,他发起建立了亚洲铁电学会(AFA),并担任主席。2005年参与筹建了亚<br/>洲电子陶瓷学会(AECA),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他通过自己的学术活动,推动和<br/>凝聚了亚洲的学术力量,大大提升了我国和亚洲在铁电学和电子陶瓷方面的国际学术地<br/>位。<br/><br/>2002年,姚熹院士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荣获美国IEEE铁电学成就奖的学者。美国<br/>IEEE铁电学成就奖是国际铁电学界的最高荣誉,IEEE在他的获奖引言中有这样的评价:<br/>表彰其“对铁电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中国电子陶瓷教育的领导作用,以及对国内和国<br/>际铁电学界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了他在学术和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同年,他<br/>又被选为美国陶瓷学会的会士。<br/><br/>如今,姚熹被公认为是我国在铁电陶瓷研究和纳米材料研究方面的主要奠基人和开<br/>拓者之一,并被国内外同行看成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代表。这位花白平头<br/>、个头不高,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双目炯炯有神的大学者,以其标志性的儒雅微笑和耿<br/>直干练,严谨治学,精勤育人,坚持不懈地活跃在中国高校,给国内外学术界留下了深<br/>刻印象,享有相当高的声望。 <br/>半个世纪以来,他一路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勤奋跋涉,开拓创新,如同一头“骆<br/>驼”,耐住征程的寂寞,背负沉重的责任,持之以恒,依然行进在路上。<br/><br/>另辟蹊径从头越<br/><br/><br/><br/>姚熹所从事的电介质和电子陶瓷学术研究,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工程的角度<br/>,都不是大学科领域中的主流,往往不被重视。1953年姚熹被保送进入交通大学电机系<br/>,他按照当时国家的需要,放弃了那时最热门的电机专业,主动填报了大家不太了解和<br/>喜欢的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1957年,年仅22岁的姚熹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br/>另辟蹊径,又一脚踏进一个不被看好的荒芜之地,开始了铁电陶瓷的研究。<br/><br/>半个世纪以来,姚熹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坚韧,<br/>始终坚守在铁电陶瓷这个非主流不被看好的专业领域,活跃在学术界。在国家“七五”<br/>、“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担<br/>任了国家高技术新材料研究计划(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无机功能材料方面的责<br/>任专家,主持了多项有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获准专利10余项。他通过50年<br/>来的学术探索和追求,在国内和国际学术舞台上,吸引了一批化学、物理、电子和材料<br/>领域的学者加入这个行列,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为我国以至亚洲在国际学术舞<br/>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br/><br/>在学术活动中,姚熹思维敏捷、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他不愿意做别人已经做过的<br/>事情,有着一种“见人所未见,说人所未说,干人所未干”的大师气魄。他将辩证法引<br/>入学术研究,在铁电学研究中从哲学的角度对弛豫性铁电行为进行分析,从大家司空见<br/>惯的介电温谱、频谱和偏压特性中观察到了材料纳米结构的变化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巨大<br/>影响,提出了微畴-宏畴转变机制。他所提出的纳米微畴及其在外场下的响应机制已被<br/>随后的研究所证实并被广泛接受,成为研究弛豫型铁电体介电行为的重要基础。他还用<br/>辩证法来观察电子陶瓷的发展,往往能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常有着与众不同的认<br/>识和看法。现在他还指导着研究生开展钛酸锶铋陶瓷体系的研究,而这个问题竟然是他<br/>在50年前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仍然还在坚持进行研究。<br/><br/>尽管姚院士已经站在了本领域的风口浪尖,但是他对本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忧患<br/>意识和危机感。他的忧虑在其主编的经典电介质科学丛书之一《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化<br/>学》序言中表露无遗。虽然电介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对实<br/>际电介质中所发生的电物理过程的认识相对于半导体来说实在很难令人满意,电子陶瓷<br/>作为一类重要的电介质材料的研究工作还主要依靠事实和经验的积累。姚院士认为,材<br/>料科学正在从经验走向科学,其科学性有待大大提高,我们要认真考虑如何与时俱进来<br/>发展电子陶瓷。在他向第四届亚洲电子陶瓷大会所作的主题报告《电子陶瓷的展望》中<br/>,一个与学科共命运的老学者,凭着自己50多年持之以恒在同一领域中耕耘的深切体会<br/>,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后来人共享自己的认识和思索。<br/><br/>这些也是他近10年学术活动的关注点。他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没有长期在本领域的<br/>学术活动和积累是很难看到的。他认为这些其他人不容易关注到的问题,是他自己今后<br/>在学术上能为学科发展所做的努力。<br/><br/><br/>大道之行交大情<br/><br/><br/>姚熹院士自1958年迁校来到西安,在西安交大整整工作了49年。这49年不仅经受了<br/>风风雨雨的磨练和日常生活的艰辛,而且坚持了学术的冷清,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br/>两鬓斑白的院士,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挥洒在了西北大地上,建树卓著。<br/><br/>这49年犹如一杯浓茶,淡泊品味。言谈中,姚院士手中始终紧握着一个碧绿色小茶<br/>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杯子,居然是当年迁校刚到西安时他花几毛钱买的,不离不弃,<br/>使用至今。在他眼里,小茶杯是扎根西安的纪念,更是一种“西迁精神”的象征。<br/><br/>人生能有几个49年?对于祖籍江苏的姚熹,埋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霜染两鬓<br/>,直到1998年,年过花甲的姚院士才到上海同济大学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阵地,也算<br/>满足多年来叶落归根的心愿。<br/><br/>多年来,作为我国无机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科学的学术领跑人,姚院士的学术活动<br/>可谓繁忙。为了工作需要,他曾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所任兼<br/>职教授。此外,他还被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聘为名誉教授。在<b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他被聘任为享有很高荣誉的“南洋教授”,是国内的第一位“南<br/>洋教授”。<br/><br/>当学问做到一定境界,便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姚院士来说,面对如此<br/>众多的兼职和学术活动,他所追求的是在学术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姚院士的大道之行,<br/>无疑带动了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在相关学科上<br/>的飞速发展。他以西安交大为根据地,在上海、香港、新加坡、印度、日本等亚洲地区<br/>组织铁电体和电子陶瓷学术会议,通过广泛的学术活动,激发了电子陶瓷学术的区域活<br/>力,提升了中国,乃至亚洲在国际电子陶瓷界的声誉。<br/><br/>近十年来,年过古稀的姚熹夫妇时常往返奔波于西安和上海两地,每年都回学校好<br/>几次。尽管很多事情都让给了年轻人,但是每次回来,他或指导学生和年轻教师做课题<br/>,或授课做报告等,总是忙得不亦乐乎。<br/><br/>无论天涯海角,无论过去现在,姚熹院士的根基始终在西安交通大学。而每当樱花<br/>灿烂时,他总会回来。<br/><br/>

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5:10:52

<h1 class="firstHeading">徐匡迪</h1><div id="bodyContent"><h3 id="siteSub">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3><div id="contentSub"></div><div id="jump-to-nav">跳转到: <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frac34;&aring;Œ&iexcl;è&iquest;&ordf;#column-one">导航</a>, <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aring;&frac34;&aring;Œ&iexcl;è&iquest;&ordf;#searchInput">搜索</a></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class="thumb tright"><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 142px;"><a class="internal" title="徐匡迪"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XuKuangDi.jpg&amp;variant=zh-cn"><img class="thumbimage" height="180" alt="徐匡迪"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5/57/XuKuangDi.jpg" width="140" longdesc="/w/index.php?title=Image:XuKuangDi.jpg&amp;variant=zh-cn"/></a>
                                <div class="thumbcaption"><div class="magnify" style="FLOAT: right;"><a class="internal" title="放大"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XuKuangDi.jpg&amp;variant=zh-cn"><img height="11" alt="" src="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width="15"/></a></div>徐匡迪</div></div></div><p><b>徐匡迪</b>(<a title="1937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37%E5%B9%B4&amp;variant=zh-cn">1937年</a>12月─)男,<a title="汉族"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89%E6%97%8F&amp;variant=zh-cn">汉族</a>,<a title="浙江"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99%E6%B1%9F&amp;variant=zh-cn">浙江</a><a title="桐乡"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1%90%E4%B9%A1&amp;variant=zh-cn">桐乡</a>人,<a title="全国政协"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8%E5%9B%BD%E6%94%BF%E5%8D%8F&amp;variant=zh-cn">全国政协</a>副主席、<a title="中国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7%A5%E7%A8%8B%E9%99%A2&amp;variant=zh-cn">中国工程院</a>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长。<a title="上海大学"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E5%A4%A7%E5%AD%A6&amp;variant=zh-cn">上海大学</a>博士生导师,前<a title="上海"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amp;variant=zh-cn">上海</a>市市长。</p><p><br/></p><p><a name=".E5.B1.A5.E5.8E.86"></a></p><h2><span class="editsection">[<a title="编辑本节"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E%90%E5%8C%A1%E8%BF%AA&amp;action=edit&amp;section=1">编辑</a>]</span>
                        <span class="mw-headline">履历</span></h2><p><a title="1954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4%E5%B9%B4&amp;variant=zh-cn">1954年</a>至<a title="195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9%E5%B9%B4&amp;variant=zh-cn">1959年</a><a title="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7%E4%BA%AC%E9%92%A2%E9%93%81%E5%B7%A5%E4%B8%9A%E5%AD%A6%E9%99%A2&amp;variant=zh-cn">北京钢铁工业学院</a>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学习。</p><p><a title="195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9%E5%B9%B4&amp;variant=zh-cn">1959年</a>至<a title="1963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3%E5%B9%B4&amp;variant=zh-cn">1963年</a>北京钢铁工业学院、<a title="北京钢铁学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7%E4%BA%AC%E9%92%A2%E9%93%81%E5%AD%A6%E9%99%A2&amp;variant=zh-cn">北京钢铁学院</a>冶金系助教。</p><p><a title="1963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3%E5%B9%B4&amp;variant=zh-cn">1963年</a>至<a title="197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1%E5%B9%B4&amp;variant=zh-cn">1971年</a><a class="new" title="上海工学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E5%B7%A5%E5%AD%A6%E9%99%A2&amp;action=edit">上海工学院</a>冶金工程系助教、炼钢教研室副主任。</p><p><a title="197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1%E5%B9%B4&amp;variant=zh-cn">1971年</a>至<a title="197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2%E5%B9%B4&amp;variant=zh-cn">1972年</a>下放<a title="安徽省"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9%E5%BE%BD%E7%9C%81&amp;variant=zh-cn">安徽省</a><a title="凤阳"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7%A4%E9%98%B3&amp;variant=zh-cn">凤阳</a><a title="五七干校"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94%E4%B8%83%E5%B9%B2%E6%A0%A1&amp;variant=zh-cn">五七干校</a>劳动。</p><p><a title="197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2%E5%B9%B4&amp;variant=zh-cn">1972年</a>至<a title="1980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0%E5%B9%B4&amp;variant=zh-cn">1980年</a><a class="new" title="上海机械学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E6%9C%BA%E6%A2%B0%E5%AD%A6%E9%99%A2&amp;action=edit">上海机械学院</a>、<a class="new" title="上海工业大学"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E5%B7%A5%E4%B8%9A%E5%A4%A7%E5%AD%A6&amp;action=edit">上海工业大学</a>冶金工程系助教、讲师、炼钢教研室主任。</p><p><a title="1983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3%E5%B9%B4&amp;variant=zh-cn">1983年</a>6月加入<a title="中国共产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5%85%9A&amp;variant=zh-cn">中国共产党</a>,</p><p><a title="1980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0%E5%B9%B4&amp;variant=zh-cn">1980年</a>至<a title="1986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6%E5%B9%B4&amp;variant=zh-cn">1986年</a>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其间:<a title="198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2%E5%B9%B4&amp;variant=zh-cn">1982年</a><a title="3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amp;variant=zh-cn">3月</a>至<a title="1983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3%E5%B9%B4&amp;variant=zh-cn">1983年</a><a title="2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amp;variant=zh-cn">2月</a><a title="英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B%B1%E5%9B%BD&amp;variant=zh-cn">英国</a>帝国理工学院做合作研究、访问学者;<a title="1984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4%E5%B9%B4&amp;variant=zh-cn">1984年</a>3月至<a title="1985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5%E5%B9%B4&amp;variant=zh-cn">1985年</a><a title="6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6%E6%9C%88&amp;variant=zh-cn">6月</a>赴<a title="瑞典"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1%9E%E5%85%B8&amp;variant=zh-cn">瑞典</a><a title="斯堪的那維亞"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AF%E5%A0%AA%E7%9A%84%E9%82%A3%E7%B6%AD%E4%BA%9E&amp;variant=zh-cn">斯堪的那维亚</a>-兰塞尔公司任副总工程师、技术经理)。</p><p><a title="1986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6%E5%B9%B4&amp;variant=zh-cn">1986年</a>至<a title="198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9%E5%B9%B4&amp;variant=zh-cn">1989年</a>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p><p><a title="1989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9%E5%B9%B4&amp;variant=zh-cn">1989年</a>至<a title="199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1%E5%B9%B4&amp;variant=zh-cn">1991年</a>上海市教卫办公室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长、党组书记。</p><p><a title="199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1%E5%B9%B4&amp;variant=zh-cn">1991年</a>至<a title="199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2%E5%B9%B4&amp;variant=zh-cn">1992年</a><a class="new" title="上海市计委"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E5%B8%82%E8%AE%A1%E5%A7%94&amp;action=edit">上海市计委</a>主任、党组书记。</p><p><a title="199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2%E5%B9%B4&amp;variant=zh-cn">1992年</a>8月至12月上海市副市长兼市计委主任、党组书记。</p><p><a title="199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2%E5%B9%B4&amp;variant=zh-cn">1992年</a>12月至<a title="1994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4%E5%B9%B4&amp;variant=zh-cn">1994年</a>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p><p><a title="1994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4%E5%B9%B4&amp;variant=zh-cn">1994年</a>至<a title="1995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5%E5%B9%B4&amp;variant=zh-cn">1995年</a>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p><p><a title="1995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5%E5%B9%B4&amp;variant=zh-cn">1995年</a>至<a title="200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1%E5%B9%B4&amp;variant=zh-cn">2001年</a>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1995年当选为<a title="中国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7%A5%E7%A8%8B%E9%99%A2&amp;variant=zh-cn">中国工程院</a>院士)。</p><p><a title="200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1%E5%B9%B4&amp;variant=zh-cn">2001年</a>至<a title="200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2%E5%B9%B4&amp;variant=zh-cn">2002年</a><a title="中国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7%A5%E7%A8%8B%E9%99%A2&amp;variant=zh-cn">中国工程院</a>党组书记。</p><p><a title="200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2%E5%B9%B4&amp;variant=zh-cn">2002年</a>任<a title="中国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7%A5%E7%A8%8B%E9%99%A2&amp;variant=zh-cn">中国工程院</a>院长、党组书记。</p><p><a title="2003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3%E5%B9%B4&amp;variant=zh-cn">2003年</a>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同年9月兼任<a class="new" title="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7%A5%E4%B8%9A%E7%BB%8F%E6%B5%8E%E8%81%94%E5%90%88%E4%BC%9A&amp;action=edit">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a>会长。</p><p><a title="2003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3%E5%B9%B4&amp;variant=zh-cn">2003年</a>5月当选<a class="new" title="瑞典皇家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1%9E%E5%85%B8%E7%9A%87%E5%AE%B6%E5%B7%A5%E7%A8%8B%E9%99%A2&amp;action=edit">瑞典皇家工程院</a>外籍院士。还是<a class="new" title="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协会"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B%B1%E5%9B%BD%E7%9A%87%E5%AE%B6%E5%9C%9F%E6%9C%A8%E5%B7%A5%E7%A8%8B%E5%B8%88%E5%8D%8F%E4%BC%9A&amp;action=edit">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协会</a>荣誉会员和<a class="new" title="英国皇家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B%B1%E5%9B%BD%E7%9A%87%E5%AE%B6%E5%B7%A5%E7%A8%8B%E9%99%A2&amp;action=edit">英国皇家工程院</a>荣誉院士。</p><p><a title="2006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6%E5%B9%B4&amp;variant=zh-cn">2006年</a><a title="9月21日"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21%E6%97%A5&amp;variant=zh-cn">9月21日</a>,荣获<a title="瑞典"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1%9E%E5%85%B8&amp;variant=zh-cn">瑞典</a>皇家北极星大十字司令官勋章。</p><p><a name=".E8.AF.84.E4.BB.B7"></a></p><h2><span class="editsection">[<a title="编辑本节"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E%90%E5%8C%A1%E8%BF%AA&amp;action=edit&amp;section=2">编辑</a>]</span>
                        <span class="mw-headline">评价</span></h2><p>徐匡迪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位“院士市长”,担任市长期间还带了几个<a title="博士"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A%E5%A3%AB&amp;variant=zh-cn">博士</a>班,与学术界关系密切,而且<a title="英语"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B%B1%E8%AF%AD&amp;variant=zh-cn">英语</a>流利,曾经用英语接受<a title="BBC"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BBC&amp;variant=zh-cn">BBC</a>访谈节目《Hard Talk》专访。他被视为是前中国总理<a title="朱镕基"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C%B1%E9%95%95%E5%9F%BA&amp;variant=zh-cn">朱镕基</a>的亲信(他在朱镕基担任市长期间被提拔到市委工作),工作作风务实,深受上海人民爱戴、台商敬重。</p><p>他的主要贡献是改善了上海的投资环境,继续了<a title="浦东"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A6%E4%B8%9C&amp;variant=zh-cn">浦东</a>开发的政策,使得上海在其任内再度重现经济繁荣。因其任内出色的工作表现以及他与朱镕基的密切关系,曾经一度传言徐匡迪可能升任国务院副总理,但<a title="200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1%E5%B9%B4&amp;variant=zh-cn">2001年</a>徐匡迪突然辞去上海市长职务,转任中国工程院党委书记,引起外界猜测,此前有媒体一直揣测徐匡迪与上海市委书记、后担任<a title="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85%B1%E4%B8%AD%E5%A4%AE%E6%94%BF%E6%B2%BB%E5%B1%80%E5%B8%B8%E5%A7%94&amp;variant=zh-cn">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a>的<a title="黄菊"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84%E8%8F%8A&amp;variant=zh-cn">黄菊</a>不合,但从未能证实。</p><table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5%; MARGIN: 0.5em auto; WIDTH: auto;"><tbody><tr style="TEXT-ALIGN: center;"><td align="center" width="30%">前任:<br/><b><a title="宋健"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B%E5%81%A5&amp;variant=zh-cn">宋健</a></b></td><td width="40%" style="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center;"><b><a title="中国工程院"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B7%A5%E7%A8%8B%E9%99%A2&amp;variant=zh-cn">中国工程院</a>院长</b><br/><a title="2002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2%E5%B9%B4&amp;variant=zh-cn">2002年</a>—</td><td align="center" width="30%">'</td></tr><tr style="TEXT-ALIGN: center;"><td align="center" width="30%">前任:<br/><b><a title="黄菊"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84%E8%8F%8A&amp;variant=zh-cn">黄菊</a></b></td><td width="40%" style="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center;"><b><a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amp;variant=zh-cn">中华人民共和国</a><a title="上海市"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A%E6%B5%B7%E5%B8%82&amp;variant=zh-cn">上海市</a><a title="市长"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8%82%E9%95%BF&amp;variant=zh-cn">市长</a></b><br/><a title="1995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5%E5%B9%B4&amp;variant=zh-cn">1995年</a><a title="2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amp;variant=zh-cn">2月</a>—<a title="2001年"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1%E5%B9%B4&amp;variant=zh-cn">2001年</a><a title="12月"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amp;variant=zh-cn">12月</a></td><td align="center" width="30%">继任:<br/><b><a title="陈良宇"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88%E8%89%AF%E5%AE%87&amp;variant=zh-cn">陈良宇</a></b></td></tr></tbody></table></div>

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5:13:31

<p>试图在找到象徐老先生,怎么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取得双重丰收,这二者之间又是怎么权衡的,平衡点怎么掌握的呢?</p><p>那么学术的务实和严谨,与政治尔愚我诈和勾心斗角,二者是很矛盾的,他又是怎么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呢?这些疑问吸引着我,我想这就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大所在吧.</p>

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7:04:53

<p><br/>仅有1%的人想当工人说明了什么<a href="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a> 2007年05月06日 03:21 中国青年报<br/>  毋庸讳言,对于今天的青年人而言,选择职业的确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择业的自由。应该说,无论选择什么职业,只要是“</p><p>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都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现在面对(比如上海市对4000户家庭做的一次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想当工人”,</p><p>(比如江苏省招聘2007年公务员)740人报名竞争一个科办员名额的现象,我们该怎么看?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客观存在——中国的经</p><p>济发展现实决定了社会需要多少公务员、多少白领、多少工人……青年人求职的主观意愿越是接近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青年人才越能</p><p>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p><p>  尽管,目前有多份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在社会上流传。这些报告都以各自的数据、角度探究极其复杂的劳动力市场,难免会出</p><p>现相互间的不一致。但一方面是青年人就业困难,一方面是工矿企业的工作没人看得起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个一不小心就成为财</p><p>富英雄的时代,大家都在寻找回报最好的工作,而路却越走越窄。那么,这种社会成员都对某一种职业趋之若鹜,或对某一种职业无人问</p><p>津的现象,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吗?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吗?值此欢度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之际,《思想者》以“仅有1%的人想当</p><p>工人说明了什么”为题,刊登几篇不同视角的文章,以期引发大家思想的碰撞,期盼青年人能更理性地对待职业选择问题,更客观地理解劳</p><p>动力市场,更好地设计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 </p><p>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择业心理 </p><p>  -沈杰 </p><p>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转型,我们正在迈向一个现代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尽管从短时段来看,社会结</p><p>构转型与社会心理嬗变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呈现出一方为因,另一方为果的特征。但是如果从长时段来看,两者之间乃是一种互构性的关系</p><p>。换言之,不仅社会结构的状况会对社会心理的态势产生基础性的影响,而且社会心理的态势也会对社会结构的变迁发生重要的作用。 </p><p>  作为社会心理的一个具体领域,择业心理与社会心理的整体特征一样可以划分出两个具体层面:一个层面是价值观念,即日常所说的</p><p>择业观念;另一个层面属于社会心态,即日常所说的择业意向。一般而言,价值观念属于较理性的层面,是深层的认知结构,处于相对稳</p><p>定的状态,对于社会心理的其他方面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实质性内涵。社会心态则属于感性的层面,是表层化</p><p>的情感表征,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内涵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更加及时、动态的再现。 </p><p>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与整个社会心理的嬗变趋于现代取向相一致,择业心理也正经历从传统取向到现代取向的转变。 </p><p>  改革开放以前,在具有高度计划性特征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广大社会成员并不存在选择职业的问题。当时的就业或“参加工作”,完全</p><p>是在“单位制”中实现的。“择业”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现实,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开始发展市场经济之后出现的。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p><p>国家推出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与此同时,也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在择业心理上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现代取</p><p>向,主要表现为:(1)在择业目标上,逐渐关注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上,职业能否为个人提供良好的发展</p><p>前景这一条件常常被排序在第一位。(2)随着“铁饭碗”意识的式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开始形成。曾经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p><p>定性”,逐渐被更多地放在非优先考虑的地位上。(3)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很大程度地淡化。自由度较大、自主性较强</p><p>的从业方式以及时代特征鲜明、管理体制规范的从业机构开始受到青睐。(4)在职业流动方面,主动变换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多数人不</p><p>仅在择业时更倾向于自我决策,而且在流动或“跳槽”时也表现出更多的能动性。应该说,这些带有鲜明现代取向的择业心理,在中国市场</p><p>经济启动,社会开始步入后单位制时代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表现得尤其突出。 </p><p>  然而,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民生的第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势之下,社</p><p>会成员的择业心理发生了一些非常敏感和微妙的变化。深入分析可以看到,尽管在择业的价值观念上,现代取向依然明显,但是在择业的</p><p>具体意向上,却时常表现了某些传统取向的回潮。可以说,当前社会成员在择业方面,其价值观念层面与社会心态层面之间表现出了一定</p><p>程度的一致性和矛盾性,择业心理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传统取向与现代取向之间徘徊。 </p><p>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择业心理?从社会发展的走向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做出以下几个层面的分析和断言。 </p><p>  首先,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具体表现,平等劳动观念应该成为社会倡导的择业观念的基础和前提。平等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理</p><p>想。这里所说的平等,不仅指作为权利的获得劳动机会的平等,而且还指作为价值的劳动本身的平等,一个本质的表现就在于,这样的理</p><p>念应该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即任何工作都没有高贵低贱之分。正如在高度现代化社会中所能看到的,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通过</p><p>合法手段取得收入,就都是一份工作。相反,只有在传统的价值观视野中才会将工作划分高贵低贱之别。值得肯定的是,有关调查表明,</p><p>在当今中国青年日益增强的经济自立意识中,更注重的是工作的实质方面,而非工作的形式方面,换言之,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现代取向</p><p>。 </p><p>  其次,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而且社会进步程度越高,这一特点将表现得愈加明显。现代化进</p><p>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结构的分化,具体表现为行业的更加细致化,以及与此相应的职业的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p><p>特长的个人寻找更能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而当今兴起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设计,正是为了促进个人独特的</p><p>发展需求与就业市场的职业要求之间达成更高程度的相互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越现代,就越应该鼓励其成员充分发展个人的职业</p><p>理想及其个性特征展现,而不宜提倡大家共同选择某一种职业。当然,与此并不矛盾甚至可作为前提的是:某一种能力或个性类型的人,</p><p>如果从事与其类型相符合的工作,将可能成为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两全齐美的事。从这一角度看,假如社会成员都对某一种职业趋之若</p><p>鹜,或对某一种职业无人问津,无疑表现了人们在职业发展上的单面化,甚至畸形化。 </p><p>  第三,如果求职者都仅把公务员作为推崇的职业而对当工人、农民敬而远之,则表明社会心理中仍然存在较浓重的传统取向。原因在</p><p>于:它显露出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尤其是作为其实质的权力崇拜情结;反映出了仍未消失的“皇粮”意识,这势必成为对开拓创新所</p><p>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的一种抑制;促使人们依然涌向单一或狭窄的职业道路,从而阻碍了社会成员发展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前景</p><p>。 </p><p>  一些早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社会成员职业心理中具有的某种超越性,对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起飞和顺利推进,都会产生</p><p>一种保障作用。这种超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纯粹功利的超越,二是对极端个人化的超越。其最重要的结果表现为,对纯粹功利的超越</p><p>导致了对理想的追寻,对极端个人化的超越导致了对社会的关怀。于是,当职业被作为一种“天职”来履行的时候,一个民族走向强盛便具</p><p>有了最坚实的心理层面。 </p><p>  当然,这种心理上的超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即对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而这一基础的形成,必须通过社会结构的不断完善</p><p>、社会福祉的日趋增加来加以实现。另一方面,建设起一种闪烁人文主义光辉、饱含终极价值关怀的社会文化,无疑将会有助于塑造一代</p><p>目光长远和胸怀广阔的择业者或从业者。 </p><p>  “鹤立鸡群”的公务员职业 </p><p>  -许群 </p><p>  最近,有人在上海市对4000户家庭做了一次入户调查,发现他们中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而且他们最期待的工作是公务员。这个</p><p>发现并不孤单。江苏省在招聘2007年公务员过程中,也发现类似的趋向。这次招聘中很多职位都是200人竞争一个职位,而最为热门的职</p><p>位是工商局的科办员一职,虽然这个职位只有一个名额,却有740人报名竞争该名额。 </p><p>  如果把视角从地方扩展到全国,我们就会有一些更加惊人的宏观发现。我们的经济用这四个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p><p>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把原材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并配送给千家万户,因此这四个产业是我们经济的核心产业。根据劳动部2006年</p><p>底公布的数字,这四个产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了整体用人需求的66.3%,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只占整体用人需求的1.2%。然而</p><p>,据有关专家统计,全国的各行各业中有12个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比率超过60%,它们全部集中在政府机关、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学</p><p>毕业生比率低于10%的有19个行业,它们则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 </p><p>  这些事例和数字说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个偏离的后果很严重——它有可能引起社会</p><p>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试想一下,如果大量的年轻人能把自己的求职视野从用人需求量不大的政府机关,转移到用人量非常广阔的社会生</p><p>产实践诸领域,那么,他们就能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p><p>  究竟应该如何修正这个偏离的意愿,不同的人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分析后说,应该予以严厉的批判,因为它是一种腐朽的“</p><p>官本位”观念。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无为而治,因为年轻人有选择自己职业的自由。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虽说都有各自的道理,却也都</p><p>有各自的缺陷。 </p><p>  在封建社会,大量的年轻人所攻读的“圣贤”之书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严重脱节,留给他们的惟一出路就是为封建皇帝去做官。今天的</p><p>年轻人不一样了,他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是社会生产实践中用得着的知识,他们在社会里到处都能找到用武之地。但是,与许多社会生产实</p><p>践工作机会相比,公务员职位不仅有较高的工资,而且还有较好的生活保障,于是很多年轻人才把公务员作为自己理想的职业。对这些年</p><p>轻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去“做官”,而是想抓住一个有高工资的稳定工作。因此,仅仅依靠严厉批判“官本位”观念,很难有效地削弱这</p><p>些年轻人对公务员职位的热情。 </p><p>  年轻人确有选择自己职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没有条件的。美国年轻人的求职自由与中国年轻人的不同;上海的与甘肃的不同;1</p><p>990年代的将会与2010年代的不同。更具体一点讲,在740个申请科办员一职的江苏青年中,只能有一个人的求职自由能获得回报,而其</p><p>他的739个将空手而归。这说明,谈自由不能脱离对周围环境因素的考察,抽象的自由,非常像一个瞎子逛街时拥有的自由——实质是一</p><p>种瞎撞的自由。这种盲目的自由观给年轻人带不来真正的幸福。 <br/></p>

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7:05:55

<p>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修正当前年轻人求职意愿的偏离呢? </p><p>  其一,打消年轻人对公务员职业的幻觉。其实,公务员与其他行业的工作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虽说公务员不必每天为生产定额</p><p>或销售定额去拼搏,但是公务员所面临的挑战却非同一般,非常类似于军队里的战士。班长给你十发子弹去执行任务,如果你回来时还剩</p><p>有子弹,算你没有完成任务;但是,如果你打光了子弹,却没能消灭十名敌人,也算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虽说公务员工作有高工</p><p>资,但公务员工作对人的要求却是非常独特的,是一个失败率很高的职业。 </p><p>  此外,中国的公务员待遇一定要考虑中国的现实。我们的社会里有几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到城市里找工作,而城市里还有大批隐性</p><p>失业人员急迫想找到工作。所以,在提升公务员待遇时,一定要分寸合适,不要人为制造出一个“鹤立鸡群”的局面。 </p><p>  其二,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一个人原则上能自由地选择任何工作职位,但是这种自由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规律才能获得</p><p>真正的个人回报。比如,如果大量具有相近条件的人追求同一职位,大家在相互倾轧中会同时贬值。不如换一个思路,在大家忙着争做公</p><p>务员时,聪明的人不妨把自己的求职自由“植入”目前还不“红火”的领域,那里或许生长出更多的幸福花朵。看一看美丽的美国苹果、鲜嫩的</p><p>马来西亚红杨桃,瞧一瞧“锈迹斑斑”的我国自产水果,难道这不正说明连种植水果这样简单的事都值得一做吗? </p><p>  工人农民就该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吗? </p><p>  -李布茗 </p><p>  似乎在我们今天这个崇尚物欲、讲究务实的年代,没人会再想起青年马克思17岁时写下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p><p>,也没人能再脱口而出地背诵出那激昂的如诗一般的句子: </p><p>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p><p>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p><p>,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p><p>  不是吗?尽管今天我们的媒体很喜欢没有针对性地大谈倡导主流价值观,但在面对青年个人的职业选择时,有些人立刻想到的是:这</p><p>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当然是多元的职业选择。其潜台词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谋一</p><p>份回报最高的职业呢?所以,如果有调查说(在上海)有99%的人不想当工人,(在江苏)740人报名竞争一个科办员的名额,那又有什么稀奇</p><p>?优胜劣汰嘛! </p><p>  这种貌似符合“社会有其内在运行规律”的“阶梯理论”的看法,我不能同意。当我们走向信息化、高科技的时代,一个社会最基础的劳动</p><p>者——工人、农民就该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吗?任何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都离不开分工协作,如果一个社会除了高水平的领导者、高智商的科</p><p>学家、高学历的白领,只有低技能的工人、低水平的农民、低学历的劳动者,试问:这样的社会结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来改变中国吗?一</p><p>个社会犹如一个乐队,音乐指挥只能有一个,而演奏者是大多数,如果人人都想当指挥家,他指挥谁呢?其实,不管是指挥者还是演奏者</p><p>,都是一个乐队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杰出的艺术家,而只有这个乐队全体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技术水平</p><p>大体一致时,才可能演奏出雄壮的交响曲。同理,在高科技时代的社会里,即便有科学家研究出尖端的科研成果,靠谁来转化推广为大规</p><p>模的生产?即便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提出令人鼓舞的社会改革方案,靠谁来具体实施推广呢?如果这个社会的基础——广大的工人、农</p><p>民都是优胜劣汰下来的产物,中国的现代化有可能实现吗? </p><p>  毋庸讳言,对于今天的青年人而言,选择职业的确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择业的自由。应该说,无论选择什么职业,只要是“</p><p>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都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现在面对“99%的人不想当工人”这个现象,我们该怎么看?视而不见?听其自然?</p><p>无所谓对与错?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吗?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吗? </p><p>  虽说今天不可能让多数人都具有青年马克思那样的胸怀,但因为你并不生活在真空之中,所以你的职业选择也不能不考虑社会的需求</p><p>,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你择业的路才不会越走越窄。因为说到底,个人的成功之路毕竟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p><p>  其实,那种以为在中国迈向创新时代的今天,普通劳动者、广大的工人、农民不过都是低学历、低水平、低技能群体的看法,才是真</p><p>正落伍的、陈腐的传统观念!正像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曾说过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p><p>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技能型人才。一个社会,白领多了,未必就是好事;推动社会进步的</p><p>,恰恰是蓝领阶层的崛起和扩大。 </p><p>  让蓝领成为我们的国家经济英雄 <br/></p>

radioyps 发表于 2007-5-17 17:07:18

<p><br/>  -耿银平 </p><p>  根据一项对上海4000户家庭的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p><p>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有人说是“官本位”的误导造成蓝领短缺,但我更认为,整个社会观念中的误解、歧视和冷淡也是重要原</p><p>因。 </p><p>  现在提到“工人”的称呼,还有多少人能像时传祥当年被刘少奇接见一样无比自豪呢?一个掏粪工人能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这不仅是</p><p>一种观念认同,更是对“劳动光荣”的社会价值观的弘扬。 </p><p>  有人说现在需要的是科技密集型行业和产业了,似乎体力劳动者过时了。然而,就是在今天,菲律宾的蓝领照样受到世界青睐。据报</p><p>道,“菲律宾2005年海外劳工汇款达108亿美元”。“菲律宾有800多万海外劳工在世界各地工作,占全国人口的10%,一个海外劳工养活着5</p><p>名家乡的亲人”。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与整个劳动观念和就业观念关系很大。“菲律宾历任总统十分重视和关心海外劳工,前总</p><p>统阿基诺夫人称海外劳工是菲“国家经济英雄”,前总统拉莫斯称海外劳工是“新的国家英雄”,阿罗约总统曾亲自去机场迎接返乡的海外劳工</p><p>。从1995年开始菲政府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海外劳工日”,每到圣诞节菲政府还在机场为他们铺上欢迎回国的红地毯”。 </p><p>  然而,看看我们对于蓝领阶层的社会认同,只是口头上说“劳动光荣”,技工的社会待遇、社会福利和培养机制一直就处于不尽如人意</p><p>的状态。我们口口声声重视技工,而各级政府对于技工学校的教育投入一直就非常薄弱,企业口头上重视技工,也不愿为技工承担培养责</p><p>任和义务(而在日本,每个企业都会为技工的培训承担经济责任)。特别是在我们的社会里,蓝领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不高,家长们自</p><p>然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蓝领行业。 </p><p>  如果我们的蓝领,也能像摩洛哥园丁、南美农工、东欧油漆工一样形成就业品牌,成为我们的“国家经济英雄”,何愁蓝领无人追捧呢</p><p>? </p><p>  还是让不想当工人农民的人自由选择好 </p><p>  -方兵 </p><p>  不久前,上海一民调机构采取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从中获知,99%的人不想当工人。类似社会调查有人对农村学生进行过</p><p>,所获结果同样是绝大多数人不想当农民。诸如此类的调查结果每每见诸媒体,总能博得“社会人士”的颇多感慨和忧虑。笔者认为,关注</p><p>可以,担心多余,批评不必。 </p><p>  关注可以。因为这个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信息量,对于我们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这个调查结果提醒我们的社</p><p>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把优化社会机制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即力争在不远的将来使社会更开放,更宽容,更有利于人员的流</p><p>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即让每一个阶层的人在职业选择上更自主。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人才机制,从而保证</p><p>了优秀青年可以脱颖而出;而一些没有成就的教授同样可以被淘汰出局,去洗盘子,开出租车;当事者和公众都认为这很正常。 </p><p>  这个调查结果尤其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改善社会的利益调节机制,让利益调整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定位,最大限度避免政策规定成为</p><p>既得利益者的护身符。同时应着力引导和改善大众的价值观念,真正消除那种由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落后的等级制度的价值理念,树立这</p><p>样一种理念: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是社会的需要,都应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由此实现自身价值。 </p><p>  担心多余。这是因为每个社会总有自己特有的解压阀、调节器,即许多看起来很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最终都会找到化解的途径和办法</p><p>,人们在忧虑青少年不想当工人、农民的同时,我们国家面临的仍然是再就业的难题,是农村隐性失业的存在,看到的仍然是大量农村青</p><p>年希望进工厂做工。一个社会有其内在运行规律,按照阶梯理论,人的自由选择和流动必定会把一部分人调整到工人的职业上来,愿意也</p><p>好,不愿意也好,主动也好,被动也好。 </p><p>  批评不必。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追求价值实现的途径与方式,只要不是好逸恶劳,坐等天上掉馅饼,便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难道不</p><p>愿意当工人、农民就误入歧途了吗?倘真如此,包括杨振宁在内的科学巨子、各界精英该如何评价?如果进一步追问,今天生活在城里的</p><p>人,绝大多数是当年因追求新生活而由农村进城来的,倘若摇身变成“城里人”后,去教训后来者,恐怕就不具有说服力。假如有人反问一</p><p>句:感慨和忧虑的“社会人士”,让你现在去当工人、农民你愿意吗?相信作肯定回答者不多。 </p><p>  换一个视角分析问题。今天,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显然不能认定只有到工厂当工人,到田间耕种土地,才算践行了主流社会</p><p>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否则,社会就没有必要前进。或者说,一定要让身处中国经济中心的,从小耳闻目睹金融、股票、高科技的上海人</p><p>,尤其是让上海的孩子毕业后都去当工人,那么,通过科技创新来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推动中国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就成为空谈。</p><p>其实,当科学家、金融家也是劳动,并且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崇的劳动,在今天本不成其为问题。 </p><p>  讲到这里,我们未必不需要提出一个反思自己思想方法的问题,事实上,要求人们回答想当工人和农民的预设前提中,原本属于后倾</p><p>的思维方式和僵化的思想观念,当我们喜欢以既成的传统的道德观来对照现实丰富多彩的社会之时,已经落后于时代。窃以为,在经济全</p><p>球化的今天,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维对于一个崛起的大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所以,还是让不愿当工人、农民的人自由选择的好。 </p><p>  相关背景 </p><p>  仅有1%的人愿做工人,“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p><p>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来源: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p><p>  “大学生不如农民工有竞争力。”近日,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崔仁泉透露,广州仍然面临较为沉重的就业压力,具体表现在劳</p><p>动者素质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未得到根本缓解;新生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 </p><p>  (来源:中国青年报4月12日) </p><p>  江苏:18万人报考公务员。记者发现,其中最热门的当数苏州吴江工商局一个基层工商分局(所)科办员职位,计划招录1人,由于专业</p><p>不限且只要具有本科学历,最终740人报名,628人通过了最终审核,以1∶628的竞争程度高居热门岗位首位。而第二大热门无锡市国土</p><p>资源局所招临港分局“土地管理科员”职位,计划招录3人,最终1046人通过审核。(来源:扬子晚报4月16日) </p><p>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p><p></p>

阿懒 发表于 2007-5-17 19:18:26

<p>我在上海,怀念徐匡迪同志。<br/>房价,若徐匡迪还在,是否不会这么高?很多人在这么议论着</p>

南华学童 发表于 2007-5-19 22:42:39

祝好人一生平安。

xianren007 发表于 2007-5-20 18:49:03

令人敬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科技精英与政治精英 徐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