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 发表于 2007-1-8 11:47:55

[讨论]自掏10万求职的高级经理人--胜任力评估案例【讨论】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strong>专业测评机构对“10万元求职的经理人”进行全面评价</strong></font></p><p align="right"><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nbsp;&nbsp;&nbsp;<font face="Arial" size="3"> 2007-01-08</font></font><br/>&nbsp;&nbsp;</strong></p><p>&nbsp;<font face="黑体" size="3">【编者按】</font></p><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近来轰动一时的京城首例个人商业广告求职事件的主人公王钧,日前已受聘于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该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从王钧应聘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招聘选拔正在从主观判断应聘者知识经验的传统方式逐渐走向科学测量其能力素质的专业方向。</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在这个案例中,尽管该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等公司高管层对王钧本人经过了较深入的面试,但为了降低高管人员使用的风险,他们还是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诺姆四达测评咨询公司,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对王钧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全面的、独立的测评,并提出人事决策建议。</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在接手该项目后,诺姆四达公司的高级测评顾问分别与该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人力资源总监等高管人员就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面临的挑战、近两年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高管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管理风格和本次所招聘的总经理岗位的综合素质要求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详细访谈后,诺姆四达构建了该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岗位完整的评估模型,并设计了包含标准化心理测验、内隐评价、角色扮演和BEI面谈等四种测评技术的系统测评方案,对王钧的综合能力、管理风格、个性特点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测评。测评结束后,向该公司的高层领导汇报了测评的结果。诺姆四达公司测评方法的科学性、测评过程的严谨性和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同。</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由专业测评机构承担企业高级经理人的招聘选拔测评,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企业对测评结果的认同和高度评价,也反过来推动着专业测评成为职业经理人鉴别和评价的常用手段。诺姆四达公司成立7年多来,始终致力于企业人才的素质评价和选拔测评,承接了大量类似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测评的服务项目,在职业经理人的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测评经验和行业经验。</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钧最终的受聘成功并不是由于其个人广告的轰动效应,而是多轮内部面试的认同和最终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权威评价和推荐,让企业更有信心认为王钧是符合企业和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以下是《中国企业报》对“10万元求职的经理人”——王钧的追踪采访报道。</font></p></blockquote><p>&nbsp;--------------------------------------------------------------</p><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strong>高级职业经理人测评案例</strong></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王钧 10万元求职的经理人</strong></font></p><p>&nbsp;</p><p><img alt="" src="http://www.normstar.com/news/images/bj12.jpg" border="0"/></p><p>&nbs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strong>■ 是怎样的职业态度让他赢得了雇主首肯 </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strong>&nbsp;&nbsp;&nbsp; ■ 是怎样的危机处理能力让他获得了测评机构的赞赏 </strong></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是怎样的魄力和自信让他总是先辞职再求职</strong></font><br/>&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尽管先后在企业里做过副总经理、总经理,但王钧出名还是因为他个人自掏腰包10万元打广告求职的事。</p><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个四分之一版的个人求职广告登在2006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的第一版上。一下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北京市广告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首例京城个人商业广告求职。”随后,央视二套《第一时间》栏目对此进行了报道。 </p><p>&nbsp;&nbsp;&nbsp; &nbsp;11月17日,这距王钧在报纸上打广告求职正好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晚上6点半钟,记者在中国企业报社办公楼里采访了从北京大学“从历史看管理总裁研修班”下课后匆匆赶来的王钧。 </p><p>&nbsp;&nbsp;&nbsp;&nbsp; 王钧告诉记者,他已经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工作,上海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聘请他担任北京分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并且王钧已经到上海参加了公司的经营会,感觉非常不错。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下周一就要正式上班了。你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记者。” </p></blockquote><p dir="lt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strong>应聘过“五关”</strong></font><br/>&nbsp;</p><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p><font size="3"> </font><font size="2"> 王钧在这家企业的整个应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王钧对自己能够顺利地闯过“五关”表现得很满意。他说,只要一个阶段出了问题,就不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根本没有补救的机会。</font></p><p>  在北京公司总经理、北京公司董事长、上海集团公司董事长分别对王钧进行过面试考查后,公司人力资源部到王钧曾经服务过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最后诺姆四达测评机构对王钧进行了领导力、领导意识、职业潜质等方面的综合测评。王钧表示,正是因为整个招聘过程严肃规范,让他对这家企业的前景更加看好。</p><p>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王钧透露了其中的一些细节。</p><p>  上海集团公司董事长在面试时给出的问题是:应聘成功后,你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正在北大历史系学习的王钧以三个典故巧妙地回答了这个最常见又最难答好的问题。</p><p>  王钧说,首先是“萧规曹随”。从1993年至今,公司取得了健康而迅速的发展,这说明公司在战略和制度层面是非常正确和有效的,我首要的任务是执行和完善,而不是改变些什么;第二,“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我要通过以身作则带好队伍;第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做百年企业就必须从长远出发,不能只顾短期效应。</p><p>  集团董事长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实质上,王钧回答的这三点恰好点中了一般民营企业在招聘高级职业经理人时最为担忧的三个“病根”:首先是作为空降兵能不能融入新的企业文化;其次是会不会发生“内部人控制”,做出损害企业和雇主利益的事情;最后是遇到问题和困难能不能坚持下去,无论如何,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跳槽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伤害。</p><p>  在招聘中担任测评任务的人力资源机构在情境模拟中着实给王钧出了一个难题。情境是这样展开的:王钧担任的角色是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一个周五的下午,部门主管来向他请假,说是母亲病危在医院里,自己是个独生子,父亲也早已过世,他必须去侍候母亲。言外之意是本应下周三提交的年度报告无法完成了。规定的情境是当时公司里没有人能够替代该主管写这个报告。</p><p>  王钧当时这样回答了他的主管:“下午的会议结束后,我陪你一起去看望你母亲,然后再安排两个护工护理你母亲,替换你一下,白天你抽时间处理一下报告的事情。”</p><p>王钧在他的答案中很好地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与公司利益相矛盾的两难问题。赢得了一个满堂彩。测评公司的总经理说,王钧是他测评经历中见过的“智商最高、反应最快”的经理人。王钧这时才知道给他做配角的主管竟然是测评公司的总经理。但王钧并不特别认可这种关于智商的说法,他自己把这种处理危机的能力归结为“当一把手时的磨练”。</p></blockquote><p dir="ltr">&nbs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广告背后的细节</font></strong><br/>&nbsp;</p><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p>  王钧的求职之所以引起这么强烈的关注,显然是与那则与众不同的求职广告有关。除了高达10万元的广告费外,还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p><p>  记者注意到广告中有“正职优先”的字样。王钧说,这并不是因为正职的薪酬高,或者是权力大。在他看来,一把手是靠文化管理,而副手则是靠制度管理。任何一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素质上都更多地带有一把手的烙印。王钧说,目前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他在经营企业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想法、风格和抱负,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追求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而只有做一把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去经营好企业。 </p><p>  王钧举例说明了他的观点。他在担任北京国兴三吉利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期间,用一年多的时间,使公司由三级资质变成了国家建设部认定的一级资质;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ISO14000环境认证和OHSA18000职业安全认证;国兴大厦被评为市优、国优管理大厦,这是写字楼的最优级。这些工作,特别是进国优是费力、花钱的事,当时也是力排众议才办到的。但这个过程对于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奖牌挂在大堂里的时候,大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如果当时不是正职就很难干成这些事。</p><p>  王钧在新公司的职务是常务副总经理。对于这个职务,他很满意。他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这个企业从来没有常务副总经理这个职位,现在这个职位是为他特设的。而作为一个刚从国企出来的空降兵,他和企业之间也非常需要一个磨合期。 </p><p>  王钧的求职广告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突出表明了他的中共党员身份。王钧说:“我对于‘党员’这两个字有着浓重的个人情结。突出这一点可以反映两个事实:首先,我是一个有追求、有信仰的青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远大的理想,很难干出大事业来;其二,我是在大学时代入的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生党员是屈指可数的。这说明我一直是青年骨干。”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王钧坦率地说,对于该在广告中说些什么自己也没有把握,曾经是几易其稿。比如最初也写过“酒量尚可”之类迎合某些需求的东西,但“最终的想法还是要突出主旋律”,包括在照片选择上也注意选了一张“平和、自信,符合个人一贯风格的”。他认为最后刊登出来的广告表现出了他的魄力、能力和实力。王钧表示,为了这次“跳槽”他花了很大精力,这包括他在2003年到2005年期间在上海财经大学自费读了EMBA。他动情地表示,在他自己的职业规划中,这是最后一次求职,只能做好,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p></blockquote><p dir="lt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strong>巧合还是机缘</strong></font><br/>&nbsp;</p><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p>  从和王钧长达3个小时的交谈中记者发现,最终王钧能和这家企业“喜结良缘”,还是有很多别有意味的“巧合”,到底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p><p>  王钧别出心裁地用三个历史典故来回答董事长的提问,而董事长本人恰巧正在北京大学国学班研修,一问一答,全在会心会意; </p><p>  王钧用“萧规曹随”表明要融入新企业的文化,而董事长在他参加的第一次会议上就强调员工必须认同企业文化;</p><p>  王钧认为“人还是多一点约束好”,并把“爱国爱党”写在自我评价的第一条,而北京公司总经理和王钧一样也是学生党员出身,这个企业有一个王钧事先并不知道的招聘条件——党员优先;</p><p>  王钧以“教者,效也”表示要以身作则,而董事长则对职业操守最为看重…… </p><p>  王钧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两次重大的转折,一次是他30岁生日那天写辞职信离开了公安局,然后就是这一次。从  王钧的这两次重大“跳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和喜欢挑战的人,因为他每一次都是选择了先离职,再求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职业操守。</p><p>  王钧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找到了他所向往的舞台和事业空间。他所在的北京分公司目前有3个在建项目,并要在近期内把业务扩展到环渤海经济圈,而集团总部要在2008年整体上市。公司的前景深深地吸引着王钧,但更令他心动的还是公司的愿景——做一个优秀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他将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奋力前行。</p></blockquote><p align="right">&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报》)<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8 11:51:39编辑过]

ocq1208 发表于 2007-1-8 17:17:33

<p>本人正在离职中,很有启发,不错.有能力有胆识并时刻做好准备的人一定会有识才之人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8 17:18:38编辑过]

wmtang 发表于 2007-2-25 16:48:57

<p>诺姆四达公司做的还真专业!</p>

flyingaa 发表于 2007-4-6 17:21:37

<p>专业的是人</p>

readbook2005 发表于 2009-2-25 22:37:43

反正看着挺有趣味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自掏10万求职的高级经理人--胜任力评估案例【讨论】