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案例:年终奖带来的冲突
<SPAN style="COLOR: #990000"><SPAN style="COLOR: #000000">公司会议室里,中高层管理成员齐聚一堂,正为年终奖金的分配争论不休。</SPAN><P><STRONG> L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手机生产厂商,在2002年国内手机厂商业绩飙红时,上至公司高管,下至生产线的普通员工,均分得了数目不低的奖金。而在过去的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在国外品牌的打压下,萎缩非常严重,这给管理层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盈利额与去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今年的绩效标准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往上调整的,这样一来,奖金肯定是非常低,这对按绩效付酬的薪酬制度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特别是一些核心员工及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薪酬收入中绩效奖金占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如何兑现对一些新员工的入职承诺?</STRONG></P>
<P><STRONG> 艰难的博奕</STRONG></P>
<P><STRONG> “我坚决反对补贴年终奖的计划,”市场总监黄然翔态度非常坚决,“今年我们公司的利润本来已经非常薄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对市场的投入,以为在去年品牌铺垫的基础上,无需做更多的投入仍然可以取得同样的业绩。必须修正这一思路,为明年的市场推广做更好的准备。”</STRONG></P>
<P><STRONG> “你们所谈到的困难与资金需求,我都理解。”人力资源总监于薇满脸愁容,“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严格按去年底制定的绩效薪酬计划实施,按目前财务部开列的预算,我们给员工支付的年终奖金,只是年初我们承诺一些关键员工的六分之一。一方面,这些员工会认为公司欺骗了他们,从而增加他们对公司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对一些关键员工而言,这一收入水平意味着严重低于同行的薪酬水平,在竞争如此激烈、跳槽如此频繁的手机行业,我们无法挽留住员工呀!如果增加900万的预算,我们可以将年终奖的水平维持在去年的三分之一,至少公司可以对员工做个交代,员工也更容易理解公司的做法。”于薇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总裁。</STRONG></P>
<P><STRONG> 看得出,总裁的内心也非常矛盾,他没有正视于薇的目光,而是转向财务总监:“春节前后,挤出900万元的预算是否非常困难?”</STRONG></P>
<P><STRONG> 财务总监满脸难色,“这要看销售回款,不过从第四季度的回款情况来看,非常困难。”</STRONG></P>
<P><STRONG>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重视人力资本!”于薇半威胁半认真地提醒总裁,“没有兑现公司对员工的年终奖的承诺,给员工留下缺乏诚信的印象,如此低的薪酬收入,人力资源部更无法保证一些关键员工的去留。谈何吸引呢?”</STRONG></P>
<P><STRONG> 主管营销的副总裁反对说,“整个行业都是萧条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并不需要考虑!即使那些员工离开公司,就能保证在其他地方获得更高的收入?今年这种情况,我敢担保没有几家手机厂商能发得出高额的年终奖!”</STRONG></P>
<P><STRONG> 公司没有诚信?</STRONG></P>
<P><STRONG> 停好车时,不经意地瞄了一眼,看到了公司研发部经理贺刚的车刚好停在边上。于薇刚落座,就笑着问贺刚:“不会是有什么好事要告诉我吧?”</STRONG></P>
<P><STRONG> 素来说话玩笑多于实话的贺刚却一脸严肃:“于总,我想辞职!”</STRONG></P>
<P><STRONG> 于薇的心“格登”一沉,老练的她还是没在脸上表现出来,表情轻松地问道:“为什么?”</STRONG></P>
<P><STRONG> “我觉得,公司太没诚信了。”贺刚非常直接地说,“去年底,公司挖我过来做这个经理的时候,许诺我的年收入至少可以达到20万,现在呢?我连14万都拿不到,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还不如我的前一个东家呢,至少15万稳稳到手呀。”</STRONG></P>
<P><STRONG> “你就为了这个钱而想离职?”于薇盯着贺刚说,在她看来,这个小伙子技术出众,对新技术尤为敏感,堪称手机研发的良材。由于与她私交颇佳,所以她与他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多的遮遮掩掩,更为直接。</STRONG></P>
<P><STRONG> “这只是一个因素,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公司尊重我们这些员工的感觉!”贺刚解释说,“我们也知道,今年整个行业都不是非常景气,公司不能兑现年终奖的承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理解的,但你看看吧,现在大家都知道,公司正准备向国外大采购,扩大生产线,在市场上要做大投入,为何却没有考虑过我们这些员工的感受呢?毕竟,公司去年底准备大扩张的时候,挖来了很多人才,对这些员工做出了年薪的承诺,现在这个年薪承诺却无法兑现,你让我们如何不寒心?”</STRONG></P>
<P><STRONG> 末了,贺刚补充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的。我们议论了一个下午,不少人当场就说要离职,有同事直接骂公司太没诚信,都有一种受骗的感觉。而且,我听设计部经理说,他们那边也很浮动。”</STRONG></P>
<P><STRONG> 对手机生产厂商来说,研发与设计是二个最为重要的部门,一听此话,于薇无法掩饰自己的紧张,语气开始变得焦虑:“这一点钱,你们真看得如此重要?你们也要理解公司的困境,不在市场和生产上做投入与储备,如何保证明年的销售呢?你们看问题也有点简单化了,当初对你们的年薪承诺,按当时公司的销售收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招聘你们的时候,是按当时的营收情况、薪酬制度做出的承诺,但市场的变化是谁都无法保证的呀!”</STRONG></P>
<P><STRONG> 于薇接着说,“再说,你在公司的一年,也进步不少呀。从原来的研发主管跳槽过来后直接提升为经理,你一年时间也锻炼不少,为何不能看远一点,而只盯着眼前的这么点现实利益呢?”于薇知道,只要留住贺刚这个研发部经理就好办了,这小伙子人缘颇佳,在研发人员中话语权和影响都很大。</STRONG></P>
<P><STRONG> “没错,我们无法控制市场的变化,但这与公司对我们的薪酬承诺没有关系呀。”贺刚说,“去年底,我们都和公司签定了绩效合同,我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兢兢业业,我们完成了我们的绩效计划目标,我们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STRONG></P>
<P><STRONG> 于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STRONG></P>
<P><STRONG> “但是,公司的市场盈亏凭什么要我们如此高额的收入风险参与承担呢?”贺刚说,“从目前公司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在员工身上投入!为了保证明年的营收,公司需要在市场与生产上做大投入,照公司的逻辑,即使今年盈利额很大,那也同样可以用需要扩张的理由,不兑现年终奖的承诺,普通员工和谁理论去?”</STRONG></P>
<P><STRONG> 于薇一时语塞,好家伙,看来是经过了精心准备呀!她脑子里飞速地思忖着对策。</STRONG></P>
<P><STRONG> “如果离开公司,你准备怎么办?”于薇突然转换了话题。</STRONG></P>
<P><STRONG> 贺刚一愣:“我还没想好呢,不过我肯定会另投其他手机厂商。”</STRONG></P>
<P><STRONG> “你也知道,今年整个手机行业都极其萧条,并不是L公司才没能兑现年终奖的承诺,这二天我打听过了,国内手机厂商没有一家兑现了承诺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于薇说。</STRONG></P>
<P><STRONG> 看到贺刚接不过话来,于薇趁机接着说:“你还这么年轻,现在公司如此信任你,放手让你管这么大的一个研发部,正是你学习、成长和展现才能的好平台、好机会,你何必为了这点钱而如此冲动呢?再说你也知道,公司本来就是不得已而为之呀!”</STRONG></P>
<P><STRONG> 在于薇的苦口婆心之下,贺刚终于同意了于薇的建议:选择职业发展为重,继续留在公司!</STRONG></P>
<P><STRONG> 在停车场与贺刚告别之后,于薇松了口气,驱车往家赶,看了一下手机,都晚上10点了,她叹了口气,刚欲把手机放下,一阵美妙的音乐声起,手机响了。</STRONG></P>
<P><STRONG> 于薇瞄了一眼,是设计部经理的电话,她的心一沉:不再年轻且家庭负担颇重的设计部经理,该用什么办法来说服、挽留他呢?</STRONG></P>
<P><STRONG> 于薇突然觉得异常的疲惫。</STRONG></P>
<P><STRONG> 公司没有兑现当初的年终奖承诺,HR应该如何处理?问题出在哪里?来自高校、管理咨询顾问和企业HR经理为我们提供了他们的建议。</STRONG></P><STRONG>精彩案例:年终奖带来的冲突</STRONG></SPAN> <p>顶!</p> 员工和市场两头必须要抓住,相比较而言,员工更为重要。 <p>如何解决呢?</p><p>如何解决呢?“<strong>即使今年盈利额很大,那也同样可以用需要扩张的理由,不兑现年终奖的承诺,普通员工和谁理论去?”,吃亏的总是员工。</strong></p> <p>我觉得关键问题在于做好解释工作。</p><p>很明显,这个案例中,员工最大的不满是关于企业诚信的,而年终奖,不过是导火索而已。</p><p>该企业目前只是遇到困难,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因此,绝不能撕毁承诺,否则“兵败如山到”,企业有可能崩溃。</p><p>因此,如果是我,我会做以下几件事情:</p><p>1、承认员工的业绩,按照最初的承诺计算绩效工资。</p><p>2、向员工解释,不是不发,而是“缓发”</p><p>3、自上向下,设定不同级别的缓发比例,向员工表明企业高层对业绩不佳的负责态度。</p><p>4、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补偿措施,以免员工不接受解释</p><p></p><p>一点浅见,请高手们指导~</p> <p>偶没看完,大抵了解到是因为钱不够支付承诺的。</p><p>提供的办法:先到处放风可能无年终奖,然后再发原先的一部分。呵呵.</p> <p>一家之言:</p><p>1、我想年终奖和公司业绩挂钩更好,或许不会出现上面的一幕。这与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有关。就像现在有关新闻国企利润为负值,还发大量的奖金。</p><p>2、如果是吸引人才,签订合同时统一发放这个奖金,没有限制奖金的条件,可能会出现公司不诚实的结局。</p><p></p><p></p> <p>学习大家的探讨.</p><p>人力资源总监的方法还是蛮不错的,不过这种情况公司是否应当改变做法,至少情感投入要多一些</p><p></p> <p>1、某楼放风不发,到时候再发一些的做法,不可靠,到时候局面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崩盘.</p><p>2、公司的激励机制有问题,当初难道是承诺的固定值吗?现在有那家企业敢和所有员工承诺一个高营业额时期的奖金,无疑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p><p>3、公司领导层应该和整体员工长期保持好联络,公司的财务状况要尽可能透明,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状况,并会起督促作用。</p><p>4、既然已经发生了,那老板应该立刻召集人事部长等各部门负责人,说明公司情况,诚恳的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明年的计划,赢的大家的支持,并随后召开职工大会,统一思想。</p><p>5、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做好基本调查工作以后,确定奖金额度的影响程度,选择发出合适的工资奖金,务必挽留住关键职员。</p> <p>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都是人口贩子,进来的时候,吹的天花乱坠,进去以后,让人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一切都是假的。</p><p>我就遇到过,还是某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p><p>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有时候就是靠运气。</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